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缓缓驶入一座边境城,车轮与铁轨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
"同学们,我们到站了,
"龚参赞站在车厢前方宣布,
"下车后请跟我来,有专车接我们去招待所。
"
学生们收拾行囊,陆续下车。
站台上的空气带着初夏的闷热,远处山峦起伏,与北极熊国度截然不同的景色让所有人感到一种久违的亲切。
赵启明深吸一口气,激动地:
"终于,真正回家了!
"
林舟点点头,跟着人群向站台外走去。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站台外等候的不只是普通接待人员,而是一排黑色伏尔加轿车和十几位穿着整齐中山装的中年男子。
为首两人气场尤其强大,一位约莫五十出头,戴着眼镜,面容严肃;另一位稍年轻些,留着短发,站姿笔直如松。
龚参赞快步上前,与两位握寒暄,然后转身对学生们介绍:
"同学们,这位是第一械工业部的王部长,这位是第三械工业部的张部长,专程来接你们回京。
"
学生们顿时一片哗然。
第一械工业部负责民用重工业生产,第三械工业部则主管军工制造,这两个部门的级别之高,远超他们想象。
"欢迎你们回国!
"王部长面带亲切笑容,声音洪亮,
"祖国现在正处在特殊时期,需要你们这些学成归来的人才!
"
张部长则更为严肃,目光如炬地扫视着众人:
"同志们,眼下形势逼人,我们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填补技术空白,恢复生产。希望大家做好吃苦的准备!
"
简短的欢迎仪式后,一行人被安排到附近的招待所。
下午两点,所有人在会议室集合,接受工作分配。
会议室里气氛庄重,学生们按专业分组坐好。
主席台上坐着两位部长和几位随行专家。
"同志们,
"王部长起身讲话,声音铿锵有力,
"北极熊专家撤离给我们造成了巨大困难,但困难是暂时的,我们的智慧是无穷的!
"
接着,他详细介绍了国内各行业面临的技术困境:钢铁厂的轧钢生产线停摆,发电厂的汽轮无法调试,航空工厂的发动车间面临关闭
"现在,我们需要了解各位同学在北极熊学到了哪些技术,擅长哪些领域,
"王部长环视一周,
"请大家做简短介绍,不必谦虚,有什么本事都可以出来。
"
学生们一个接一个站起来介绍。
多数人都很谨慎,只自已学了基础课程,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
毕竟北极熊不让他们接触核心技术,笔记也被没收,能带回来的东西确实有限。
"我叫王大力,械制造专业,会看懂北极熊的床图纸
"
"我是李明,电气工程,了解变压器结构
"
"张伟,冶金系,学过炼钢基本流程
"
每个人介绍完,台上的工作人员都做了记录,两位部长偶尔点头或低声交流。
气氛严肃但不压抑,仿佛一场特殊的招聘会。
终于轮到林舟。
他深吸一口气,从随身携带的文件夹中取出一叠图纸,平静地走上前。
"我叫林舟,鲍曼高等技术学院械工程系,主修军工设计和火控系统。
"他简短介绍后,将图纸展开在会议桌上,
"这是我整理的一些资料,可能对国家建设有些帮助。
"
图纸铺开的瞬间,会议室里仿佛时间凝固了。
第一张是0毫米火箭炮的整体结构图,线条清晰,标注详细,甚至连各部件的材料要求和热处理参数都一丝不苟地注明在旁。
第二张是22毫米多管火箭炮的发射系统,包括电路设计、点火顺序和角度调整构。
第三张更惊人——火箭弹弹头的爆炸装置和引信结构,精确到每一个齿轮和弹簧。
后面还有火箭弹发动的燃烧室设计、推进剂配方、弹道计算公式
整个会议室死一般寂静。两位部长瞪大了眼睛,几位随行专家更是惊得嘴巴微张,半天合不拢。
"这这是
"王部长结结巴巴,难以置信地用指轻触图纸,仿佛怕弄坏这稀世珍宝。
张部长直接站了起来,脸色激动得发红:
"同志,这些图纸是你自已画的?还是
"他欲言又止,显然在怀疑这些资料的来源。
林舟镇定自若:
"这些是我在北极熊学习期间整理的资料,根据图书馆和实验室的内容,再结合自已的理解绘制。
"
"不可能!
"一位白发老专家突然开口,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这些图纸的精度和详细程度,绝非普通学生所能掌握!连我在北极熊工作多年,也从未见过如此完整的火箭炮技术资料!
"
林舟不卑不亢:
"我在校期间,特别关注这方面内容,做了很多笔记和研究。
"
"笔记?
"张部长目光如炬,
"可是北极熊明令禁止带回任何技术资料,连笔记都不行,这些图纸你是怎么
"
龚参赞适时插话:
"张部长,据我了解,林同学确实是个天才学生,在北极熊就常常令教授们惊讶。这些图纸很可能是他凭记忆重新绘制的。
"
林舟感激地看了李处长一眼,心中暗自松了口气。
这个解释虽然勉强,但总比真相——
"我有个世界和逆天系统
"要靠谱得多。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沉默,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些图纸上。
突然,王部长一拍桌子,激动地站起来:
"太好了!这简直是天赐的礼物!有了这些图纸,我们可以立即开始火箭炮的研发!
