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珺看着湘云的模样就想笑,</p>
这个姑娘真的是太好了,</p>
她就像是一缕阳光一样,</p>
能感应到别人的悲欢,再用自己的灿烂去温暖别人。</p>
哪怕是自己生活的并不如意,</p>
也不会自怨自艾,而是依旧的积极向上。</p>
贾珺声道:</p>
“那不行,云妹妹要是打人的话,岂不是也要疼的?我会心疼的。”</p>
湘云愣了一下,</p>
随后恼羞的啐了一声,但却并未离座。</p>
她现在虽然还不知道情爱是什么,</p>
但觉得和贾珺在一起很好玩。</p>
当贾珺这些话的时候,湘云也会害羞。</p>
湘云也声道:</p>
“珺哥哥在胡,过了年我就不来了,看你以后还欺负谁去!明天我就走了,你就后悔去吧!”</p>
贾珺呵呵一乐,</p>
给她夹了菜后道:</p>
“过了年老太太就该派人接你去了,以后也和我一样,在家里常住多好!”</p>
湘云犹豫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道:</p>
“不行的,两位婶娘忙得很,有些时候我在家里还能帮帮忙。再每年到各府赴宴,我也要跟着的。”</p>
湘云也喜欢在贾家呆着,</p>
这里有疼她的贾母,有能一起玩耍的姐妹,</p>
在这边什么都不用做,每日就是玩乐。</p>
回了史家之后,</p>
就要帮着婶娘做些活计,有时候还要做到半夜。</p>
但湘云就是这样的性子,</p>
谁对她一点的好,她就还别人十分的好。</p>
婶娘疼她,她也疼婶娘,</p>
贾家荣国府下人四百多人,宁国府有五百多人,</p>
但史家只有不到二百人!</p>
不是因为国公府和侯府的差别,</p>
而是因为史家实在是快坚持不下去了。</p>
这几年天灾人祸的,</p>
辽东的地没有多少收成,迁都的时候金陵产业都留给了分家,</p>
如今神京这点产业根本支持不住一个侯府的开销。</p>
家里许多穿的用的,都不是买的,</p>
</p>
而是自家做的!</p>
贾珺声道:</p>
“放心,等舅老爷来的时候,我和舅老爷谈谈生意。以后家里就不用这么紧张了,云妹妹也不用时常和舅母做活了、”</p>
湘云再次愣了一下,</p>
随后看着贾珺认真的表情有些迷茫,</p>
因为她只知道家里并不宽裕,并不知道家里已经难以为继了</p>
贾珺也是一笑,</p>
心自己真是想多了,</p>
湘云这么的丫头,哪里懂得了那么多?</p>
正在想继续话的时候,对面的探春问道:</p>
“珺哥哥,听外面最近有些乱,是不是真的?”</p>
王熙凤拦话道:</p>
“哎呀,这个做什么?它愿意乱就乱去,又干咱们什么事?还不是每日该怎么过就怎么过的?这世道不就是这样么,一直都没变。”</p>
贾珺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p>
“这世道唯一不变的地方,就是它一直在变。最近两年还好,只不过天灾有些麻烦,许多百姓都快支应不下去了。”</p>
黛玉在一旁蹙眉道:</p>
“就像刘姥姥一家?不过是二十两就能叫一家人衣食无忧一年,朝廷还管不了百姓么?”</p>
宝钗哭笑不得的道:</p>
“话哪里是这么的?再刘姥姥家里有田有房,又不是真的过不下去的那种,只不过是那一年不景气罢了。”</p>
“再朝廷也不是只要拿银子就行了,这里面涉及到的东西太多了,钱粮虽然俗,却也是最要命的事情。”</p>
“朝廷的旨意、官场的规矩、商人的利益、地主的剥削,这一层层一关关,咱们闺中女子如何想的通透?”</p>
“陛下和诸公考虑的要比任何人都深远,不站在那个位置,是无法明白为什么要那么选择的。”</p>
贾珺颇为赞同的道:</p>
“宝妹妹此话有理,不错,的确是十几两就够一家百姓活一年,但是遭灾的百姓不是一家百家,是千万家!朝廷的国库才有多少银子?”</p>
“百姓受灾,朝廷也一样受灾。不仅税收越来越少,就连各地存粮也是越来越少。如此也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陛下和朝廷也不容易啊。”</p>
黛玉蹙眉道:</p>
“那天下百姓就这么饿着?朝廷就这么看着?总不能一直恶性循环下去吧?总要有解决的办法才是。”</p>
贾珺点了点头,</p>
心解决的办法倒是找到了,</p>
但是也没有完全找到</p>
贾宝玉在一旁皱着眉头道:</p>
“好了!好好的东道,谈这些朝堂上的蠢事作甚?那些大臣各个算计,他们都不在乎百姓,你们这个有什么用?”</p>
谈那些铜臭之物作甚?!那些商人各个眼中只有铜臭,没有半分良心。谈论他们这些官商,没得让人失了胃口!”</p>
黛玉和宝钗的脸色瞬间平淡了下来,</p>
她们俩家里,一个官,一个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