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 > (连载三百七十一)
    立冬的饺子

    十一月的安城市,清晨的空气中已经带着些许寒意。七点不到,天刚蒙蒙亮,西江酒店的后厨已经灯火通明。三大锅开水在灶台上翻滚着,白色的蒸汽弥漫在整个厨房。

    “再加点葱,对,就是那样。”孙少林挽着袖子,亲自在案板前指导着厨师们调馅。他圆脸上总是挂着和善的笑容,眼角有几道深深的皱纹,那是常年微笑留下的痕迹。

    “老板,今天准备这么多饺子,真的全部免费吗?”新来的帮厨李一边揉面一边问道。

    孙少林笑道:“当然免费。今天是立冬,咱们中国人讲究‘立冬补嘴空’,这些环卫工人、邮递员、民警们每天起早贪黑为城市服务,请他们吃顿热乎饺子算什么?”

    他着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渐渐亮起来的天色。街道上,已经有环卫工人开始清扫落叶,他们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单薄。孙少林的眼睛微微湿润,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在工地上打工的日子,那时候能吃上一顿热饭是多么奢侈的事情。

    “老板,馅料调好了!”厨师长的声音把他拉回现实。

    “好,开始包吧!”孙少林拍了拍,“记住,每个饺子都要馅足皮薄,就像给自己家人做的一样。”

    厨房里顿时忙碌起来,擀面杖的声音、菜刀剁馅的声音、人们的笑声交织在一起。孙少林也没闲着,他亲自上包起了饺子。他的动作很熟练,一捏一合,一个圆滚滚的饺子就成型了,整齐地排在案板上。

    八点半,西江酒店的大厅渐渐热闹起来。穿着橙色制服的环卫工人、绿色制服的邮递员、深蓝色制服的民警陆续走进来。他们有些拘谨地站在门口,不确定该不该进去。

    “快请进,快请进!”孙少林从厨房出来,热情地招呼着,“今天立冬,请大家吃顿热乎饺子,位置都准备好了!”

    六十多位客人被安排在大厅的圆桌旁坐下。服务员们穿梭其间,端上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饺子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大厅,让人食欲大增。

    “大家别客气,尽管吃!”孙少林站在大厅中央,声音洪亮,“不够还有,今天管饱!”

    环卫工人老王夹起一个饺子,轻轻咬了一口,鲜美的汤汁立刻溢满口腔。他眯起眼睛,满足地叹了口气:“这饺子真香!皮薄馅大,比我家老婆子包的还好吃!”

    同桌的民警张也连连点头:“是啊,猪肉大葱馅的,这味道太正了!”

    服务员青端着一碟辣椒酱走过来,笑着:“这是我们老板特制的辣椒酱,配上饺子更香,大家尝尝。”

    就在这时,酒店门口出现了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他穿着精致的深色夹克,脸上带着疲惫,但眼神依然锐利。他站在门口,好奇地打量着里面热闹的场景。

    青眼尖,立刻迎了上去:“先生,您要用餐吗?”

    男子点点头:“我看这里挺热闹的,是有什么活动吗?”

    青笑着解释:“今天是立冬,我们老板准备了免费饺子,请环卫工人、邮递员和民警们吃。您要是不嫌弃,也一起来吧?”

    男子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笑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青领着他来到靠窗的一个空位坐下,正好旁边是一位头发花白的环卫工人。

    “大爷,您怎么称呼?”男子友善地问道。

    老人抬起头,露出一张精神矍铄的脸:“我叫孙志军,今年六十三啦。大兄弟,你也是来吃免费饺子的吗?”

    男子笑了笑:“是啊,路过这里,闻着香味就进来了。我叫孙志鹏,看来咱们还是一辈人呢。”

    “哎哟,那可巧了!”孙志军老人眼睛一亮,“咱们都姓孙,名字还都带‘志’字,不定几百年前是一家呢!”

    孙志鹏爽朗地笑起来:“有可能,有可能。”

    这时,青端来了一大碗饺子放在孙志鹏面前:“先生,您慢用,不够还有。”

    “谢谢。”孙志鹏点点头,拿起筷子尝了一个,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这饺子真不错!”

    孙志军老人骄傲地:“那可不,西江酒店的饭菜在咱们安城市是出了名的好。老板孙少林人也好,经常做这种善事。”

    孙志鹏一边吃一边问:“大爷,您做环卫工人多久了?工资够用吗?”

