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带着仓库回古代 > 正文 第一百三十章 联营会
    刘掌柜听闻李咎虽有法子整治出痘,却苦于鞭长莫及,不敢前去,一时也想不出什么法子,也只能跟着叹息两声罢了。

    叹息过了此事,染织陈和老刘摁着李咎拉清单,李咎于是将他们建议的东西都写了上去。要去北地宣传扩散的一栏,瞄准关外交易的一栏。

    写到最后,王得春幽幽地:“我觉得老爷忘了一件好东西。”

    李咎诧异地看着他:“我还能忘了什么好东西?”

    “就是这个。”王得春将里的茶杯一放,“茶杯。”

    李咎曾经拿出来许多玻璃制品,比如送人的果酒瓶子,比如他自己日常喝水的杯子和随身茶水壶,比如他的明瓦窗户上镶嵌的块儿玻璃。

    不是李咎没想起来这东西多重要——玻璃在中国古代不流行不是因为它没被发明出来,纯粹是造价和运用范围的问题。那琉璃多早晚就是佛家八宝之一了,玻璃比琉璃也就多一口气在。

    李咎自己没往这里想也是因为玻璃的造价和泛用性原因,穷人用不起,有了钱也轮不到买玻璃,而富人富人的需求李咎还没纳入考虑,青山县的富人都快被他薅秃了,现在他缺钱了就往外卖雀儿钟,好运输的雀儿钟得钱比难运输的玻璃方便多了。

    按李咎的计划,至少到了要搭大棚的时候,才轮得到玻璃项目。

    而其他人只当这个是水晶雕琢的,水晶杯水晶瓶,虽然少见,却不是没有,他们就只当这是水晶制的,贵则贵矣,运输却极难,也不罕见,除非真的急用钱,否则也想不到这上面。

    王得春突然打起这“水晶杯”的原因,是因为他在杯子里看到了气泡。水晶里哪有这玩意,还不得是人工烧制的才会带出来气泡。

    确定这东西是人工制品,王得春就猜到了这东西的另一个身份——琉璃。

    透明无色的琉璃,能随意塑形,这什么概念?好这一口的能抢破头。

    李咎还没想到这儿,奇道:“就一个杯子,虽然玻璃、琉璃这些东西贵重,可是也不好运送啊?”

    那三人齐道:“唉,你不懂。”

    染织陈更是直拍大腿:“我竟然没想起这茬,亏了我这俩眼睛。老兄,大哥,您和我,这东西你会烧不?”

    李咎没什么隐瞒,大概了下情况。他自己当然不会烧,但是知道怎么烧,叫孟田旺来主持试烧工作,想必要不了多久就能摸索出来。只是这样烧出来的玻璃很难达到现在他们自己用的这些这样剔透干净的程度。而且玻璃器皿要靠塑形的,但是这塑形又和瓷窑那种塑形法完全不一样,还得找人来学塑形等等。

    染织陈一一记了下来,他心里已经有了打算,道:“就请孟工琢磨试烧工作吧。这样的杯子盏儿还有其他的什么,若是还有,您给我几个,我先去金陵卖一卖,探探路,看看损耗。”

    老刘掌柜拿着自己的杯子端详着,看那茶叶尖儿在里头上下浮沉,道:“这个适合拿去关外卖。他们不是特别喜欢瓷器么!想必也喜欢这个。至于运输怕什么,精工的瓷器,一箱能存下十分之一,就能赚一笔大的。这个总比瓷器要贵吧?纵然比不得白瓷观音,也当比的上一般的官窑了。”

    李咎无话,由着他们去安排这些,自己转头去找人套马,他要去找孟田旺安排新任务。

    接下来的几天李咎都在给老刘的再次北上准备资源,等老刘的车队重新启程离开青山县后,马上李咎又进入了联营会的构思和组织事宜里。水泥的方子已经给出去了,不容他再后悔,但是正如火如荼进行着的报纸书刊和后面已经列上日程的几件事,比如蜂窝煤、纺织、榨油作坊、制盐制糖等,总该要送上正轨。

    李咎在印坊书局和榨油作坊两个事情上画了个圈。

    蜂窝煤过了旺季,那么当前最需要这个联营会的,不就是市场已经十分热闹的印刷行业和油菜丰收后就可以提上日程的榨油坊了么。

    为此,李咎特意下帖子请了黄致、尤复等一起去拜访王县令。这种民间结社,还是李咎这种非官身非士族发起的结社,有官府直接插一是必要的。至少明面上需要让县令为代表的官府介入。

    王县令对此的态度是支持,甚至希望李咎等人能先趟一趟浑水。

    早在需要大规模生产使用水泥的时候,王县令就在考虑未来的水泥生产中的问题:官营怎么营,如何避免囤积居奇,怎样不与民争利,怎样杜绝官员中饱私囊,怎样防止它被垄断不管怎样,水泥这种大多数地方都可以生产的东西,总比盐这种具有生产地域限制又是所有人的必需品的东西好管。他有种预感,如果他能理顺水泥的管理制,不定他能顺便将“盐”的问题也给解决了。

    如果他能解决“盐”的管理制,即使只是提出一个草案,他也有进入户部的政绩了。

    为此王县令点了赵县丞全程跟着李咎去办“联营会”的事情,他对赵县丞的叮嘱是不要阻挠李咎和黄致的办事,保留官府插的入口,但是又不要过度干涉,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他们到底怎么办的。

    于是众人又为了青山县的第一个联营会忙了起来。

    之前青山县其实也有类似联营会的制。比如粮食、织染行业、薪炭行业、医药行业,都有一定程度的联合营业。不过这种程度的联合,基于血缘形成的家族而非商业权利,结盟十分松散,也并未形成明文的制度。众人只是约定了不低价打压对、不高价抬高市场、互相不以次充好等非常基础的事项,并且,这些约定没有任何约束力。

    李咎从染织陈那里拿到了陈氏家族与其他三家联合的口头承诺,以及染织陈与邻县的染织行业达成的关于纺织染等各事宜的约定,还有既有的本地书商之间的约定,又让染织陈将这些年实际行商时产生的问题也列清楚,再综合了现代组织的基本架构形态,最后整出了一个雍朝的印坊联营会的协议。

    李咎不怕别人不听话,他掌握了活字印刷的全部技巧,尤其是涉及的双色、多色套印的技巧和活字印刷油墨的配方,不听话的书商,只会被越来越廉价的高档精致多色书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