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p>
闻人升来到某处穿越者的治下。</p>
他们占据了南方某些岛屿,在这里建立起自己的根据地,而且经营高达十年之久。</p>
此时正是清晨。</p>
露珠在草叶上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仿佛是大自然赋予这片土地的珍珠。</p>
村落中土著居民们,早早在鸡鸣声中醒来,开始了新一天的劳作。</p>
他们的生活因为那群穿越者的到来,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p>
这一幕,闻人升似乎早就看到过,那还是在很久之前,同样是一处岛屿,同样是一群土著村民,因为现代人的改变而受益。</p>
在村落中心,一座由穿越者们曾经亲搭建的风车水井。</p>
大风车正在缓缓转动,开始提水。</p>
几位妇女正在用风车汲水。</p>
她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感激的笑容。</p>
在岛上,打水是一个难事。</p>
因为岛上没有稳定的河流,更加可靠的是地下淡水。</p>
岛屿就像漏斗一样,将雨水装进去,将盐分排出去。</p>
而这些穿越者教会了她们如何打井,还教会了她们许多节省劳力的技巧。</p>
比如这架大风车。</p>
靠风车来排水,就是西方的段,东方一直没有大规模用上。</p>
原因很简单,人力太便宜,便宜到比械还便宜太多</p>
“你们看,这井水多甜啊,以前我们要走好几里路去那处河边挑水,现在多方便。”一位年长的妇女感慨地。</p>
另一位年轻的妇女点头附和:“是啊,以前岛上的老爷们从没想过我们,只有收税征兵拉夫子时才想到我们。”</p>
“只有南人老爷,他们才是真的好人。”</p>
她们的对话中充满了对穿越者的敬意和感激。</p>
当然在她们眼中,这些穿越者都是来自南洋的老爷。</p>
他们不仅带来了技术和知识,更带来了最为重要的尊重和平等。</p>
当然她们对此是诚惶诚恐的,不敢真的以为是平等。</p>
不过她们的孩子,开始有这种自觉了。</p>
虽然也很尊重南人老爷,但至少不会将自己当狗,而是当成学生、后辈。</p>
类似于读书人之间的平等一样。</p>
因为他们不似那些高高在上的老爷,总是索取而不知回报。</p>
大部分穿越者们总是面带微笑,耐心地教导他们,从不过分索取任何东西,并不会将他们当成奴仆和下人。</p>
阳光渐渐升高。</p>
百姓们开始进入田间劳作。</p>
许多人驾驭着新式农具,进入田地之间。</p>
在闻人升眼中,这就会产生一个矛盾。</p>
土地不需要更多的人了。</p>
此时,一位穿越者老爷,正与土著居民一起在田间劳作。</p>
他正在教导新式农具和耕作方法,这让村民们惊叹不已。</p>
这位穿越者正在向村民们展示如何使用新式的犁具,还有耕牛与驽马。</p>
“用了这种方法,每人每天就能耕50亩地!”</p>
众人顿时震惊了。</p>
现在还没有人意识到,这样一来,压根不需要这些百姓了。</p>
但很快他们就会意识到。</p>
人口之多,劳力价钱之便宜,以至于将牛马的生态位都给推掉了。</p>
这就是大明的现状。</p>
百姓使用畜力和械的动力和需要,非常非常低下。</p>
所以那些回来就搞工业革命的,是很不契合实际的。</p>
因为没有这个市场。</p>
除非自己强势占据一个地盘,一个人口少的地盘,重新塑造新的生产和消费关系。</p>
在闻人升看来这很简单。</p>
类似于玩游戏一样,先确定好出产和贸易换来的粮食总量,能供养多少人口。</p>
再从这些人口中将必须的农业人口划定好,接着就可以尽量用械和马力来减少农业人口了。</p>
剩下的人口就投入到军事、工业、商业、娱乐行业、文艺教育等行业。</p>
总之就是先保证农产品满足总人口的供应,要保证农产品的兜底供应。</p>
搞定这一个后,万事就好了。</p>
接着就是搞安全支出,将军事搞起来,将自己的地盘巩固住。</p>
然后尽量丰富产品供应。</p>
从到大,逐渐扩大这个盘子,然后将外面的人口逐渐包容起来。</p>
这才能真正实现一个近现代的经济体系成功。</p>
不然的话,还是会被老旧的封建生产体系,给冲垮和湮没。</p>
当然对闻人升来简单,但这其中的把握之麻烦,绝非一两个穿越者能搞定。</p>
所以单穿必须先走教育,不然的话,即便当了皇帝,人一死,也会迅速被封建传统给淹没了。</p>
等于白穿一回,最多留下一点点古董械痕迹。</p>
而这一群穿越者中,显然有真正的专家。</p>
