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阴养门客,荆山夷人劫军粮</p>
反复审查修改后,刘封将原稿交给申淑让其誊写,最后署名盖印。</p>
看着将书信送出后眉头依旧紧蹙的刘封,申淑声问道:“将军既忧江陵,为何不给江陵的糜太守也送封信去。”</p>
刘封摇头:“我与糜芳的关系一向疏远,我的话糜太守是不会信的。不必担忧,我自有分寸,继续核对账目。”</p>
见刘封直呼糜芳其名,申淑识趣没有再问,专心致志的跟刘封核对粮草辎重的账目。</p>
五千人的粮草度用,每日的消耗都是个不的数字。</p>
刘封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确保战时不会出现粮草短缺的困境。</p>
一直核对到了晌午,刘封这才将粮草辎重的账目弄清楚。</p>
申淑终究不是专业出身,做不了太复杂的账目。还是得寻觅些擅长此道的幕僚为我所用。</p>
以前的刘封脑子简单,虽然也读书识字但也没有招幕僚的想法。</p>
如今觉醒了记忆的刘封,自然不会再蠢到什么事都得自己亲自来办。</p>
不论是文还是武,该有的班底也得培养起来。</p>
想到了就要去做。</p>
刘封在核对了账目后,就令人在房陵城内张贴了招贤檄文。</p>
招贤檄文的内容简单而直接,引用了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的一首七言诗。</p>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p>
为避免看到招贤檄文的士人心存疑虑,刘封遂又在七言诗下列举了汉初时,韩信“常从人寄食”,陈平“家贫寄食于兄家”,郦食其“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樊哙“以屠狗为食”,灌婴“贩缯”,娄敬“挽车”,周勃“织薄曲为生,为人吹萧给丧事”。</p>
以表达用人不拘一格、不论出身不论家世、唯才是用的诚心。</p>
两汉四百年。</p>
门第观念日益严重,早已经失去了汉初时对布衣贤者的认可和欣赏。</p>
昔日刘邦没有项羽对寒士的偏见,也没有陈胜称王后对古旧亲朋的傲慢,而是对贫寒之士和社会贤者都是虚心接纳、坦诚相待,这才聚集了众多出身不同、才能和禀赋千差万别的各类人才。</p>
而如今。</p>
你要是没点家世和出身,都不配出言献策。</p>
历史在变。</p>
规律始终不会变。</p>
刘封无意去评价历史的变化和规律。</p>
对刘封而言,现在去招募出身和家世好的贤才几乎是没会的。</p>
这些出身和家世好的贤才即便要投效,也是投效刘禅这个王世子而非投效刘封这个汉中王养子。</p>
刘封也没准备去舔着脸招募出身和家世好的贤才。</p>
刘封要的,更多是可以办实事的幕僚。</p>
譬如能跟邓范一样虽然出身家世不好但可以替刘封去游山民蛮夷归附。</p>
只要能干实事敢干实事,刘封就愿意量才为用。</p>
刘封如今在房陵的名气也不了。</p>
这檄文一出,虽然遭到了自诩家世出身脱不下长衫的士人嘲讽,但也吸引了家境贫寒又不能通过察举为官为吏的布衣士子的目光。</p>
一时之间。</p>
前来应募者络绎不绝。</p>
刘封直接是来者不拒。</p>
</p>
才能高的委任为军吏,才能低的也不将其赶走,而是吸纳为食客。</p>
换而言之。</p>
你有才能我就让你为吏做实事领俸禄,你没有才能我也拿饭食养着你。短短数日间。</p>
刘封就招募到了二十个军吏以及三百食客。</p>
房陵毕竟是城。</p>
能招募到二十个有才能的军吏和三百食客,几乎已经将城中有胆色且愿意依附刘封的都招募了。</p>
那些连来刘封麾下当食客混日子的胆色都没有的,刘封也不会感到遗憾。</p>
毕竟刘封的核心是在招贤纳士,而非施粥行善。</p>
在刘封为应付荆州变故而在房陵积极准备时,一封急报打破了军营的平静。</p>
却是宜都太守樊友在运粮入房陵的中途遭到山中的夷人劫掠,被抢走了三千石的粮食。</p>
刘封大惊。</p>
三千石粮食都快赶上刘封麾下五千军士非战时一个月的度用了。</p>
这可不是个数目!</p>
“为何不是孟偏将运粮前来”刘封喝问前来报信的秭归兵。</p>
兵惊惧而道:“人不知。”</p>
见问不出个所以然来,刘封立即点起了五百步骑出城,在荆山附近遇到了宜都太守樊友。</p>
一见刘封,樊友就跪地哭诉请罪:“末下无能,未能阻止夷人劫粮,此番自秭归运来的三万石粮,已经被夷人抢走约五千石。”</p>
亲卫田七大喝:“不是只被抢了三千石吗怎么又变成五千石了”</p>
樊友面色羞惭,道:“今日那群夷人又来抢走了两千石。”</p>
连续被夷人抢两次,一向沉稳的田七也忍不住骂道:“简直就是废物,你是怎么当上宜都太守的”</p>
樊友低头不敢多言。</p>
我也不知道我是怎么当上的,我醒来的时候就看到大王的任命书了啊。</p>
刘封也快被樊友给气乐了。</p>
不愧是见了陆逊就弃城而逃的宜都太守樊友,运个粮都能被同一波夷人给抢两次。</p>
“缚下此人,等候发落。”</p>
丢失军粮乃是杀头的大罪,即便刘封当众砍了樊友都不会冤枉樊友半分。</p>
只不过樊友这个宜都太守是刘备任命的,刘封一个驻扎上庸的副军将军还没资格处置一郡太守。</p>
樊友也知道犯了重罪,也不敢为自己辩驳,老老实实的被缚。</p>
刘封扬鞭扫视了一圈,喝道:“可有人知道那群夷人带着粮食去了何处方向”</p>
一卒应声而呼:“禀将军,人瞧见了。”</p>
刘封扬鞭一指:“前方带路,若是追上这群夷人,重赏。”</p>
卒大喜。</p>
虽然不知道刘封的重赏具体是赏赐什么,但怎么看这赏赐都不会。</p>
田七见刘封要亲往追击,连忙劝道:“将军,夷人颇习路径,贸然去追恐有意外。不如等我先去查探一番,再追不迟。”</p>
刘封冷哼:“这群夷人带着粮车走不远,若等你查探后再追必会耽误时间。”</p>
“届时这群夷人往山里一钻,山深路险,我又能去何处寻找”</p>
“不要多疑,速速跟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