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晴原本是想逗逗季晨而已,哪知季晨当真了。
一夜七次,总裁大人,这么猛真的好吗?
这个疯狂之夜,连姜晴都不禁感慨,真是虎狼之年啊。
第二天,两人起得都特别的晚。直到慕晴过来敲门肚子饿了,姜晴才不得不起床做饭。
好在家里还有一些牛肉干以及碎嘴可以让女儿垫垫肚子,姜晴担心季晨在某件事上那啥过度,所以特意炖了鸡汤。
这是她去菜市场买回来的土鸡,配上人参片和红参片,应该够给季晨补身体的吧?
因为到了开学的时间,所以这两天姜晴都在忙活慕晴上学的事情。孩子上幼儿园,事情还是蛮多的。幸好慕晴在幼儿园还算乖巧,并没有被老师点名,总算中规中矩。
而慕晴一上学,姜晴闲下来,就想着之前考虑开家点心铺的事情。
姜晴想一个人单干,不过既然要做生意,须得从长计议。
她可不能像当初开烤鸡店一样,何况做糕点不像卖烧鸡,必须当天做当天卖。
起烤鸡店,不知道梅和琴现在怎么样了。
自从把自己曾经创下的烤鸡店交给梅和琴打理后,一开始,两个妮子每个月几乎都要跟她汇报一次。之后半年汇报一次,再后来,姜晴撒没管,只知道梅和琴都很忙,但是她账户里的钱,却是一年比一年多。
所以,凭着这几年烤鸡店股份攒下的钱,姜晴能把糕点店做起来。她不会忘了梅和琴的功劳,所以破天荒的,第一次主动发起了群视频电话。
三人罕见地都有时间聊天,了大概一个半时后,姜晴才把话题扯到自己将要开的糕点店上。
“姐,你又要开新店了?”梅还以为姜晴想再开一家烤鸡店,当她得知姜晴想做糕点生意时,顿时吃了不的一惊。
“是啊,所以姐想问你和琴,你们两个,要不要加盟?”姜晴是看在曾经大家的情分上,加上琴和梅这几年开烤鸡店赚钱后给她分的红,所以想着大家有钱一起赚。
琴和梅确实有扩充店面的想法,但她们更多的是开连锁店。毕竟在渔村,看似有两家烤鸡店,实则只是一家而已。这么多年,两人开着烤鸡店,赚的钱不算多,但养家糊口还是没什么问题。
现在事业家庭都稳定了,她们自然会想尝试着往高处走。
但姜晴想开的是糕点店,这跟烤鸡店相比,虽然都是做吃的,但论起营销段,她们不一定做得来。
姜晴看到梅和琴犹豫的表情,并不感到意外。不管梅和琴最终是否答应合作,三人依旧是好姐妹。
你情我愿的事情,她从没想过要强迫谁。
之所以这么做,纯粹是考虑姐妹情谊而已,至于启动资金和人方面,她并不担心。
虽然找合作人可以降低风险,但是对姜晴而言,大不了就是这几万块砸水里,凭着季晨目前在花城的公司,她不差这点钱。
琴和梅商量的结果,是琴一个人留在渔村,看管烤鸡店。至于梅,因为她的年纪要比琴两岁,所以就跑来跟姜晴混了。
开车去场接梅的时候,姜晴发现,这个几年前的姑娘,已经出落得十分标致了。
梅全名叫纪舒梅,一年前,因为与老公不合,所以离婚了。她和她的老公育有一子,原本想争取儿子的抚养权,但男方认为她一个女人,要照顾店里生意,忙着赚钱的同时还要照顾孩子,肯定做不来。
所以,他们给了梅一笔钱,而这笔钱,就成了今日她与姜晴合作的本金。
“那烤鸡店的生意怎么办?”姜晴在接梅回家的路上,问出了这个问题。
梅轻轻一笑,:“反正我和琴商量好了,股权方面,我让渡百分之五,只是要辛苦她了。”
“你也不容易。”姜晴指的是感情方面。
梅摇了摇头,望着窗外的建筑与车辆,:“姐,夫妻不合是常有的事情,现在离婚率不低了,每年离婚的人那么多,不差我一个。”
“你以后有什么打算?”姜晴知道梅的老公是渔村的人,之所以她要离开渔村,恐怕也是有着这一方面的原因。
梅吐了口气,笑着看着姜晴:“姐,我就走一步看一步吧。希望这次来投奔你,可以跟你吃香的喝辣的。”
“那当然了!走,姐先带你吃中午饭去,为你接风洗尘!”姜晴对待自己的朋友,阔绰大气,那是没话的。
吃饭的时候,梅聊起了姜晴现在的生活,得知姜晴的女儿都上幼儿园了,她几乎惊讶地合不拢嘴。
“姐,你孩子都这么大了,我怎么不知道?”梅有些不可思议。
姜晴笑了笑,白了她一眼,“因为你没问啊。”
“那慕晴现在在家吗?初次见面,我也没有啥东西可以给她当见面礼的。”梅倒是显得有点局促。
姜晴摆了摆,“一个孩子而已,需要什么见面礼,别破费了。”
“那可不行,怎么都是姐的孩子,我这个当姨的,总得有点表示吧?”梅坚决让姜晴出出主意,她非得买个礼物送给慕晴不可。
姜晴有些哭笑不得,慕晴平时喜欢什么,季晨都给他买了,真要让她慕晴喜欢什么,姜晴一时半会讲不出来。
而且,她跟梅都这么熟了,哪里能让梅买礼物?
