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 > (连载二百零九)
    喜事即将临门

    冬日的暖阳照耀着西江镇,让寒冬里的人们得到了温暖。林华正在房间里忙碌着,将刚买回来的大红喜字贴在堂屋正中央的墙上。姐姐林丽站在凳子上,心翼翼地调整着位置。

    “左边再高一点不对,又太过了,再低一点”林珊眯着眼睛指挥着,里还攥着一把没来得及放下的韭菜。

    父亲林建军从镇上商店回来,摩托车后座上绑着两个大纸箱。“喜糖喜烟都订好了,老板后天就能送来。”他一边卸货一边,黝黑的脸上泛着红光,“还顺道去看了酒,按叔公的,定了八十箱啤酒和五十箱白酒。”

    “这么多?”林丽从凳子上跳下来,拍了拍上的灰。

    “叔公了,咱们家十几年没办喜事了,来的人肯定多。”林建军拿来一根毛巾擦了擦,“对了,华,你去把西屋收拾出来,到时候放酒水用。”

    林华应了一声,刚要转身,就听见门外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只见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拄着拐杖走了进来,银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正是村里德高望重的叔公。

    “叔公来了!”林建军连忙迎上去,搀扶老人进屋,“这么冷的天,您怎么亲自过来了?”

    叔公摆摆:“我腿脚还利索着呢。华的婚事是大事,我得亲自来看看准备得怎么样了。”他环视了一圈正在布置的堂屋,满意地点点头,“不错,有喜气。”

    林丽赶紧倒了杯茶递给叔公:“叔公您给我们把把关,我们心里才踏实。”

    叔公啜了一口茶,慢条斯理地:“按咱们村的规矩,婚礼前一天‘铺床’,当天‘迎亲’,晚上‘闹洞房’,三天后‘回门’,一样都不能少。”他转向林华,“你子有福气,娶的是陈家那闺女,知书达理,模样也好。”

    林华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脸上泛起红晕。

    “现在人安排。”叔公放下茶杯,神情变得严肃,“建军啊,你们家十几年没办喜事了,这次客人肯定不少。我估摸着至少得准备九十桌。”

    “三十桌?”王秀兰惊呼,“这么多?”

    “只多不少。”叔公掰着指算起来,“亲戚、朋友、村里人、陈家的亲戚朋友这还是保守估计。所以帮忙的人一定要多安排,行盘走杂的至少六个人,拿烟倒水的四五个,生火做饭的也得七八个”

    林建军连连点头,掏出一个本子记下来。

    “最重要的还是大厨。”叔公顿了顿,“定了谁?”

    “孙少林。”林建军答道,“他主动要来帮忙。”

    叔公眼睛一亮:“好!少林的艺没得,去年村长家娶媳妇就是他掌勺,那红烧肉做得啧啧。”老人回味似的咂咂嘴,“有他在,这婚宴的档次就上去了。”

    正着,门外传来一阵摩托车的轰鸣声,原来是孙少林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他穿着一件崭新的工作服,胳膊上的肌肉线条分明,一看就是常年颠勺练出来的。

    “叔公也在啊!”孙少林声音洪亮,“我正想找你们商量婚宴的事呢。”

    林华连忙让座:“少林哥,快坐。这么冷的天还麻烦你跑一趟。”

    孙少林摆摆:“客气啥,华就像我自家兄弟一样。”他接过林丽递来的茶,一口气喝干,“我寻思着,锅碗瓢盆这些家伙什,我店里都有,直接拉过来用就行。你们只需要准备些一次性筷子和塑料桌布,要红色的,这样喜庆。”

    “这怎么好意思”王秀兰搓着。

    “有啥不好意思的?”孙少林笑道,“华结婚那天,我饭馆关门两天,专心给他办喜宴。保证让新娘子娘家人吃得满意!”

