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悟性逆天,云爆弹洗地 > 第72章 啊?!给单兵火箭筒上制导?!
    李教授还在盯着图纸发呆,他的眼镜都忘了戴,里捏着的眼镜腿都快拧断了。

    "林工,我必须承认,

    "李教授终于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情愿的敬佩,

    "如果是在一周前,有人告诉我这种设计,我一定会认为他是疯子。但是今天,在看到云爆弹的威力后我不得不相信你的才华。

    "

    "多谢李教授肯定,

    "林舟谦虚地,心想:这老头转变还挺快,看来是被打脸打怕了。

    林舟不想停下来,他要乘胜追击,再来一波。

    趁着众人还沉浸在百公里火箭炮的震惊中,他又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叠新图纸。

    "各位,我还有一个设计想和大家分享。

    "

    众人的目光再次被吸引过来,虽然他们还没从之前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但对林舟的下一个

    "炸弹

    "充满了期待和好奇。

    林舟缓缓展开图纸,上面赫然写着

    "单兵便携式制导火箭炮

    "几个大字。

    "这是一种重量不到5公斤的便携式火箭发射器,一个人就能操作,射程达5公里,最重要的是——

    "林舟故意停顿了一下,让气氛更加紧张,

    "它配备了热制导系统。

    "

    "什么?!

    "几位将军和专家同时站了起来,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大。

    "热热制导?

    "一位胖将军结结巴巴地问,

    "你是这东西能自动追踪目标?

    "

    "没错,

    "林舟平静地点点头,

    "它利用目标发出的热辐射信号进行追踪,特别适合对付坦克和装甲车辆。操作者只需'发射后不管',剩下的交给制导系统就行。

    "

    "这不可能!

    "老专家拍案而起,

    "热制导系统现在只存在于最先进的空对空导弹上,体积庞大,重量惊人,怎么可能型化到单兵武器上?

    "

    林舟耸耸肩,从容不迫地从图纸上指出关键部件:

    "传统热制导系统确实很大很重,但那是因为它们使用的是老式红外探测器。我的设计采用了新型半导体材料,大大减了探测器的体积和重量,同时提高了灵敏度。

    "

    他又翻到下一页图纸,指着一个精密的电路设计:

    "这是制导计算的核心部分,采用了先进的集成电路技术,能在极短时间内处理热成像信号,并快速调整火箭弹的飞行路径。

    "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这疯狂的设计震惊得不出话来。

    那位胖将军用力揉了揉眼睛,似乎不敢相信自已看到的东西:

    "林同志,你要知道,这种技术如果真的实现,将彻底改变战场格局。一名普通士兵就能摧毁敌方最先进的坦克这这简直是颠覆性的!

    "

    林舟微微一笑:

    "这正是我的目的。在现代战场上,单兵火力越来越重要。有了这种武器,我们的步兵将不再惧怕任何装甲威胁。

    "

    老专家此时已经不再质疑,而是带着一种近乎痴迷的表情研究着图纸上的每一个细节:

    "这个散热系统这个制导芯片这个推进装置天哪,每一个部件都是那么精妙,那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

    张部长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已镇定下来:

    "林同志,这这些设计,简直是我都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了。

    "

    林舟看着众人震惊的表情,心中的快感难以言表。

    这才哪到哪,要是把后世的无人群、高超音速武器拿出来,这帮人估计当场就心脏病发作了。

    "我再重申一遍,

    "林舟语气认真地,

    "这些设计在我们当前的工业基础上完全可以实现。关键是要集中优势资源,突破几个核心技术点。

    "

    "资源不是问题!

    "王部长拍着胸脯保证,

    "只要你的设计可行,国家会不惜一切代价支持!

    "

    那位老将军也激动地站起来:

    "没错!我军现在正是转型的关键时期,你带回来的这些技术,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啊!

    "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林舟环视四周,语气诚恳,

    "我理解大家的震惊和质疑。这些设计确实超前,但北极熊已经在这些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如果我们不抓紧时间,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

    李教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脸上是一种奇特的混合表情——既有被打脸后的尴尬,又有看到希望的兴奋:

    "林同志,我必须承认,你的能力远超我的想象。虽然这些设计在理论上存在很多挑战,但看到云爆弹的成功,我相信你能克服这些困难。

    "

    "谢谢李教授的信任,

    "林舟真诚地,

    "没有大家的支持,我一个人是无法实现这些设计的。

    "

    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既兴奋又凝重,每个人都在消化着林舟带来的惊人信息。

    王部长环视会议室,看着还沉浸在震惊中的众人,轻轻敲了敲桌子。

    "各位,我想我们需要做出决定了。

    "他声音沉稳,目光坚定,

    "林同志带回的这些技术太过珍贵,我们不能浪费时间争论不休。

    "

    老将军立刻附和道:

    "没错!这种会稍纵即逝。帝国主义列强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去犹豫。

    "

    李教授推了推眼镜,表情已从最初的质疑变为现在的认真思考:

    "技术上的困难确实存在,但我认为,既然云爆弹已经验证了林同志的能力,我们应该给他更多信任和支持。

    "

    张部长点点头:

    "我同意李教授的观点。的确存在风险,但风险和回报是成正比的。如果这些技术都能成功,那将彻底改变我国的国防实力!

    "

    矮个子专家还是有些犹豫:

    "可是百公里火箭炮和热制导系统这些技术跨度太大了,我们现有的工业基础能支撑吗?

    "

    "这正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王部长正色道,

    "而不是简单质疑技术本身的可行性。

    "

    他转向林舟:

    "林同志,如果要实现这些技术突破,你需要什么样的支持?人力?设备?材料?尽管提出来。

    "

    林舟早就想好了答案。

    穿越者的优势不仅是知识,还有对整体局势的把握。

    这个年代最缺的就是专业人才和先进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