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梁女学实录 > 第151章 与众不同
    庄若芸通知大家,第一锅粽子煮好了。

    陆妱妱迫不及待:“先吃个粽子再事儿。”

    白风拉上无锋和飞凌:“吃粽子去。”

    沈静姝走到门口,回头对程青澜道:“我端几个粽子过来。”

    屋子里只剩程青澜和萧泽。

    萧泽看着程青澜,欲言又止。

    程青澜思忖着:他不会想让飞凌和无锋去嵋山吧?

    萧泽犹豫了半响道:“你们明日去看龙舟赛吗?”

    “啊?去啊!去的。”

    萧泽点点头:“北辰司弟兄囔囔好几年了,今年总算如了他们的愿。”

    “哦,我昨天看到北辰司的龙舟队了,不出意外,应该能赢。”

    “最好能赢,赵翎可是立了军令状的,输了扣他半年俸禄。”萧泽难得轻松地语气。

    “大人明日也去看龙舟赛?”

    “嗯,我和康王一起,民间的十几只龙舟队是民间自发组织的,已经是惯例了,官方的几只龙舟队是七年前才有的,康王提的倡议,所以,每年的彩头也是康王自掏腰包。”

    “挺好的,百姓们可以多看一场热闹。”

    萧泽轻嗤:“京城最大的赌坊,幕后的东家是康王,每年端午都赚的钵满盆满。”

    程青澜错愕,还以为康王是想与民同乐,原来这是康王的生财之道。

    “是金玉堂吗?”

    萧泽点头,神情微讶:“你也去下注了?”

    “下了一点点,买北辰司赢,一赔六的赔率呢!”程青澜笑道。

    她是只下了十两银子,但她昨晚让程九去下了两千两。

    打算一票赚个大的。

    萧泽失笑:“回头我跟赵翎一声,程姑娘可是下了北辰司的注,真金白银支持他。”

    “哦,那大人顺便告诉赵统领,赢了,我请他们吃饭。”

    萧泽没接这话,这顿饭还是他自己来请的好。让她跟一群抠脚大汉一起吃饭,这个画面不是很想看。

    沈静姝送来一盘粽子,放下便走了。

    萧泽指着巧精致的粽子:“这是你包的?”

    “这应该是庄若芸包的,我忙着炒红豆沙呢,没包,但是里面的馅料我是一弄的,大人尝尝看。”

    萧泽微微颔首,吃粽子,吃的还是里面的馅料。

    刚出锅的粽子还有些烫,程青澜一边吹气一边剥,粽子在她上滚来滚去,萧泽见状,拿走她里的粽子,优雅的剥开粽叶。

    程青澜瞠目,他不怕烫的吗?

    萧泽剥好粽子递给她。

    程青澜讪讪:“大人您自己吃。”

    “拿着。”不容拒绝的口吻。

    程青澜只好接了过来。

    萧泽又去剥第二只。

    粽叶的香混合着糯米的香,还有肉香、栗子香扑鼻而来,再看那淡黄的糯米油润透亮,令人食欲大增,一口咬下去,软烂的糯米夹杂着甜糯的栗子和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咸淡适中,怎一个好吃了得。

    可惜太只,三口就没了。

    程青澜看他连吃了三只粽子,心:早知道让妱妱多包几只大粽子。

    萧泽终究是没好意思再吃第四只,省的人家看他像饿死鬼投胎似的,实在是她家的粽子太好吃,糯米少,馅料足,寻常人家舍不得下这么多料,宫里御厨做的粽子也精致,但糯米多,馅料少,而且糯米还是淡的,一点也不好吃。

    “大人,您再吃啊!”

    “不吃了,饱了,我还是第一次吃这么多粽子。”萧泽摊着两只,指上黏糊糊的。

    程青澜忙吃完最后一口,含糊着:“大人稍等,我去打水。”

    一刻钟后,萧泽带着白风和墨尘离去。白风里提了一大篮的粽子。

    “大人,程姑娘包的粽子太好吃了,我一口气吃了五只。”白风笑呵呵地道。

    “墨尘也吃了五只。”

    萧泽心想:他吃了三只不算多。

    “白风,回头你去香溢楼订一桌酒席送到水门巷。”他们几个又吃又拿的,多不好意思。

    “行嘞大人,这么多粽子拿回去要不要分给弟兄们吃?”白风故意问道。

    萧泽斜睨着他:“咱们北辰司多少号人?够分吗?你们两,每人拿五只,剩下的都给放书房去。”

    白风跟墨尘挤眼,大人这是舍不得分啊!以前别家送的粽子,大人尝都不尝一口,转就给弟兄们了。到底是程姑娘包的粽子,与众不同。

    墨尘压抑着止不住上扬的嘴角,第一次见大人这么气。

    气是因为大人真的在意了。

    楚府,楚灵珊已经把慈恩堂的人都问了一遍,可一个个都摇头,声称什么都没听见。

    楚灵珊回想着程青澜的,如果什么都问不出来,问题就严重了。显然,程青澜在暗示她,有人下了封口令。

    再加上她不过是出去了半个时辰,等她回来,祖母已经被送去了慧觉庵,动作如此迅速,她想去慧觉庵看祖母,母亲却不允许她去。

    楚灵珊越想越不对劲,难道祖母当真做过什么不好的事儿?而程青澜的出现,勾出了祖母的心魔?父亲和母亲是否知道内情?又是谁下的封口令?祖母真的是得了失语症吗?

    一个个疑问在脑子里打转,楚灵珊觉得自己的头都要炸开了。

    一直以来,在她的印象里,祖母是个和蔼可亲的老人,疼爱她甚至超过弟弟,父亲脾气极好,上孝父母,下疼妻儿,别妾室,连个通房都没有,为官端方清正,有口皆碑,母亲精明能干,府里上下打理的井井有条,她总觉得她的家是这世上最温馨有爱的家,她的家人是这世上最好的人。

    每每听别人起谁家出了什么腌臜事,谁谁谁多么阴私狠毒,她都无比庆幸,她家不存在这些问题。

    可这两天发生的事,在告诉她,她以为的美好的表象下或许藏着不为人知的丑陋,她完全无法接受。

    楚灵珊甩甩头,告诉自己,不要再想了,她怎么可以相信几个外人的话,而不相信十七年来朝夕相处的家人?

    她若因此去质问父亲或母亲,她们一定会很伤心,对她很失望的。

    然而,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很难剔除,它会生根发芽,越长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