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科幻灵异 > 长生计划 > 正文 第513章 脱囚(3)
    尽管暂时化解危,但刚刚这么大的动静,恐怕现在周边的母蛟正在闻讯赶来的路上。宁山站起身来,看了一下众人,后面郭辉煌和开膛也一瘸一拐从黑暗中走出来归队。一番乱战,竟然没有人员折损,虽然已经是人困马乏,但也还有希望。

    “迅速离开这里。”宁山。

    众人迅速收拾一下,背上自己可怜巴巴的背包,离开这个满地狼藉的隧道。但为时已晚,母蛟行动的速度竟然出奇地快,很快我们就听见的熟悉的拖拽声,而且是一种很急促的声音。有母蛟正在飞速赶来。

    众人往相反的方向撤退。

    由于人太多,隧道狭窄,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奔走失措,人员分散的情况。当我身前的隧道挤满了人,而身后的拖拽声越来越近时,求生的欲望驱使着我脱离大部队,向另一个方向奔逃去。

    当我逐渐停歇下来,有时间喘口气的时候,发现自己身边已经空无一人,一个人不知道身处何方了。

    这是一个窘迫的事实,我逃命的时候无心顾及路线,所以我也不知道现在到底处于妪姬墓的哪一个位置,我需要仔细查看一下周围的地形,将之与脑海中的三维地图对应起来,如此才能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

    我试着用对讲和其他人联系,却发现这玩意儿不知道在什么是时候坏了。好像是背包在和母蛟搏斗的时候,被我当做护盾,磨破了防水层,而刚刚在逃命的时候,我慌不择路,在一个乱石堆路口,摔进了淤泥中,从淤泥堆中爬起来后,身后的拖拽声音已经跟得很近,也就没有管身上继续向前跑。

    我打开背包一看,除了压缩饼干,其他的东西都不能用了,包括对讲。

    我干脆就把饼干拿出来,其他的东西全扔了减轻负担,现在我身上就只剩下一点食物和一直拿在上的潜水灯。

    一边缓慢查看周边地形,一边在自己前进过的地方留下记号,方便其他人找到我。

    当我鬼鬼祟祟把周边几条隧道都走了一遍,仔细把头顶、角落都仔细查看了一遍,越来越困惑,因为,这好像是一个,没有存在过地图上的区域。

    经过查看,周边的地形我脑子里基本有数了,但是却和脑子里那幅地图根本对不上,没有一个区域属于我所在的地方。

    这他妈的就奇怪了。

    难不成宁山给我看的是假地图?不至于啊,再怎么也是亲哥,也是宁家人。

    那就只剩下一个可能,我所在的区域,属于地图上标注的“淤泥区“。

    淤泥区属于未知地带,淤泥涌入以后就被阻塞,属于没有获取到信息的区域。但是宁山在给我看那幅地图的时候也过了,淤泥区的内部也有一定的可能性存在没有被阻塞的区域。

    如果自己在淤泥区内部的区域的话?那自己是怎么进来的呢?

    我开始回忆刚刚慌不择路逃命的路线,发现最有嫌疑的就是我摔进淤泥的那次。当时在里面差点被淹死,整个人都失去了方向感,从淤泥中爬出来,就来到了这里。

    会不会是,湿蛟之国带来的那次大爆炸的连锁反应,岩层坍塌,导致这个淤泥区偶然出现了一个入口,而自己却阴差阳错歪打正着撞进来了?

    那运气可太背了。因为淤泥区内部即使存在空间,那地形也是未知的,就是一个迷宫,而且自己进来的那个入口估计也就是唯一的出口,这怎么还找得到?

    我越想越觉得头上汗都出来了,因为我回忆了一下脑子里的三维地图,觉得自己所在的这个淤泥区,很有可能就是整个妪姬墓最大的那个淤泥区,横亘在第二层和第一层之间,几乎已经将这两层隔占据了一部分,原本这整个区域都被阻塞了。

    这是一个巨大的迷雾中的迷宫,而迷宫很有可能只有唯一出口。

    我只能告诉自己冷静下来,首先需要的是找到这个迷宫的边界,边界有可能是岩层,也有可能是淤泥,沿着边界行动,就有可能找到出口。不过这个区域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平面图形,而是一个三维的、形状上近似于球体的空间。要在这个球体的内壁找到一个点。

    我将上光源的光线调节到最暗的模式,又干吃一块压缩饼干,差点噎死,算是恢复了一些体力,便开始轻着步子向前走,一边走一边留下标记。

    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身边的岩层开始出现变化。不再是原本那种单一的黑灰色岩石,变成了一种苍白的疏松岩体,岩石上分布了许多密密麻麻的疏松的气孔。而且岩体上还镶嵌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贝类、藻类、鱼类,有的形状我还认出来有一点类似于海马。

    脚下的颗粒感也很清晰,是海水蒸发后自然析出的粗糙盐粒。

    我想,这应该已经属于第一层的区域了。

    妪姬墓的第一层,是年代最古老的,最深的一层,曾经的海洋板块,被地质运动抬升脱离海洋。

    这也是湿蛟文明最古老的据点。

    好奇心驱使着我继续向前。

    越向前走,越发使我对湿蛟之国文明的印象有所改观。

    纵观第二层和第三层,湿蛟文明给我的感觉就是一种生产力连人类的原始社会都不如。因为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也已经能够修建房屋,制造工具,甚至进行原始的艺术创作。

    而我从第三层和第二层走来,并没有看到这一些东西,湿蛟们就像是原始的野兽一样,顽固地生存在长山山脉的地下,就像是北极熊只要有冰雪,鱼类只要有水,羊群只要有草就能生活一样,他们没有追求和创造过更多的东西。

    而在湿蛟最原始的祖地,我却看到了更不一样的东西。

    第二层和第三层只有毫无设计的隧洞,连蜂巢都比不上。

    但是在第三层,我看到了宽阔整齐的隧洞,看到的隧洞两侧整齐排列的宽阔洞穴,在洞穴里甚至看到了壁画。

    当艺术创作出现在一个群体中的时候,这个群体便第一次可以称之为文明。

    这些壁画被掩盖在厚厚的雪白盐壳下面,我是偶然砸碎一块盐壳之后,才发现这下面掩盖的另外一个文明的创作。它们来自于数十万年前,那个蛮荒时代的海洋深处。

    它们是和人类的艺术创作截然不同的成果,因为它们的创作环境是在海洋中。

    我将那一整块岩体上覆盖的盐壳都剥离下来,才得以一窥那个文明的一角。

    这是一块表面流畅光滑的岩石,上面描绘的图案并没有色彩,但是却有深浅的变化,有一些类似于我们的镂空创作。上面描绘了湿蛟们在海洋中生活的情形,并没有叙事性的描述,更多的是装饰作用。

    我企图在上面寻找文字,但是并没有找到。

    除了这个洞穴中的壁画以外,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一座体验式的巨大镂空雕刻。为什么是体验式,因为如果这里仍旧存在海水,那么湿蛟就可以在这座镂空雕刻中自由穿行,但环境的限制,我却无缘一览这座巨大雕刻的整体形象究竟如何。

    第三层的空间井然有序,人类的活动空间是平面,但是生活在海水中的湿蛟没有重力的限制,他们的活动空间是三维,因而日常的城市建筑设计就有了更多悬空设计,尽管已经被盐壳覆盖,但仍旧能够感觉到那群几十万年前的艺术家们迸发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