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流匪 > 第三千四百四十四章 再练新军
    世子一脸诧异的看向魏国公。</p>

    他道:“父亲既然不打算动祖大弼和吴三桂,为何还要答应忻城伯,岂不是会让忻城伯与咱们离心?”</p>

    “你觉得为父为何要答应忻城伯?”魏国公反问世子。</p>

    世子思索了片刻,才道:“父亲想要敲打忻城伯?”</p>

    “这只是一方面。”魏国公没有否认。</p>

    世子又想了想,旋即摇了摇头。</p>

    见状,魏国公道:“像祖大弼和吴三桂这种鼠蛇两端的人,就算投靠了钱谦益,也不会有多少忠心。”</p>

    “孩儿好像有些明白了。”世子面露思索。</p>

    魏国公看世子的样子,就知道还迷糊着呢,便道:“你只要记住了,这些辽东将门出身的人,是没有什么忠心的,今日或许会投靠首辅,明日又会投靠另外的人,只有你比他强,他们才会老老实实的听话,所以为父我从来不在乎这两个人是否会背叛,因为从始至终他们就没有什么忠心可言。”</p>

    “父亲既然知道这两个人不会有什么忠心,为何当初还要留下他们?”世子不解的问。</p>

    魏国公道:“虽然他们没有忠心,但他们两个与虎字旗交过,又和那些女真鞑子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他们算是目前大明的将领中最了解虎字旗和女真鞑子的人,将来或许能够有点用处,就当是一步闲棋。”</p>

    “孩儿明白了。”世子点了点头。</p>

    祖大弼和吴三桂的事情引起了朝中不少人的目光。</p>

    两个人不过是从辽东逃回来的辽将,本身没什么可重视的,但他们的事情背后牵扯到了文官和勋贵的争斗,这才让不少人关注到这件事情上。</p>

    首辅拉拢了祖大弼和吴三桂,很多人都在等着勋贵的反击。</p>

    然而一连几天过去,始终不见以魏国公为首的勋贵做出反击,仿佛不知道这件事一样。</p>

    只有忻城伯一个人上蹿下跳,最后发现没有一个勋贵支持他,这才不得不偃旗息鼓。</p>

    事情仿佛就这样过去。</p>

    就见朝中不少大臣都快要忘记的时候,兵部给祖大弼和吴三桂带来了旨意。</p>

    “恭喜祖总戎和吴参将了。”</p>

    宣读完旨意的兵部员外郎嘴上恭维着两个人,同时里的圣旨递向祖大弼。</p>

    “辛苦秦大人了,这是一点意思,还请笑纳。”</p>

    接过圣旨,祖大弼从怀里掏出一块二十两重的银子,顺着袖口塞进传旨的这位兵部员外郎中。</p>

    “都你们将门的人会做人,以前都是听,没想到居然是真的。”兵部员外郎笑呵呵的收下银子,揣进了自己袖口里。</p>

    大明六部很多都是从南方官员中提拔起来,曾经在京师的六部官员很大一部分都没能逃到南京城,而有一些人就算逃了回来,也不被重用。</p>

    来宣旨的这位兵部员外郎便是江南出身的官员,在之前只是一个县令,大明南迁后,他从县令一步登天,入了兵部成为了一名五品员外郎。</p>

    </p>

    “秦大人喜欢就好。”祖大弼陪笑着。</p>

    从辽东逃到南京城,他带来的财物有限,可以是用一点少一点,刚来的时候为了打点朝中官员,已经花费了不少,现在能省则省,毕竟还有一同来到南京城的亲兵家丁要养活。</p>

    “喜欢,难道还有人会不喜欢这样的好东西,再多就更喜欢了。”兵部员外郎皮笑肉不笑的了一句。</p>

    “那就好,那就好。”祖大弼装作听不懂的连声附和。</p>

    兵部员外郎看出对方是在装糊涂,明白想要多要一些银子怕是不可能。</p>

    当即道:“本官还要回去复命,就不打搅二位将军了。”</p>

    完,他迈步朝外面走去。</p>

    “我送秦大人。”祖大弼陪在一旁准备亲自把人送离大营。</p>

    走到屋门口的时候,兵部员外郎停下脚步,回转过身分别看了祖大弼和吴三桂一眼,道:“二位将军就不用送了,以后咱们打交道的会还多着呢。”</p>

    完直接走了。</p>

    留下祖大弼和吴三桂一脸无奈。</p>

    其中吴三桂开口道:“舅父,咱们这次怕是得罪了这位秦大人了。”</p>

    “得罪就得罪了吧!白得二十两银子还不知足,像这样的人,再多的银子也填不饱。”祖大弼收起了脸上的笑脸。</p>

    如今不是当年在辽东,他们这些将门每年能有几百万两银子拿出去分润,现如今他们里的银子养活自家亲兵家丁都吃力,能拿出二十两银子给一个宣旨的员外郎,已经是从牙缝里面挤出来的银子了。</p>

    “等新军开始组建,情况就能好转了。”吴三桂道。</p>

    这一次圣旨命他们组建一支万人规模的新军。</p>

    和替忻城伯训练新军不同,这一次他们有着绝对自主,新军从上到下都由他们二人自行安排,朝廷只负责钱粮和兵甲装备。</p>

    “可惜咱们被派去了淮安府,旁边的徐州已经被虎字旗占据,新军还没练成,就已经被送到了前线战场。”祖大弼有些失落。</p>

    若没有虎字旗,淮安府自然是好地方。</p>

    可如今的淮安府挨着徐州,更与山东的兖州府接壤,再往前就是虎字旗的地盘。</p>

    吴三桂道:“其实我倒是觉得离开南京城挺好,咱们这一次得罪了勋爵,虽然以魏国公为首的勋爵没有对咱们出,但谁能保证以后不会收拾咱们,现在他们离开了南京,去了淮安府,也算是从勋爵的眼皮子底下离开,再想要对咱们做什么,也隔了一层。”</p>

    “也罢,淮安府虽然危险了一些,但也算是能够自己做主了,不用在南京城这里这样心翼翼的。”祖大弼轻叹了口气。</p>

    辽东将门只剩下他们两个了,若是辽东将门还在,朝廷也不敢如此针对他们二人。</p>

    吴三桂道:“我去一趟兵部,先把兵甲都领出来,我怕耽搁久了,这中间会出现什么变故。”</p>

    他们刚得罪了兵部员外郎,去兵部难道不会被穿鞋,所以他想趁着旨意刚送到,兵部的人有所忌惮的时候,早早把军中需要的东西凑齐。</p>

    “去兵部的事情不急,先一趟首辅的府上。”祖大弼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