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历史军事 > 初唐求生 > 正文 第363章 书籍风波
    一边在点数的孔颖达道:“伯施,休要胡!”

    孔颖达转头对李百药和崔运州道:“伯施的虽然是对的,但事情并不是他的那样!”

    李百药:“那是怎么回事?”

    孔颖达:“擦屁股的纸呢!是次品纸,就是不能拿来卖的,扔了可惜,擦屁股挺好。而接癸纸,和这书写纸不一样,那是燕国公怜惜女子。他看女子月月总有那么几鲜血淋漓,得不到好处理,会因此生病。再你们也知道女子来癸的日子有多难受,所以”

    虞世南不服气的道:“那擦屁股的纸就算了,这女子的癸,比文章事还重要?”

    李百药总算听明白了,原来吴欢办了2个纸厂,但一个用来生产书写纸,一个用来给女人。他暂时分不出好坏。但看虞世南和孔颖达已经争论了好几次。

    李百药见边上的崔运州铁青着脸,连忙劝解着道:“这事情还真怪不到令贤婿头上,令贤婿面对的是一州的百姓,自然百姓重要。而伯施眼中是文章,所以他认为文章才是大事。站的位置不一样,看的东西也不一样。”

    崔运州听了李百药的话,脸色才缓和点,想想道:“我写信让他多造些纸,让伯施消消气。”

    李百药点点头道:“这才是正事!”

    孔颖达笑道:“恐怕你们不知道吴欢的纸厂有多大吧!这0万刀纸,只不过人家半个月的左右的产量。伯施生气的不是他的两件事,而是纸太贵,还有这制书的技术不透露。呵呵”

    虞世南白了孔颖达一眼:“一点事情都兜不住,尽拆台,你看我坏人白做了,还一点好处都落不下。”

    孔颖达:“你不是不知道燕国公那个人,他做事情一向随心所欲,我们这样拐弯抹角的,他一不高兴,会坏了朝廷和秦王的大事。”

    李百药和崔运州相互看了一眼,心里顿时都明白了,原来虞世南在设计他们。不过文人不都这样拐弯抹角的?崔运州道:“听运回来很多新书,不知道可否让我们一观?”

    孔颖达笑道:“有!我过会让人送你一套。”

    李百药也问道:“我呢?”

    虞世南:“你们两人还是向吴欢要,他一出就是几十万册!我们只留了几十套,其他的都被陛下拿走了。”

    李百药道:“我们不要,我们只是想看看新书是怎么样的?他们新书用的是简笔字,新的字体,新的排列方式,新的断句方式,还有不是卷轴方式!我们心痒痒,所以”

    虞世南:“我想喝酒!”

    崔运州:“这好,三勒浆管够!”

    虞世南鄙夷的道:“我不要三勒浆,我要人参酒。”

    崔运州惊讶的问道:“人参酒?没有听过啊!长安哪里有卖吗?”

    虞世南:“你不会不知道人参酒吧?”

    崔运州苦笑一下,摇摇头!

    虞世南:“看来燕国公对你这准丈人不怎么样啊?”

    李百药:“人参酒是什么酒啊?”

    虞世南道:“是燕国公和神医孙思邈在沈阳弄出的新酒,补气养血,暖胃散寒。”

    孔颖达算是明白了,虞世南一直在挑拨崔运州和吴欢的关系。他也知道虞世南为什么这样做,不过他不再打算给虞世南捣乱了。

    李百药羡慕的道:“这样来,沈阳的好东西很多啊?”

    孔颖达:“这倒是,沈阳的饭食就是一个很好的东西,可惜啊,想吃到很难啦!”

    李百药:“哦!哦还有这样的事情?”

    孔颖达:“是啊,那猪肉,真是香。”

    崔运州见话题岔开很远,也是问道:“那书?”

    孔颖达:“噢!我光吃的,我一会儿让人送您府上。”

    崔运州看到孔颖达身后已经站了几个管事的,知道有事情要忙,于是:“多谢!你们还有事情,你们忙,我们告退了!”

    孔颖达看了一眼李百药,崔运州离开的背影,叹了一口气,问虞世南:“伯施,为什么要挑拨吴欢翁婿的关系?”

    虞世南:“你觉的崔家和吴欢走近了很好么?”

    李百药和崔运州离开码头,找了家酒肆,两人开始饮酒。李百药长长叹了口气:“没有想到,才2年,乐之会到现在这种程度,真是看走眼了啊!”

    崔运州见李百药吹捧自己的女婿,也道:“当初在江都的时候,我见他就不是一个凡人。那时候就想把女儿许配给他。”

    李百药:“还是崔兄的眼光毒啊!弟佩服佩服!”

    崔运州:“哎!命运弄人,兜兜转转英娘还是送到他身边!也算是遂了英娘的心愿!”

    李百药:“这样挺好的!可惜啊!我们身不由己,否则真要去沈阳看看!”

    崔运州:“我也何尝不是?哎!我们是官员,还不如是战俘!不能离开长安半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李百药:“我们的处境会好起来的!”

    书本最终由国子监开始分发,新书籍的便携性,方便性,比卷轴好上太多。排列,标点符号,都没有争议。

    吴欢以为争议最大的是简繁之争,谁知道繁简之争根本就起不来。争议最大的还是吴欢给书本上的断句。

    断句不同,书本的意义完全改变,本身正的,标点一改,成了另外一个意思。这争论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参与人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

    徐卫国和他的连队在马山蹲守了三,终于把匪寇的人数和防御摸清楚了。但他们的行动还是出现了纰漏,他们转移的时候,一块松动的时候滚落山崖,引起了匪寇们的注意。

    赛孟尝大怒,他万万没有到,自己一直找的人就在眼皮底下。他立刻派出所有的人去追杀这00人!

    徐卫国看到对方倾巢出动,心中已经明白对方,已经发现自己这些人了!撤退?还是坚守。这是一个非常难的抉择。

    撤退无论是一路返回,还是另走其他路,都随时会被伏击,因为自己这些人对大泽山并不熟悉,匪寇会在险要的地方设伏,这样会损失惨重,甚至被全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