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了夜里七八点的时候,</p>
贾政才有些熬不住了。</p>
这一天的时间一边看格言联壁一边思考其中有些格言的触动,</p>
让他几乎是完全沉浸在了书中的世界,</p>
但是对外界也并非是全无感知,</p>
他知道贾珺一直在一旁忘情的书写,</p>
也知道贾母、王夫人等人都先后来过,</p>
但看两个人都忘寝废食的,</p>
也就没有惊动了他们。</p>
虽然一天没有吃东西,</p>
但贾政却没有任何的不适,只觉得精神上极为享受。</p>
见到贾政停下了,</p>
袭人在贾珺身旁声道:</p>
“爷,二老爷‘醒’了。”</p>
贾珺抬头一看,就见贾政笑意吟吟的看着他。</p>
这会儿贾珺并非是装模作样,</p>
实在是这三国演义越写越上瘾!</p>
一想到将来自己也能落个‘贾公’的名号,</p>
在想想还能凭借这本书初步向太上皇和新皇表示贾家的忠诚,</p>
写书的劲头就越来越足。</p>
贾珺放下笔,揉了揉腕笑道:</p>
“二老爷一日未曾用饭,袭人快去准备些吃食茶水。”</p>
袭人连忙应下出去了,</p>
晴雯也赶紧给两人上茶。</p>
贾政满意的道:</p>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息。好,好啊!”</p>
“开卷有益,既能增长学识,也能得到心灵上的享受,更能提高自己的修养。也更适合作为启蒙读物!”</p>
“这书用先贤的至理格言精炼,若是用来鞭策启迪童蒙,必然能让他们从懂得做人道理、树立志向,规正心性。”</p>
“此书理之切、其举事之赅、其择辞之精、其成篇之简,皆萃古今!不失为难得的济世良药!”</p>
贾珺连忙躬身苦笑道:</p>
“二老爷太过夸赞了,评价太甚了。”</p>
前面那些夸赞的话都可以接受,</p>
但是济世良药就有些过了!</p>
不是这本书不好,</p>
而是现在的他,不能被捧得这么高!</p>
适当的高度可以傲视群雄,太高了只能被冻死</p>
贾政摇了摇头,认真道:</p>
“非是评价太过,而是认真之言。此书一看就非是一年之功,珺哥儿,此书可还有谁参与著成?”</p>
贾珺心这贾政也不全然是一个书呆子,</p>
不过这种有话直接问的态度,</p>
却也让贾珺心暖。</p>
因为这是将他当做了亲近子侄,若不然不会如此直接。</p>
贾珺摇了摇头道:</p>
</p>
“并未有其他人,都是侄这三四年时间一点点搜罗的,在加入一些个人的理解,慢慢的编纂了此书。”</p>
“有一些侄还能勉强了解,但后面的从政、惠吉、悖凶三卷则有些懵懂,因此时有一些疑问,以符号示之。”</p>
前面的八卷都有着详细的注视,</p>
后面的这三卷贾珺故意留下了一些未曾注释的,</p>
就是为了让这本书的著成没有疑问。</p>
贾政拿起从政篇,</p>
指着上面的问号道:</p>
“这个符号?倒是有趣。这些格言都是需要极为有阅历的人生方能参悟,但即便如此,只凭前面八卷的注释,就知道珺哥儿已经超越当今的同龄人了。”</p>
贾珺连道不敢,其实他也是真的不敢,</p>
单论见识和眼界广阔,</p>
他的确能超越当世大部分的人,</p>
但是要谋略、朝政、庶务、军事之类的,</p>
他和那些一辈子浸淫其中的人是没办法比较深度的。</p>
尤其是当代的儒家子弟,</p>
他们可不像是贾珺只挑一些经典研究,</p>
其他的就背下来就可以了。</p>
这些儒家子弟当真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抠学问!</p>
要是和他们高谈阔论,贾珺的确能独领风骚,</p>
但要是深谈儒家典籍,贾珺必然是不如他们的。</p>
贾政拿着其中没有释义的格言给贾珺讲了起来,</p>
随后还提了前面八卷的一些格言,贾珺也是对答如流,</p>
还能和他讨论一下其中的涵义。</p>
此时贾政整个人都兴奋了起来,</p>
颤抖着道:</p>
“珺哥儿当为贾家麒麟儿!此书一出,将来天下万千读书人,启蒙必用此书!珺哥儿要成名了!”</p>
“贾家百年武勋,只出了一个敬大哥,没想到如今又出了一个珺哥儿,天佑我贾家啊!”</p>
贾珺的脸险些黑了,</p>
要不是这屋里就他俩和晴雯香菱在,</p>
他就要阻止贾政在接着话了。</p>
贾家是个毛线啊!</p>
老天爷凭啥庇佑你!</p>
祂只庇佑老百姓,庇佑皇室!</p>
这话老百姓没问题,但是贾家这样的武勋不能!</p>
贾政抓着贾珺的道:</p>
“此书今夜我带走,将剩下的三卷释义补齐,抄录几份之后在给你送回来,珺哥儿放心,此书必定是要名扬天下的!”</p>
贾珺笑着摇头道:</p>
“不过是拾前人牙慧,如何敢做此想,还要请二老爷作序呢。”</p>
贾政这会儿已经相信了这书是贾珺所做,</p>
犹豫了片刻后道:</p>
“要我作序,这,不太好吧?”</p>
虽然嘴上着不太好,但是眼中却在表达一个意思,</p>
‘你在求求我,在求求我,我就答应了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