    叔公赞许地点头:“有少林这句话,这婚宴就成功一大半了。”

    中午,林丽和妈妈简单炒了几个菜,一家人陪着叔公和孙少林吃了午饭。饭桌上,孙少林详细询问了预计的宾客人数和口味偏好,认真地在本子上记着。

    “鱼虾多准备些,现在人都爱吃这个再弄几个清淡的素菜,照顾老人和孩子”孙少林自言自语地规划着菜单。

    饭后,叔公又叮嘱了一些婚礼当天的细节,比如迎亲的时间、拜堂的流程、酒席的座次安排等等。林建军父子俩听得连连点头,生怕漏掉什么重要环节。

    送走叔公和孙少林后,林建军看了看时间:“华,趁天还没黑,咱们去邻居家走一趟,请他们到时候来帮忙。”

    父子俩先去了隔壁的李婶家。李婶正在院子里喂鸡,见他们来了,连忙放下饲料盆迎上来:“建军啊,是不是为华婚事来的?”

    “是啊,李婶。”林建军笑着,“下周六,请您到时候早点来帮忙。”

    “那还用!”李婶满口答应,“我一大早就来,帮着干啥都行。华可是我看着长大的,就跟自家孩子一样。”

    接着他们又去了张叔家、王伯家几乎走遍了半个村子。每到一家,主人都热情地接待他们,爽快地答应帮忙。只有村尾的赵家因为儿子下周要考公务员,实在抽不开身,歉意地表示无法到场。

    “没事没事,孩子考试要紧。”林建军体谅地,“等考完了,我让华带着新娘子专门来拜访。”

    夕阳西下时,父子俩终于走完了最后一家。林建军掏出本子,满意地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差不多了,该请的都请到了。”

    林华望着远处渐渐沉入山后的太阳,突然:“爸,我想去看看雪儿。”

    林建军了然地拍拍儿子的肩膀:“去吧,好好陪陪她。结婚前这几天,她心里肯定不好受。”

    走到陈雪儿家门口时,林华听见里面传来低低的啜泣声。他轻轻敲了敲门,是陈新远开的门。

    “爸,雪儿在吗?”林华声问。

    陈新远叹了口气,侧身让他进来:“在她房间里。这孩子从早上就开始哭,是舍不得家里。”

    林华轻轻脚地上楼,推开陈雪儿的房门。只见她正依偎在母亲肩头,眼睛红肿,里攥着一条帕。见到林华进来,她慌忙擦了擦眼泪,挤出一个笑容。

    “怎么哭成这样?”林华心疼地走过去,从床头抽了张纸巾,轻轻为她拭去脸上的泪痕。

    陈雪儿抽噎着:“我我就是突然觉得以后就不能天天见到爸妈了”

    陈新远抚摸着女儿的头发,眼里也含着泪:“傻孩子,嫁得这么近,想回来随时都能回来。”

    林华蹲下身,平视着陈雪儿的眼睛,认真地:“雪儿,我向你保证,结婚后我会加倍爱你,把世界上最好的都给你。我的心里只装得下你一个人,任何人都分不走一丝一毫。”

    陈雪儿望着他坚定的眼神,突然破涕为笑:“谁要你保证这些了我又不是不相信你。”

    陈新远见状,悄悄退出了房间,把空间留给两个年轻人。

    林华坐到陈雪儿身边,握住她的:“今天叔公来家里了,给我们安排了好多事情。少林哥也答应亲自下厨,要给你做最好吃的婚宴。”

    “真的?少林哥的艺自然没话。”陈雪儿的眼睛亮了起来,“客人都会满意的。”

    “他还特意问了爸妈喜欢吃什么,到时候专门给他们做几道爱吃的菜。”

    陈雪儿感动地靠在他肩上:“大家都对我们这么好”

    “是啊。”林华轻抚她的长发,“所以你别难过了。结婚是喜事,我们要开开心心的。你看,连太阳都在为我们祝福呢。”

    窗外,最后一缕夕阳透过玻璃洒进来,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交融在一起,分不清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