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 第1592章 五代猛将,上古贤相
    其实,在这几个召唤候选人,马芳的质量也是相当不错的。</p>

    五个召唤候选人之中,他的武力属性算是最低的一个。</p>

    可是,统帅属性在五个人之中反而又是最高的一个。</p>

    而他的统帅属性,已经足够弥补它在武力属性相对其他几个人的不足了。</p>

    只不过,现在的大晋,到底也不缺乏一个超一流级别的统帅。</p>

    故而,相对于其他的几个,他最终成为了被p掉的两个人之一。</p>

    “叮,恭喜宿主获得周罗睺,统帅,武力04,智力62,政治5。</p>

    植入身份:中原猛士,于三年前参军入伍。</p>

    携带:周仲安。”</p>

    周罗睺,南陈的顶级猛将。甚至,他的实力,在同一时代之中,也是可以排到前列的。</p>

    在吕梁之战中,吴明彻全军覆没,自己还被后周军队俘虏,只有周罗睺“全众而归”。</p>

    在南陈与北齐的战斗中,当时,北齐军队将陈军围困在宿预,陈朝“诸军相顾,莫有斗心”,周罗睺“跃马突进,莫不披靡”,在萧摩柯的支援下,“斩获不可胜计”。</p>

    在进讨徐州时,萧摩诃临阵坠马,周罗睺挺身而出,“拔摩诃于重围之内,勇冠三军”。萧摩诃号称是南陈的头号猛将,但是,如果不是周罗睺挺身而出的话,这个头号猛将,只怕就报销掉了。</p>

    归降隋朝之后,周罗睺跟随从杨素征讨突厥的达头可汗,他主动向杨素请缨,“与轻勇二十骑直冲虏阵,从申至酉,短兵屡接,大破之”。隋炀帝即位后,周罗睺随杨素平定杨谅的叛乱。当时,杨谅的余党还占据着晋、绛等三州,周罗睺奉命征讨。在围城时,六十四岁的周罗睺被流矢射中。</p>

    “叮,检测到宿主已经召唤五次,平衡开启中</p>

    平衡第一人,彭乐,统帅4,武力05,智力5,政治52。</p>

    植入身份:河北勇士,曾为高欢下,高欢死后,北上幽将。</p>

    携带:窦泰、尔朱羽生、尔朱兆、郭在徽、孙腾、孙骞、司马子如、封隆之、封子绘、卢文伟、魏兰根、韩轨、潘乐、尧雄、段荣、薛孤延、莫多娄贷文、乌星海。”</p>

    高欢下的金牌打!</p>

    就算是高欢的另一个金牌打,同一时期被称为霸王在世的高昂,也不一定能够胜得过他!</p>

    只不过,相比高昂,彭乐一生之中表现的反复无常了一些。</p>

    然而,那个时期的武人,反复无常只是常态,皇帝一天换一个都是正常。</p>

    彭乐擅长骑射,力大无穷,据北齐书记载,彭乐“骁勇善骑射,千人莫敌”。</p>

    </p>

    早年追随杜洛周起义,后投奔尔朱荣、高欢,立下很多战功。决定高欢命运的韩陵之战,彭乐跃马冲锋,灭了尔朱家族的势力。</p>

    沙苑之战,东魏将士被李弼、宇文护冲散。彭乐见状,挺枪跃马,冲入阵中厮杀。</p>

    彭乐连续刺死二十余人,杀到宇文护的附近。宇文护慌忙下令士兵护卫,以密集箭雨射击,却不能阻止彭乐,不由胆战心惊。</p>

    西魏军队急忙围上来,将彭乐包围在里面。激战中,彭乐受了重伤,肠子都流出来了,但他毫不畏惧。彭乐把肠子塞回肚子后,继续拼杀,宇文护撤退。</p>

    北齐书记载:“乐因醉入深,被刺肠出,内之不尽,截去复战,身被数创,军势遂挫,不利而还。”</p>

    邙山对决,彭乐率骑兵冲杀,攻打西魏军队的右边,所向披靡,无人能阻挡。初次交战,彭乐斩杀敌军六千多人,包括临洮王元柬在内的4位高级将领,都被彭乐俘虏。</p>

    史载:“虏西魏临洮王东、蜀郡王荣宗、江夏王升、钜鹿王阐、谯郡王亮、詹事赵善,督将僚佐四十八人,皆系颈反接,临以刃,历两阵而唱名焉。”</p>

    捷报传来,高欢大喜,下令乘胜进攻。彭乐再接再厉,斩首西魏军队三万余人,前来阻拦的敌军,也全部溃败,彭乐直接冲进宇文泰的大营,来次“斩首行动”。</p>

    只不过,也就是在这一战之中,彭乐私自放走了即将身首异处的宇文泰。但就算是如此,以彭乐的勇猛,犯下了如此大的过错,高欢却依旧离不开他,只能继续用他。</p>

    此后,彭乐率兵击败位于河南的西魏主力,擒杀西魏同州长史裴宽、仪同三司王思政,威震中原。</p>

    而彭乐,他不仅本人骁勇无比,他携带出来的这些人,每一个可都是人才。</p>

    这些人之中,可都是高欢能够成就一番工业的贤臣良将,是高欢势力最重要的一批文武。其中,虽然是不至于出现神级人物,但是,可也不乏绝世级别的人物。</p>

    “叮,平衡第二人,风后,统帅6,武力5,智力0,政治92。</p>

    携带:力牧、张挥、大封、大鸿、常先、神荼、郁垒、陆吾、奢龙、大常。</p>

    植入身份:刘备三顾茅庐所收谋主。”</p>

    风后,上古时代黄帝的臣子,相传为伏羲后裔。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宰相,三公之一,为黄帝一统中原做出了巨大贡献。</p>

    根据司马迁史记开篇五帝本纪的记载:“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p>

    他不仅智计过人,还有着出色的军事才能。据传他在黄帝统一中原的战争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为黄帝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战略建议。</p>

    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杰出的发明家,据造出了指南车等伟大的发明,为古代战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p>

    相传风后将伏羲八卦原理运用到军事上作八阵图是首创,其中所的“九宫”,是在八卦离、艮、兑、乾、巽、震、坤、坎之中加一卦为中。作为“风后八阵图”的创造者,广泛出现在史记、山海经、淮南子等古籍中。</p>

    风后作为黄帝最信任的谋士之一,帮助黄帝制定军事战略,尤其在阵法布置、军队调度和后勤保障方面贡献突出,特别是在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中,他被认为发挥了重要的谋略作用,故而,也被后人尊称为“智神”。</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