他们看透了这一点,所以早早开始这样做了。</p>
如今他们做的事,就是将劳动力从土地上释放出来。</p>
让他们用原来三分之一,乃至十分之一的人就能种好地。</p>
如此一来,其他人就会主动或者被动地从土地上被驱赶。</p>
比如当地大户发现用械和牲口比人便宜,就不会租出那么多土地,而是用少量人来种地。</p>
当然这也有一个问题:即便是便宜,当地大户也会出于扩大自己势力和影响力的额外考虑,而会将土地尽可能租给更多的佃户。</p>
因为这代表着他们能掌握多少百姓。</p>
这些大户虽然不理解深的东西,却本能地知道,人多就是比人少好。</p>
至少争夺水源、田地、对抗朝廷税收大有好处。</p>
所以他们不会将大量土地让给少数人种。</p>
而这就需要打散大户,最好是建立公司农场。</p>
将农场公司化经营。</p>
这样才能以利润为导向种田,而不是搞人身依附。</p>
他的每一个动作都细致入微,确保每个人都能理解。</p>
“这种犁具可以让我们耕地的效率提高好几倍,而且耕得更深,作物的收成也会更多。”那穿越者一边示范一边解释。</p>
村民们围成一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地点头表示理解。</p>
他们中的一位老长辈,看着那位穿越者忙碌的身影,他不由感慨地:“这些南人老爷真是我们的福星。”</p>
“他们不仅教我们种地,还教我们读书写字,比以前来的那些只会拉粮拉丁的老爷好多了。”</p>
</p>
老长辈的话引起了村民们的共鸣。</p>
他们纷纷点头,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p>
在他们心中,这些南人老爷们,不仅是夫子,还是长辈。</p>
其实他们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像是他们的朋友和亲人。</p>
而到日落时分,村落的学堂里传出了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p>
穿越者们在这里建立了学堂,让村里的孩子们有了学习的会。</p>
当然教授他们的都是现代知识,现代想法。</p>
一位女穿越者正在教孩子们识字,她的声音温柔而有耐心,每一个字都讲解得清清楚楚。</p>
直接用的就是现代拼音,不用古代的反切法。</p>
“这个字念‘仁’,意思是要善待他人,像我们对待朋友一样。”女穿越者边写边解释。</p>
孩子们睁大了眼睛,认真地模仿着。</p>
他们的虽然稚嫩,但每一笔都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p>
一位男孩抬起头,好奇地问:“老师,你们为什么要教我们这些?”</p>
女穿越者微笑着回答:“因为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我们希望你们都能成为有用的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p>
“记住,人与人是平等的,没有人比别人更高贵。”</p>
“也没有人可以让你们下跪。”</p>
“我们来到这里,就是让你们明白这个道理。”</p>
“我们能做到的事,你们将来也会做到。”</p>
实话,能够讲出这种平等道理的穿越者,是很少的。</p>
但这又是将来的必然。</p>
毕竟知识和理论扩散的速度是很快的。</p>
只要有刻苦肯学的文化氛围,族群基因在,最多百年,就能赶上最先进者。</p>
当然没有这个基因和氛围,再有五百年,也没用。</p>
这就是封建科举和封建教化,腐朽之中又孕育着的宝贵之处:让人知道学习知识就能向上。</p>
这一个道理,并非每个族群都能懂的。</p>
而能懂的族群,都能站到top以上。</p>
男孩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p>
在孩子们的心中,这些南人老爷们,个个话又好听,对他们又亲切。</p>
就是他们知识的启蒙者,是他们梦想的引路人。</p>
而到夜幕降临,这处村落中心的空地上又燃起了一堆篝火。</p>
村民们和几个穿越者们围坐在篝火旁,一起分享着食物和故事。</p>
孩子们在篝火旁追逐嬉戏,大人们则聊着家常,气氛温馨而融洽。</p>
在闻人升看来,这是穿越者的核心要地。</p>
也是一处变革的实验田,正在探索穿越者与土著的相处之法。</p>
所以这里才会留下这么多人。</p>
一位穿越者站起身,从怀中掏出一支笛子,吹起了一首悠扬的曲子。</p>