"
"没错!
"张部长也兴奋地附和,
"这种武器正是我们急需的,可以大大提升野战火力!
"
两位部长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即不约而同地走到林舟面前。
"林同志,
"王部长郑重其事地拍着林舟的肩膀,
"你愿意来我们第一械工业部吗?我们会给你最好的条件,组建专门的研发团队!
"
不等林舟回答,张部长已经抢着道:
"林同志明显对军工更有研究,应该来我们第三械工业部!这些火箭炮属于军用武器,由我们负责更合适!
"
"可是火箭炮的生产需要大量民用工业基础,我们第一械部的工厂更能保障生产条件!
"王部长不甘示弱。
"但它毕竟是武器系统,需要特殊测试和军方验收,这是我们第三械部的专长!
"张部长针锋相对。
两位部长你一言我一语,竟当场为了林舟的去向争论起来,其他学生看得目瞪口呆,就连随行专家们也面面相觑,似乎没想到会出现这种局面。
"两位部长,
"一直坐在角落的一位中年男子突然开口,声音低沉却充满威严,
"关于这些火箭炮设计,我有个问题。
"
所有人的目光立刻转向这名男子。
从其他人恭敬的态度看,此人身份显然不一般。
"林同志,
"男子直接看向林舟,
"这些设计很先进,但按照图纸上的技术要求,我国目前能生产出合格的特种钢材吗?尤其是火箭发动燃烧室和炮管所需的高温合金钢?
"
这个问题直指要害。
林舟心里一震,迅速调整思路。
"您得对,
"林舟诚恳回答,
"这的确是个难题。按照设计要求,炮管和燃烧室需要承受高温高压环境,普通钢材确实不够。但我认为可以先从基础做起,一步步推进。
"
男子点点头,目光如炬:
"再问一个问题,这种火箭炮的弹药每一发需要多少火药?以我国现有的火药厂产能,能支撑多少发射频率?
"
林舟沉思片刻:
"单发0毫米火箭弹大约需要优质火药-公斤,22毫米则需要-20公斤。以目前产能,确实难以支持大规模使用。
"
"很好,
"男子面带赞许,
"看来林同志不只懂技术,还考虑实际问题。
"他转向两位部长,
"王部长,张部长,我看这事得从长计议。鉴于当前资源紧张,不能贪大求全,应该先解决基础工业问题,为军工生产打好基础。
"
两位部长立刻收敛了争抢之势,面色凝重地点点头。
"是的,技术需要产业支撑,
"王部长若有所思,
"先把基础工业搞上去,才能谈军工发展。
"
张部长也同意:
"钢铁是基础,没有高质量钢材,一切都是空谈。
"
男子站起身,走到林舟面前:
"林同志,我有个建议。你先去红星轧钢厂担任总工程师,负责恢复特种钢管生产线。这条生产线关系到火箭炮炮管和发动燃烧室的材料供应,是整个项目的基础。等这一关解决了,再考虑整体武器系统的研发。你觉得如何?
"
林舟心头一震——红星轧钢厂!
这个名字在他前世的记忆中并不陌生,那部热播的年代剧情满四合院里,主角们就是在红星轧钢厂工作的!
不会这么巧吧
"我
"林舟有些犹豫,心中思绪万千。
一方面,他希望直接进入军工研发核心,施展自已的技术优势;
另一方面,他也明白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没有坚实的工业基础,再好的设计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更重要的是,红星轧钢厂作为重点国企,应该有着丰富的资源和人脉络,对他日后的发展或许更有帮助。
"我愿意去红星轧钢厂,
"林舟坚定地点头,
"从基础做起,一步一个脚印。
"
中年男子满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年轻人有魄力!红星轧钢厂是我国重要的特种钢材生产基地,但自从北极熊专家撤离后,特种钢管生产线一直处于停产状态。你的任务就是尽快恢复生产,同时研发适合火箭炮使用的特种钢管。
"
王部长补充道:
"你将享受总工程师待遇,直接向部里汇报。厂里会全力配合你的工作。
"
张部长也点头表示:
"第三械部会派专家与你对接,共同解决军用钢材问题。这是军民结合的典范!
"
林舟心中激动,但表面保持镇定:
"请组织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不辜负这份信任。
"
中年男子意味深长地看了林舟一眼:
"年轻人,祖国的未来就靠你们了。不过记住,技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明白吗?
"
"明白!
"林舟郑重回答,心中却早已在描绘未来的宏图蓝图。
会议接着进行,其他学生也陆续被分配到各个工厂和研究所。
相比之下,林舟的安排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刚从北极熊回国的年轻人,直接被任命为国家重点企业的总工程师,负责关系国防建设的特种钢材研发,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