    “干了两年啦。”老人喝了口饺子汤,“一个月400,够花!我有三个儿子,两个在市政府工作,一个在城里开超市。他们老要接我去享福,可我闲不住啊!自己挣点钱花,那样心里才踏实。”

    孙志鹏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您教育得好啊,孩子们都有出息。”

    两人正聊得热络,一个洪亮的声音突然插了进来:“孙书记?真的是您!”

    孙少林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桌前,脸上写满了惊喜。他快步上前,伸出双:“孙书记,您怎么来了也不提前一声,我好准备准备!”

    孙志鹏站起身,握住孙少林的:“孙老板是吧?我就是路过,闻到香味就进来了。你这饺子做得真不错!”

    旁边的孙志军老人瞪大了眼睛:“书、书记?您是市委书记?”

    大厅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这张靠窗的桌子上。孙志鹏笑着摆摆:“大家继续吃,别拘束。今天我就是一个来吃饺子的普通客人。”

    孙少林连忙招呼服务员:“快,给孙书记换到包间去!”

    “不用不用,”孙志鹏按住孙少林的,“这里就挺好,热闹。再了,我今天就是来体验一下咱们普通劳动者的生活。”

    他重新坐下,示意孙少林也坐:“孙老板,听你经常做这种公益活动?”

    孙少林有些局促地坐在椅子边缘:“算不得什么公益,就是尽点心意。我来自西城县西江镇,以前在县城开饭店时就经常请环卫工人吃饭。现在来市里发展,这个传统不能丢啊。”

    孙志鹏眼睛一亮:“西城县?我想起来了!你就是那个经常捐资助学的孙少林?我在西城县的报告里看到过你的事迹。”

    孙少林不好意思地搓着:“那都是应该做的。我时候家里穷,没上过几天学,现在有点能力了,就想着能让更多孩子读上书。”

    孙志鹏认真地打量着眼前这个朴实的中年人,突然问道:“你在西城县是政协常委吧?有没有兴趣来市里,当个市政协委员?”

    孙少林愣住了,嘴唇微微颤抖:“市市政协委员?我我当然愿意!这样就能做更多事了!”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人匆匆走进酒店,四处张望后快步来到孙志鹏身边,低声了几句。

    孙志鹏眉头一皱,站起身:“抱歉,省里领导突然来了,我得马上回去。”他握住孙少林的,“孙老板,等我的好消息。安城市需要更多像你这样的企业家。”

    他又转向孙志军老人:“大爷,改天有会再聊。您保重身体!”

    孙少林一直把孙志鹏送到门口。看着市委书记的车远去,他转身回到大厅,发现所有人都站了起来,正用敬佩的目光看着他。

    “老板,您太厉害了!市委书记都来吃您的饺子!”青兴奋地。

    孙少林摇摇头,声音有些哽咽:“不是我厉害,是咱们的饺子厉害。你们知道吗?我时候,有一年立冬,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一个路过的陌生人给了我娘一些钱,让我们买了面粉和一点肉馅,包了顿饺子。那是我吃过最香的饺子”

    大厅里安静下来,只有饺子锅里咕嘟咕嘟的声音。

    “从那时起,我就发誓,等我有能力了,一定要让更多人在立冬这天吃上热乎乎的饺子。”孙少林擦了擦眼角,“今天,市委书记也来吃我们的饺子,这明我们的饺子真的很好吃!”

    众人哄堂大笑,气氛重新活跃起来。

    老王举起茶杯:“来,咱们以茶代酒,敬孙老板一杯!”

    “敬孙老板!”六十多个声音同时响起。

    孙少林红着脸,连连摆:“别别别,该我敬大家才对。没有你们的辛勤工作,哪有我们安城市的干净整洁、秩序井然?”

    孙志军老人慢慢走到孙少林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伙子,好样的!我老头子今天算是开了眼界了。要是个个老板都像你这样!那我们社会上有困难的人都能得到及时帮助,社会也就安定了。”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洒在每个人脸上。立冬的寒意似乎被这满屋的温情驱散了。三大锅饺子很快见了底,但人们的笑声还在继续。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孙志鹏正在向省领导汇报工作。到民营企业参与社会公益时,他的眼前又浮现出那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和孙少林朴实的笑脸。

    “我们安城市有个企业家叫孙少林”他开始了新的汇报,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欣赏。

    立冬的饺子,就这样温暖了整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