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掌盛唐 > 正文 第425章 潼关失失守
    李隆基被群臣吵闹的烦躁不堪,责骂众臣。又下了一道错误的旨意,强令高仙芝和封常清不得死守潼关畏敌不战,必须主动出击,在潼关外与叛军决战。旨意一下,众朝臣已是无法转圜了。

    当据守潼关的高仙芝和封常清听到旨意后,痛哭不已。叛军势大,己方势微,放着潼关天险不守,强行出战只会加快灭亡的进程。可皇帝的旨意已下,再也无法挽回了,高仙芝和封常清便醉饮一场,抱头痛哭之后下令全军出潼关,寻敌主力决战。

    当时安禄山派部将崔乾佑和尹子奇率兵十万抵达潼关,连日来高仙芝死守不出,令二将颇为头疼,见潼关天险易守难攻,尹子奇建议道:“潼关天险易守难攻,只有李峥在才可轻举拿下,可惜我们不是李峥,不如暂且退兵陕郡,再做打算。”

    崔乾佑道:“是呀,可惜我们打不出李峥的光火流星,想攻破潼关难于上青天。那就撤吧!”二人的意见一致,便要率兵返回。

    正当此时,有探马来报,高仙芝与封常清率兵出了潼关,正向这里开拔而来。崔乾佑和尹子奇闻言先是一惊,又是一喜。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是谁出的这馊主意,放着潼关天险不守,反而带着一群战斗力不足的杂牌军与自己决战,这不是天赐良吗?

    冷静下来,崔乾佑道:“高封二将所带兵力少也有六七万,虽我军势众,可是硬拼下来的话,恐怕我军的损伤也不,必须再出良计打败唐军。”

    尹子奇灵一动,道:“我知灵宝一地,南面靠山,北临黄河,中间是一条七十里长的狭窄山道,若是能把唐军引到那里,我们完全可以依山傍水精心埋伏,只等唐军闯入伏击区便可将其一打尽。”

    “好主意。”崔乾佑眸光一闪道,“不如我们佯攻唐军,故意战败,一路引诱他们到灵宝去?”

    二将拿定了主意,便由尹子奇带兵出击,在潼关与封常清的先锋部队打了场碰头仗,一战下来,叛军故意战败,慌忙逃跑。高仙芝和封常清见敌军溃败,这就没有了退守潼关的理由,只得一路追击,终于被引到了灵宝,进入了叛军布置下的伏击区。

    决战打响了,封常清率三万精锐一马当先,高仙芝率三万军兵紧随其后,向假败的叛军发起猛攻。叛军故意示弱,进一步引诱唐军进入山谷隘路。这时,山上无数滚木檑石如冰雹般砸下,唐军在隘道上却没有周转余地,死伤无数,遭到重创。

    高仙芝眼见大势不好,急令毡车在前面开路,以抵挡叛军攻势。尹子奇早有后,把数十辆点燃的草车推下山谷,很快烈焰熏天,唐军看不清目标,只知道胡乱放箭,直到日落时分,弩箭用尽才发现没伤到敌人分毫。

    此时,叛军将领崔乾祐命令精锐骑兵从唐军背后杀出,前后夹击,唐军登时乱作一团,溃散逃命,掉进黄河淹死的就有四万人,绝望的号叫声惊天动地。剩余的两万唐军不得不狼狈跑回潼关。

    大势已去,高仙芝和封常清仰天长叹,只得一面令朝廷征兵,一面坚守潼关勉强拒敌。李隆基听高封二将战败,大发雷霆,便削了二将官爵,让他们以白衣的身份继续抗敌。

    李隆基又派了宦官边令诚为监军,急赴潼关督战。边令诚赶到潼关,私下里向高仙芝索贿,道:“你二将出师不利,有辱圣命,只有通过我才可以向圣上求情,免去你们的罪责。”

    没想到高仙芝秉性刚直,坚决不从,这使边令诚怀恨在心。他返回朝中奏事,向李隆基道:“高仙芝和封常清之所以战败,是因为他们克扣士兵的粮食和赏赐,动摇了军心。”

    此时的李隆基头脑昏聩,听了边令诚的一面之辞后,不假思索,派遣边令诚赴军中斩杀高仙芝与封常清。边令诚到了潼关,先把封常清叫来,向他宣示了敕书,将其斩首,暴尸于芦苇之上。高仙芝回到官署后,边令诚带着一百名陌刀宣读了处死高仙芝的旨意。

    高仙芝急道:“我退兵是有罪,死罪我不敢否认。但认为我偷偷克扣赏赐和军粮则是诬蔑。上有天、下有地,兵将都在这里,你难道不知?”又回头对兵士们道:“我如果克扣了军饷,你们可以直言,如果没有,你们直管冤枉。”全军将士都哭喊道:“冤枉!冤枉!”喊声动地。只是圣命难为,高仙芝临死前看着封常清的尸体哭嚎道:“兄弟呀!您是我提拔的将领,我现和你一起死,这难道是命吗?”

    高仙芝和封常清被处死,极大的动摇了军心,全军将士感念二将的忠诚,又愤恨于朝廷腐败,老皇帝昏聩无能,将士们互相搀扶着,嚎啕大哭,一时间哭声震天动地。

    完了,一切都完了!李隆基无疑给自己挖了个大坑,可谓自掘坟墓。他把据守潼关,等李峥归来后一举平叛的正确战略放弃了,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大势已去,满朝震惊。然而,不断有西线的情报传来,李峥军已经深入到吐蕃东女国之地,战况不明,且那里距长安遥远,恐怕李峥是赶不回来了。

    李隆基闻听,已经没有了怒气,只呆呆地坐回到龙椅上,愣怔良久,只道:“快召陈玄礼杨国忠入朝觐见”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很多事情并未因李峥的到来而改变,顶多只是发生了微调而已。在真正的安史之乱中,被迫出潼关,被诱至灵宝中了埋伏而大败的将领也不是高仙芝和封常清,而是哥舒翰。叛军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歼敌的人数也远不止四万。

    正是由于李峥的到来,哥舒翰也躲过了一劫。但是,高仙芝和封常清被赐死确是真实存在的。而李隆基预料到长安会失陷,准备出逃也是天理所注定的事。

    李隆基急召心腹朝臣议事,定下了出逃的方案。与真实历史不同的是,李隆基仍然对李峥抱有希望,他的出逃只是暂避叛军锋芒,以求保全皇家人口的性命。所以他选择了向李峥的地盘蜀郡的方向跑,跑到哪算哪,只等李峥班师回朝便可一举歼灭叛军,他再带上原班人马回来主政。

    唯独不放心的是自己犯下了这样滔天的错误,李峥知道后会不会勃然大怒,直接废掉自己这个皇帝?

    高仙芝和封常清战败,安禄山闻听大笑:“潼关天险已无险可言了,现在当务之急是大军齐集,立刻踏平潼关,杀进长安去,一定要找到李隆基,把李家人全部抄斩,不给李唐一点翻身的会。”

    此时的长安城,已陷入到一片恐慌之中。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