梅明白姜晴的意思,趁着姜晴带她去逛花城的一些好玩的地方时,她偷偷地买了件物品。
梅买的是生肖吊坠,物件虽,价钱可不低。为了给慕晴买这份礼物,她真舍得花钱。
姜晴是不知道的,带着梅回了家。季晨从公司回来,见到梅的到来,并不奇怪。他认识琴和梅,只不过与二人的交流并不多。
但现在他是姜晴的丈夫,梅是姜晴的姐妹,怎样都得寒暄一番。不过季晨不是一个话多的人,很快他就没话了。
为了不让气氛变得尴尬,他把客厅交给姜晴,自个儿则去书房加班处理文件了。
慕晴要明晚才回来,因为今天她们学校组织秋游去了,孩子们晚上都跟妈妈打过电话后,就在老师的安排下,早早地睡了。
像这种秋游的学生自愿去的,地方是学校定的,因为担心有些孩子会想念妈妈,所以有些家长为了不扫孩子的兴致,也跟着去了,不过费用自己报销而已。
姜晴本来想跟慕晴一起去的,可是梅的到来,让她不得不放弃这个念头。她也想趁着这个会让慕晴锻炼一下,这个孩子,要是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会不会自己学着处理一些事情。
好在慕晴没有让姜晴失望,晚上打电话过来的时候,老师还夸她懂事。
姜晴忽然觉得,之前在北海市发生的那起拐卖事件,倒也不是什么特别坏的事情,至少,现在的慕晴,的确要比同龄的孩子懂事很多。
梅自然是不可能在姜晴家一直住下去,但她要出去找房子,姜晴也不同意。因为姜晴觉得,糕点店的门面还没定下来,这段时间,梅安心住在她那里就好。
等店面位置确定下来,到时候梅再想搬出去住,她绝对不拦着。因为梅住了一段时间后,对花城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了,加上租房子的地方,可以选在离店面近一点的地方,省得每天早晚上下班不容易。
其实姜晴这么做,真正考虑的并不是这些,而是梅刚离婚,肯定需要人陪伴。梅在花城没有朋友和亲人,就只有她这么一个姐妹,她得趁着这段时间,帮梅从那段失败的婚姻当中走出来。
好在对于姜晴的安排,季晨并没有什么意见。季总估计有意见也没有用,这个家谁做主,他心里还是蛮清楚的。
而接下来的日子里,除了找店面外,姜晴也带着梅逛了很多的地方。渐渐的,梅要比一开始开朗许多。
等梅从姜晴家搬走的那天,她才把那个生肖吊坠当做礼物,送给了慕晴。
至于为什么这么久才送,其实是梅找不到合适的会而已,大家同在一个屋檐下,她与慕晴的关系很融洽,对于慕晴,她心里是拿妮子当女儿看待的。
慕晴很舍不得梅搬出去,让姜晴请求梅留下来。姜晴早就挽留过了,但梅有她的人生,也有她的选择,姜晴会建议,不会干涉。
而且她明显感受到,梅确实放下了过去的那些事情,接下来,梅与她,将会全身心地把心思放在糕点店上。
梅见识过姜晴的艺,吃姜晴做的糕点,梅只有一个字,那就是赞!
姜晴也对自己的艺有信心,师承言家夫人何以娴,要是这个名头打出去,肯定会有很多人来买糕点。
不过,姜晴是不会那么做的。
因为,以花城言家在当地的身份和地位,姜晴不想给他们带去什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