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带着仓库回古代 > 正文 第三百七十六章 大雍的第一次开腹手术
    皇帝陛下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便是同意太医为公主检查并制定了术方案。

    皇后于这些事不甚了了,不过她看得清两件事:传统药典对公主束无策,公主几乎必死;李园派可能还有一线生,用了可能生,不用必定死。所以她也坚定地支持让太医试一试。

    陈妃激烈反对,甚至出了“不是你亲生的骨肉,你才不心疼”这样的悖逆之言。

    皇帝陛下让人把陈妃带出去“清醒清醒”,不过他顾忌陈妃爱女心切,当时没发作,心里却狠狠地又给她记了一笔。

    总之最后在李园进修过的大夫临危受命,给三公主主持治疗方案。

    万幸公主真的就是突发急性阑尾炎,经过叩诊观察基本能确诊,两位大夫在李园亲自动参与过兔子大老鼠的开腹术,也不算是完全没经验,就张罗着把术做了。

    如今在皇后信中写来似乎事情很简单,实际上当时真的紧张得和打仗一样。

    环境消毒杀菌、器械准备、输血血浆准备从术前准备开始一直到术后恢复,他们每一项都做不到李园的程度,每一项都有极大的风险。

    但是毕竟公主是被开膛剖腹的术治好并活下来了。

    除了腹部多了一道疤痕,没有别的后遗症。

    三公主最开始还为了这道疤痕置气,后来转念一想,自己必将作为“术”的第一例被记入史书,自己的勇气必将为后人所记叙,也就平衡了。

    此事之后,皇帝陛下对两位太医大加封赏,对技术体系的暧昧态度就转为了明确的支持。

    一番激烈的朝廷争斗过去不久,东莱府和城阳府去年的情况总结概述也送到了。

    根据税报,城阳府几乎是焕然一新,受益于晒盐行业的技术革新,整个商税直接翻了三倍。粮食也有了相当的增长,不仅是李咎带去的新品种产量高,最主要的还是滴灌系统让更多的土地和人力派上了用场。绝大多数地方的亩产并没有明确增加,可是总量还是有可观的变化。

    于是皇帝陛下直接划定了一圈新增的试验点。

    李咎得知了来龙去脉都觉得懵:学塾医科几时教过太医,怎么他不知道?

    城阳公主将信收了,笑道:“先生不知道的多了。岂独太医去了李园?乐府派了人来采风,五年来只有书信回去,人却从未归还。闻得乐府奏请陛下,已在‘德云社’旁起了一个青山乐府以便常驻。”

    李咎愣了愣,然后也是服了这一辈儿古人。

    但是不管怎样,技术站体系能被皇帝陛下强行往前送一步,总是好事。

    李咎接了圣旨,提前准备起来,各地被选拔的人则要在明年才能陆续赶到。

    城阳府府城技术站的三个骨干预计年底会到达,他们主要也是传授组建和与地方官署打交道的经验,对技术层面只会稍微涉及到知识的转化与表达,最多就传授一下盐场和滴灌技术的心得。

    算算时间,还有半年可以腾挪,李咎心安理得地慢慢地打磨起即将传授的技术来。

    大雍的图比较接近现代位面的清朝图,不过还要更大一些。北面是真的直达北海(即贝加尔湖),有上千公里方圆的森林都是茫茫无人区。北海都护府、岭外道、漠西道都是面积有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巨大行政区域。

    大雍十九道,算上京畿要地总计二十个行政区划,除了江南富庶之地外,其他行政道的跨度非常大。大多数行政道自己的内部环境已然天差地别,李咎也不知道他们最后会选派那个郡府作为实验点。

    李咎也是这时候才坐下来仔细研究了大雍十九道的政治环境,只能除了江南、中原和鲁东鲁西外,都不乐观。

    特别是最北边的三个行政道,因为完全没办法投入农耕,除了靠南边和盆地平原的零星区域有人烟,更多的无人区处于完全荒废状态,朝廷连戍边都免了,对于隔壁虎视眈眈的萨沙族完全放任自流。

    这种情况直到铁轨和内燃出现前都不会有改善,毕竟开发难度太大而回报率太低的的地方,就是天然不被重视。而一旦这些地方形成了稳定的非中原文明的聚落,那么在民族国家概念兴起之后想再把它们纳入图,就困难了。

    可是现在就要管上这些地方,也不现实,大雍缺钱又缺人,本身也没有高耐寒的人群。

    但是李咎不想放弃那些广袤的无人区,再过一千年不,他把蒸汽弄出来之后最多再过三百年,那些地方的重要性就会陡然拔高。资源宝库且不,作为战略纵深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李咎对着偌大的图划拉划拉,差不多把各个地方和现代地理对应上了,地理条件、优势劣势、未来发展规划一目了然。

    他规划的时候,城阳和三皇子,三九、苏秀才等人都跟着看。越是往后,他们越是发现李咎的见识储备深不可测。

    李咎准备了一个巨大的桑皮纸拼接的地图,内容正是大雍十九道和周边邦、族的详细地理条件,等高线、水文都尽量做到了还原。

    天气、土壤、水文、地形、植被、光照李咎把一切条件逐一列齐,不同的情况对应不同的颜色,比如越旱的地方水文纸条就越红,越涝的地方水文纸条就越蓝。这些纸条被圆头针钉在桑皮纸上,如此每个地方的特点非常醒目,一眼看去,色彩层次分明,大雍各地的天然环境十分明显。

    除了自然条件,李咎还暗搓搓地用“我认为比较适合的发展趋势”为借口,把各个地方在现代位面最终的发展结果也标了上去。

    关中一代在未来其实会转向工业,河内腹地竟然会以煤炭为根基这谁想得到,中原腹地现在是经济中心、运输枢纽,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轻工和农业

    这些都大大出乎众人的认知。

    不过李咎自己也知道,这样的产业格局其实和现代位面清末战争动荡分不开,如果和平过渡到现代社会,产业布局却未必如此。

    但是,既然在现代位面能这样发展,明一定有其自然条件。大雍的生产力也就这样,一个地方的发展计划高度依赖自然条件。

    比如未来世界高度发达的商品工厂经济,现代就不可能在江南的城市展开,原因无他,当地人口太少,环境承载量太低,依赖河流水运的交通不方便。本身粮食产量、粮食运输成本高直接导致劳动力不足,劳动力不足的地方工作坊连开工都是问题,又怎么能发展起来?

    因此李咎对这些地方的远景标的是“被海贸港口辐射的工厂区域”,但是近景的要求却是修路和梯田。

    最后的成品就是一个几乎详细到郡县单位的规划地图,只要确认了被选中的实验地,立刻就能找到既定的方向铺开了搞科技树。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