村民们静静地听着,被这美妙的音乐所打动。</p>
曲终人散时,村民们纷纷向穿越者们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之情。</p>
“南人老爷们来了之后,我们的生活好多了,孩子们也能读书了,我们也能学到新的技艺。”一位村民感慨地。</p>
一位穿越者微笑着回应:“我们只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能帮到大家,我们也很高兴。”</p>
夜深了,篝火渐渐熄灭,村民们和穿越者们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家中。</p>
村落再次陷入了宁静之中,但这份宁静中充满了感激和希望。</p>
</p>
朝阳初升,金光洒落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p>
大明的朝堂之上,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按照品级排列,静候皇帝的驾临。</p>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每个人都屏息凝神,不敢有丝毫的懈怠。</p>
当然这只是装出来的,其实缺朝者有数百人之多。</p>
以生病等各种事情请假者比比皆是。</p>
自从皇帝倦怠,百官也倦怠。</p>
加上大明中后期文官掌握主要权立,自然对这些事开一面。</p>
除非有人弹劾,不然就没人管。</p>
随着一阵沉稳的脚步声,大明皇帝缓缓步入朝堂。</p>
嘉靖皇帝很少上大朝会。</p>
大朝会也不会谈正事。</p>
他的龙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金龙图案栩栩如生。</p>
老皇帝的面容威严,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权威。</p>
他坐上龙椅,目光扫视全场,每一个被他目光触及的官员都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p>
“诸位爱卿,今日朝会,朕有一事要与你们商议。”嘉靖声音在朝堂上回荡,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p>
中极殿内阁大学士徐阶,一位年迈但精神矍铄的老者,他步出队列,向皇帝深深一拜:“启禀陛下,臣等近日得知,有一群自称南人的海上蛮夷。”</p>
“他们占据一些岛屿,征战南洋诸多邦。”</p>
“有许多邦国,请求我大明主持公道。”</p>
“不过他们也带来了许多新奇之物与技艺,对我国颇有益处。”</p>
嘉靖眉头微挑,露出了一丝兴趣:“哦?竟有此事?他们有何能耐,值得你们如此重视?”</p>
徐阶继续道:“陛下,这些南人掌握着超越我们所知的技艺,他们能制造出各种精巧的器物,甚至携带有某些药物,据有起死回生之效。”</p>
听到这里,嘉靖顿时振奋了。</p>
这不是,他的长生大业有效了?</p>
他这个万寿帝君,能够成为真的?</p>
“而且他们有些技艺可以大幅提高农耕效率,增强我军战力。臣以为,若能善用这些南人,必能为我大明带来繁荣。”</p>
徐阶的话引起了朝堂上的一阵窃窃私语。</p>
一些官员点头表示赞同,而另一些则面露疑虑。</p>
兵部尚书站了出来,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陛下,南人虽有奇技,但其心难测。”</p>
“若他们心怀不轨,我大明岂不是引狼入室?”</p>
徐阶反驳道:“赵大人所虑虽是,但我们可以对他们加以监控,只让他们传授技艺,不涉国朝之事。”</p>
“如此一来,既能利用他们的技艺,又能防范风险。”</p>
礼部尚书也加入了讨论:“陛下,南人所言所行,多有违背传统之处。若任其传播,恐怕会动摇我大明的礼教根基。”</p>
朝堂上的辩论愈发激烈,每一方都有自己的理由和担忧。</p>
嘉靖皇帝静静地听着,他的眼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p>
在他看来,其他事都无妨,唯独药物之事,要重视。</p>
他感觉身体最近不太好了。</p>
他想着还要活过60岁。</p>
他认为,六十大寿是个大门槛。</p>
如果活过了,他就能真的长生不老!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