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从长征开始:十军团的绝境血路 > 第8章 杜庄水战
    被忽悠着赶了一夜冤枉路的蒋良栋气急败坏地命令士兵撞开杜裕华家的大门。</p>

    他冲进里屋,一把揪住出来查看的杜裕华的衣领:“老东西竟敢窝藏赤匪!”</p>

    “没,没,我没有呀”,杜裕华见保安队去而复返,知道事情败露,但依旧强撑着犟嘴。</p>

    蒋弼辅上前“啪啪啪”就是几个大耳刮子,抽得杜裕华眼冒金星。</p>

    其他士兵不等吩咐就乱哄哄地进了后堂去四处搜寻,不多时就押着地主婆子和杜家儿媳、孙媳出来。</p>

    当然,搜寻时揣走些值钱的物件也是保安队心照不宣默许的潜规则。</p>

    蒋良栋掏出枪抵在杜裕华的脑门上:“你那个冒牌儿子呢?快,他到底是谁?有没有同伙?”</p>

    “那那是四房我幺弟的孙子,送去省城读书时入了赤党,去年底回村里煽动佃户闹什么农会,要把全族的财产都分给泥腿子,好在后来被保安团给抓了”。</p>

    杜裕华可没有跟保安队硬抗的骨气,挨了两耳光就倒豆子似的交待起来:“我今天本来派了清乡队去押他回村受刑,却不知怎么回事儿,清乡队没回来,却来了三个化装成保安队的赤色分子”</p>

    “他们现在人去哪儿了?”蒋良栋不耐烦听杜裕华絮絮叨叨地讲完前因后果,打断问道。</p>

    “他们跟我要了一条船,是要去皖南”。</p>

    果然是想去皖南!</p>

    作为一名军官,蒋良栋是知道一些相关讯息的,南京去年下发的剿匪册中提到过,红七军团东征最初的原定目的地就是皖南。</p>

    那里去年发生过农民暴动攻击县城的事,用对面的话来就是“群众基础好”。</p>

    这次农民暴动虽然很快就被镇压了下去,但各处却散落了大量的游击队。</p>

    立功心切的蒋良栋立即唤来一直跟在队伍里的那名走商:“你认识水路吗?”</p>

    江南地区水密布,不少地方的河道交叉纵横,简直和迷宫差不多,没个靠谱的向导很容易迷路。</p>

    “认认得”,走商本想认不得,但看了看蒋良栋中的勃朗宁,以及满肚子气找不到个宣泄处的憋屈样,生怕对方一怒之下不由分把自己给崩了。</p>

    当向导是走商眼下能保全性命的最大依仗。</p>

    杜庄旁边就紧挨着一条通往衢江的水道,当地村民不少家中都有平底船,平日不用时就搁在河滩上。</p>

    保安队在杜裕华的协助下,从被窝里赶起了几个青壮村民强征为船夫,二十来人分乘四条船,在走商的指引下,即刻动身去抢占封锁衢江上的关键河口。</p>

    四名赤色分子刚逃不久,他们中有三个是红十军团的溃兵,那大概率是井冈山地区的山民,多半不会操船,唯一一个本地人还是个读书人,能有几分力气。</p>

    反观己方,虽连日行军疲惫,但却有会操船的本地人帮忙撑船,正好可以借着乘船恢复气力。</p>

    一定可以赶在对方前头抢占必经的关键道口!</p>

    </p>

    四条船箭似的行进在河道上,一路累得够呛的士兵们倒在舱里就呼呼大睡。</p>

    夜深人静,只有木浆拨动水面的哗哗声,偶尔传来几声不知是什么禽类的鸣叫,一派山河静好的氛围,就连满脑子一直在默默盘算的蒋良栋都被这夜色所感染,眼皮渐渐变得沉重起来。</p>

    “哗”的一阵振翅声,岸边的水草丛里忽然惊起一群水鸟,打破了这夜色的寂寥。</p>

    蒋良栋打了个激灵,循声望过去,只见岸边的草丛里突然绽开一点火光!</p>

    不好!有埋伏!</p>

    “哒哒哒”!几乎一瞬间,船舷处就被打得木屑纷飞,不少士兵在睡梦中就突然失去了生命。</p>

    半夜被强征来的船夫们自然不会有死战的意志,枪声一响就纷纷跳进了河里逃生,船只失去控制,立即就像没头的苍蝇般原地打起转来,成了困在水上的活靶子。</p>

    猝然遇袭,幸存的保安队士兵们在惊醒后根本不清楚敌人的位置,就算即便知道,此刻的他们也没有就地还击的勇气。</p>

    灵一点的学着船夫的样子跳进河里求生,反应蠢笨一点的则还妄图去抢船桨,以为这样就能够逃离险地,结果反而成了对方的重点集火目标。</p>

    战斗在几分钟内就分出了胜负,保安队大约有七八人被击毙当场,另外有两个倒霉蛋跳河后因为水太冷抽筋给淹死了,剩下的倒是都安全游回到了岸上,只不过武器几乎全部都丢失了。</p>

    蒋弼辅属于比较灵的那一类,他在惊醒后第一时间就跳了船。</p>

    黑夜中难辨方向,刚从梦中醒来的他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逃,幸好前面不远处就有个比自己早些跳船的正在奋力划水,于是他下意识就跟着游了过去。</p>

    好不容易游到岸上,几近虚脱的蒋弼辅躺在滩涂上一面喘气一面扬声喊道:“前面的是哪个兄弟?”</p>

    “是是我,老总”,听声音原来是那个被抓来当向导的走商。</p>

    就在蒋弼辅心头宽了一下之际,就听得有人冷冷喝道:“别动!举起来!”</p>

    滩头现出几个身影举枪警戒着走过来。</p>

    “别开枪!我投降!”蒋弼辅的枪已经落在了河里,对他这样的保安队士兵来,当兵只为赚钱混饭,死了可就不尝算了。</p>

    “哟,原来是弼辅兄弟,哈哈”,当头一人正是赵骥,“你来得正好,我们恰巧缺个船夫”。</p>

    “饶命啊,饶命,我不是保安队的,我是被他们强抓来的”,刘焕和曹路也这时押着走商走过来。</p>

    那走商见多了人情世故,短暂观察后就认准了赵骥是这里话算数的人,“咕咚”一下就跪在面前恳求道:“红军大王,我是被他们抓来当向导的,不过是个走街串巷的货贩而已”。</p>

    向导!</p>

    赵骥听了心头一喜,连忙搀起走商:“老乡,快起来,我们红军就是穷人的队伍,你别怕,对了,老乡怎么称呼?”</p>

    “我,我叫李睿”。</p>

    “哦,原来是李兄弟,你愿意帮我们带带路吗?”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