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流匪 > 第三千三百五十二章 出现在南京城的二人
    几位辅政大臣和首辅钱谦益坐在皇宫中的一间大殿内。</p>

    平时几个人议事也会来在这个地方。</p>

    “最近有消息传来,女真鞑子的清国已经坚持不了多久了,虎字旗的大军开始对辽东用兵。”开口话的是成国公朱纯臣。</p>

    完,他便闭上了嘴。</p>

    “奴贼这么没用吗?”镇守太监杨国瑞眉头皱了起来。</p>

    以前总是听到女真大军在辽东又攻陷了哪一座城池,要么就是又打败了多少明军,现在却被虎字旗打的快要亡国。</p>

    虽然不愿意承认所谓的清国,但明军在辽东面对女真大军的时候,处处失利也是事实。</p>

    “早知道所谓的清国这么没用,当时大明就应该灭了他们。”钱谦益也觉得所谓的清国太过没用了。</p>

    虎字旗不过是一群匪寇,曾经让明军害怕的女真大军,如今却连一支匪寇的军队都打不过。</p>

    “不能瞧了虎字旗。”定国公开口道,“你们没有见识过虎字旗的大军,所以觉得虎字旗只是一群匪寇,容易对付,如果你们都这样想,那就错了,能够把女真人逼到快要亡国,这样的势力,已经不能当成普通的匪寇来看待了。”</p>

    镇守太监杨国柱和首辅钱谦益脸色都变得难看起来。</p>

    他们并非是因为定国公的话,而是因为虎字旗真要是那么厉害,收拾完辽东的女真人,下一个恐怕就是偏居南面的大明。</p>

    连女真人都不是对,明军能够抗衡虎字旗大军吗?</p>

    两个人都觉得恐怕很难。</p>

    唯一算是优势的地方,就是南面多湖泊河流,不像北方适合骑兵作战。</p>

    “今天把大家都找过来,是要商量一个主意出来。”魏国公开口,目光在几个人身上看了看,旋即道,“接下来,各位是准备帮清国对付虎字旗,还是继续作壁上观。”</p>

    一直以来,虎字旗和清军打来打去,明国这边不管谁打谁,都不插,对大明来,虎字旗和清国都不是什么好东西。</p>

    除了一部分明国官员,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官员为主,他们更愿意帮清国对付虎字旗,只不过都被这几个辅政大臣给压了下来。</p>

    对他们几个辅政大臣来,现在的大明反而是最好的大明,他们几个更是做到了位极人臣,头上的皇帝只是个稚儿。</p>

    如果可以,他们愿意让大明一直这样持续下去。</p>

    “清国真挡不住虎字旗大军吗?”首辅钱谦益试探的问道。</p>

    成国公朱纯臣开口道:“虎字旗几路大军攻打清国,这一战明显是冲着灭国去的。”</p>

    “不能让清国被虎字旗灭国。”镇守太监杨国瑞看着几个人道。</p>

    这话有些大逆不道,所以没有人接话,场面一下子安静了下来。</p>

    过了好一会儿,镇守太监杨国柱迟疑的开口道:“虎字旗想要解决掉清国,肯定要付出很大的力气,咱们能不能趁这个会,夺回一部分失地?”</p>

    他没帮清国,而是用夺失地作为借口。</p>

    在场的人都不糊涂,自然明白他的意思。</p>

    “如果出兵的话,确定能够夺回失地?”成国公朱纯臣不放心的问。</p>

    当然,他问的也不是什么真要夺回失地,而是询问能不能帮助清国,不使清国被虎字旗亡国。</p>

    他们都怕虎字旗解决了清国之后,就把目标对准大明。</p>

    “我觉得应该可以。”定国公支持的道,“女真鞑子虽然在虎字旗面前屡屡吃亏,但不能不承认女真鞑子确实厉害,虎字旗就算是能够对付清国的这些女真鞑子,肯定也要竭尽全力。”</p>

    </p>

    “朝中不少官员都想趁虎字旗对付清国之际,进行北伐。”一旁的首辅钱谦益开口道。</p>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明显都是支持对虎字旗出兵。</p>

    除了魏国公没有表态,其他几个人都表露了自己的意思。</p>

    魏国公看到几个人看向自己的目光,嘴里咳嗽了一声,他道:“我带来了两个人,几位可以见一见。”</p>

    着,他朝守在殿门口的大汉将军招了招。</p>

    很快,大汉将军领着两名光秃秃脑袋汉子走进大殿内。</p>

    “罪臣祖大弼,见过几位国公,钱阁老。”</p>

    “罪臣吴三桂,见过几位国公,和钱阁老。”</p>

    进到大殿的祖大弼和吴三桂躬身朝大殿上的人行礼问好。</p>

    “祖大弼!”</p>

    除魏国公外的另外两个国公嘴里忍不住惊呼了起来。</p>

    吴三桂他们只是知道这个人,但并不熟悉,可对于祖大弼这位祖家的人,他们可是十分的清楚。</p>

    过去每年都会有以祖家牵头的辽东的将门给国公府送来厚礼。</p>

    祖大弼朝几个人拱了拱。</p>

    啪!</p>

    镇守太监杨国瑞抬重重的一拍,嘴里怒斥道:“你们两个叛将居然还有脸活着,来人,给咱家把他们两个押下去,择日行刀剐之行。”</p>

    “罪臣有罪。”</p>

    祖大弼和吴三桂急忙跪了下来。</p>

    其中祖大弼开口道:“罪臣当初投奔女真鞑子也是逼不得已,虎贼咄咄逼人,可罪臣家兄恨极虎贼,这才不得不靠女真鞑子,以图将来再报大明国恩。”</p>

    “少在这里花言巧语,真当咱家会信你的鬼话。”镇守太监杨国瑞再次朝殿外喊道,“锦衣卫呢!还不进来抓人。”</p>

    几名宫中的番子冲进了大殿。</p>

    这时魏国公开口道:“公公消消气,他们当时的情况特殊,不投靠女真鞑子,就要投靠虎字旗,相对于后者,前者多少好一些,也算是两个人心中还念着一丝大明。”</p>

    “魏国公你什么意思?”镇守太监面露不喜的看向魏国公。</p>

    人是魏国公带来的,现在又阻拦他把人带下去处决掉,他再糊涂,也感觉到魏国公想要保这两个大明的叛将。</p>

    “眼下国事艰难,正值用人之际,我看就让他们两个戴罪立功,如何?”魏国公看着镇守太监杨国瑞。</p>

    镇守太监杨国瑞看了看祖大弼和吴三桂,又看了看另外几个辅政大臣。</p>

    他知道自己想要治罪这两个人恐怕没什么可能了。</p>

    继续纠缠下去,只会让他丢脸。</p>

    便道:“既然有魏国公对两个人作保,咱就先不治你们两个人的罪,允你们两个戴罪立功来赎罪。”</p>

    “罪臣谢过杨公公,谢过国公。”</p>

    祖大弼和吴三桂再次行礼,同时心中也松了一口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