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新主 > 第272章 哀章的麻烦
    作为四辅之一,哀章的才能并不突出,甚至有些配不上他的职位。

    但谁让他的运气好。

    尤其去年献上的两个铜匾,俨然成为了大新初立时的封赏名册。

    这也恰恰证明,哀章在迎合皇帝的心意方面,是极具天赋的!

    一时间,哀府也因此成为长安无数人拜访的对象。

    那些暗地里嘲笑哀章的人,也只敢在暗地里嘲笑。

    前车之鉴,那些得罪了当朝国将的人,似乎都没有什么好的下场。

    像是今夏当街辱骂国将哀章“好大为言”的士子,第二日就被抓回到了廷尉。

    但就是这么一个当朝皇帝的宠臣,也有惧怕的人。

    皇帝自不用,第二位便是当朝兴武王王匡。

    “国将来了!快请进!”得通报后,王匡笑眯眯的和哀章见礼,并请进了书房。

    哀章来王家庄子的次数,这半年来不知不觉多了许多,每次前来都很低调。

    今次也是一样,坐着普通的马车,随行的护卫和仆从,亦不过数人而已。

    “大王折煞哀某了!”哀章的姿态放的很低,他的脸上满是忧虑,见有下人尚在奉茶,面露犹豫之色。

    当王匡挥了挥,令仆从下去后,哀章这才开口:“还请大王救救哀某!”

    完,哀章站起身来,深深的向王匡行了一礼。

    王匡心有疑惑,莫不是常安城内出现了什么他不知道状况,才弄得这位国将忧心忡忡。他所知道的哀章,能力虽不足,但亦不是这么束无策的人,凭他代汉建新之功,及在父亲心中居高不下的地位,只要不是犯了谋反之罪,亦不会出现大难临头的祸事。

    显然,这次哀章是真的遇到事了!

    带着疑惑,王匡面色古怪道:“国将有话不妨直,若是我能帮上忙,一定会尽力去做。”

    王匡的话,让哀章紧张的心情略有舒缓,他抬起头,苦着脸道:“大王您有所不知,就在早上,陛下将哀某叫到了宫中,并告知于我,打算令我主持接下来的王田制与限奴令。

    依照陛下的意思,是想将天下人的私产变为大新之国有

    但如果真的这么下来,哀某会得罪满朝权贵,命亦是不保。

    生死一线,还请大王救救哀某。

    哀某知晓,大王定是有法子的!”

    哀章面面俱到的将白日与王莽所言的王田令和限奴令出

    等他完后,发现面前的兴武王已经站起,正在左右来回踱步。

    可见,兴武王也陷入了困难之中。

    哀章平时所交之友,多为利益共沾者,所谓大难临头各自飞。当面临真正的绝境,而又无从寻找之人时,他第一时间想到了兴武王王匡,这位他一直心有惧意的人。

    若是连王匡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那他只能厚着去求求皇太子。

    正当哀章有些不知所措时,只见那正在踱步的兴武王停下:“国将之事,确实令我为难,但也并非没有办法”

    那哀章一听,脸上喜不自胜,然后挺起身子,双腿跪在地下:“只要大王救得哀某,哀某这条命,以后就是大王的。

    无论大王让哀某上刀山下油锅,都绝不眨一下眼!”

    王匡一惊,他古怪的看了眼哀章,然后摊了摊:“国将快快请起,上刀山下油锅道不至于。待此事过去后,我不定还真要麻烦下国将。”

    还真的有事!

    哀章嘴里暗暗发苦,那兴武王都觉得棘的事情,恐是不简单。刚有办法下了“贼船”,没想到又要上另一条“贼船”。

    但事已至此,能推脱掉先有的困境再,他索性硬着脖子道:“还请大王告知,哀某绝不食言!”

    看到哀章变换着的脸,王匡笑道:“国将且勿担忧,我之事情,乃是事。另外,可否问国将几个问题?”

    “大王请讲!”

    “父皇之诏令,可曾下达?”

    “未曾,陛下也是今晨在宫内与太师,太傅等人共同商议而后,便落到了哀某的身上。”这话的时候,哀章显然是带着满满的怨气。

    他哀章虽贵为四辅,但在朝中根基尚浅不,与太师王舜这些老狐狸打交道,亦是常常被农作挡箭牌。

    如同这次

    着着,哀章的眼睛都红了。

    王匡默默点头:“还未下达,那就好办。主持限奴令及王田令之人,可交由他人实施。此事,就交给我去办了至于国将告知我之事,还请守密。”

    “哀某晓得”

    看着哀章左右作揖的模样,王匡心里也叹了口气。

    王田令和限奴令,终于是准备实行了。

    对于这两项政策,论到最终的受益者,还是普通的黔首。

    有受益者,自然有利益受损者。

    等到两项法令开始实行,就会看到那隐藏在暗处的利益受损者跳出来,即天下的豪族和大地主。

    依照哀章之前的陈述,单从王田令来看,对地主和普通百姓的影响非常微。

    如其中之言,男口不及八,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

    即意外着,一户中,只要有一口男丁,这家人就可以拥有九百亩的土地。

    对于那些豪族而言,王田令一下,是另一处场景了,那将是**裸的掠夺行径。一则他们本身占着的土地众多,远远超过了条令所规定的那样。二则,这些多出来的土地,是白白的收归于大新国有。心中的不甘,自是会化作实质。

    其余之土地,亦是不许买卖。对于这一条,王匡其实是反对了的,乃至于豪强多出来的土地,他亦是希望可以通过灵活的段,进行“收购。”

    这种想法,早在数月前,也是他与当今皇太子王临争夺储君之位的关键时刻,父亲与他论起井田制时,他就私底下透露过。

    也因此,他与王临的地位争夺中,慢慢陷入了劣势。

    至于近月来讨论的限奴令,王匡亦是多有参与,奈何父亲一意孤行,坚持实行。

    终于是在今日,和四辅商议后,开始准备昭告天下。

    “父皇太过理想化了!也是操之过急!”

    待哀章走后,王匡坐在马车里前往皇宫,准备面圣。这两件事,他试过略作调整,但失败了。另一件事,他却有十足的把握,且刚好可以让哀章从王田令与限奴令中抽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