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七零年代:天降福宝种田忙 > 正文 第840章 处处透着人情世故
    聂卫平不大爱看书,术完后又只能趴着,实在是无聊得很,就让亲妈也拿点黄纸来折。

    芽芽问过骨科的姚副主任,要是搁京都能用上关节镜术,只需要开两个各长5毫米的切口,导入细管状的关节镜切断挛缩带,两三天就能出院。

    但这技术和设备县城医院都不具备,只能用最传统的切开术,至少得要七天。

    医院给的病房好,虽然是大开间,但只有他一个病人。

    提着一兜水果的易玉琴推开门后结结实实的吓了一跳。

    她稳了稳心神轻快的走进去,“昨天我碰见蒋婶,想着你刚做完术不舒服就没来,你好点了吗?”

    聂卫平把金元宝丢进床底下的蛇皮袋里,笑了笑:“吓到你了?”

    易玉琴摇了摇头,人家明显打算查房的时候就藏起来放床底下,是她唐突来了。

    两人都不是外放的人,沉默了一会聂卫平道:“水果拿回去吧,别破费”

    “那我还吃了你家一顿饭呢”易玉琴摸出来一个橘子,拿掉外头的红袋子,好奇的盯了蛇皮袋几眼。

    聂卫平提了几嘴,易玉琴恍然大悟,:“这事宁可信其有,我们家以前有两年扫错了墓,后来有个神婆我外公两年都没有收到我们烧的东西,只能勉强捡点”

    发现聂卫平嘴角上扬又辩解:“也不是我们糊涂,我外公没有墓碑,就一个土包不兴弄墓碑”

    “我只是觉得,你外公那两年过得还挺不容易”聂卫平笑着安抚。

    易玉琴感慨的点点头。

    也快到医生查房时间,她把剥好的橘子放在橘子皮上,款款起身。

    她也没想到大开间病房里没有其他病人在,单身男女在一个屋子里,让人看见了影响不好。

    她就在医院工作,每天来来去去,第三天就在住院楼下就让蒋文英截住了。

    蒋文英拎着鸡汤呢,不由分的从兜里掏出个碗来,装了一碗鸡汤让人端回去喝。

    安顿好病患后,蒋文英还得去一趟图书馆。

    家里有两个孩子在镇上,熬了一回鸡汤总不能给一个喝,另一个干看着吧。

    聂合作从图书馆里匆匆跑出来,笑得龇个大牙。

    今儿被喊去政府大院工作,回来晚了还没吃上饭。

    “二伯娘,我今儿去开会,上头了要在两年之内实行身份证,之后忙着呢。”

    蒋文英看人狼吞虎咽,问:“那以后你就不在图书馆干了?能不能吃上饭?”

    聂合作梗着一口饭快速吞下,“还是图书馆里的人,就是现在需要人借调到政府去了,不只是我,文化馆,档案馆借走不少人,我还瞧见了群星哥,今儿我们两还坐一块。”

    蒋文英问:“那啥时候到咱家?”

    擦了擦嘴,聂合作压低声音,“按照政策是先城市后乡村,但是咱们县城里的政策是关单位及其家属一块先给办了,然后第二批再到城市,第三批到乡村。

    虽然是直系亲属,但我把咱家全部的人名都给写上去了,不行才另。”

    聂合作又想起一件事来,“芽芽在咱们那可算是双重户口了,她拿了京都的身份证,可不能拿咱这的了,群星哥也都写不上,身份证那玩意,一个人就是一张,多了不行!”

    蒋文英倒是看得开,人往高处走,水往地处流,她倒乐意芽芽搁她亲爸妈那一块去,人家文化人地位高,总比当农民的女儿好。

    父母子女,就只有一辈子的缘分,哪有当妈的绊住儿女前途的?

    两人也不上几句话,聂合作只是回来稍微休息,下午又要接着开会。

    接下来核对户口,宣传发动群众,组织照相,填写常住人口登记表,分拣编号,填写身份证底卡信息,是两年的时间,还不知道要忙成什么样。

    聂合作叮嘱自家二伯娘问一问芽芽那头身份的问题,匆匆走了。

    另一头,易玉琴喝了鸡汤洗了碗去住院楼还,快到门口时倒是听见里头有人话。

    “卫平,芽芽既然在京都当医生,怎么不把你接到京都治病去?是不是怕花钱啊?”

    聂卫平趴着呢,抬了抬眼皮:“周叔,别当搅屎棍啊。”

    易玉琴默默笑出声,收敛了笑容装作什么都没听见进屋去还碗。

    蒋文英回来的时候,易玉琴早走了,她瞧瞧儿子,又走到另一侧看看自己村里的土大夫。

    医院知道他们一个村的,特意给安排一块了。

    老周脚丫子长了鸡眼,都了那些土方法不适用,长鸡眼非要用肥皂砸了包,结果肿了烂了吧,人家医院了,治疗效果不好的话就得把长几眼的位置连同骨头一块锯掉。

    蒋文英心里叹了口气,瞧着老周一个人又得盯着液,道:“你睡吧,我给你看着呢。”

    人家也不睡,在聂卫平那碰壁了接着跟蒋文英唠嗑,问:“英子,这芽芽在京都也好些年了,挣了不少钱吧。”

    蒋文英把碗放好,平平淡淡的:“你比她多活了二十多年,那挣的钱那不得比她多。”

    村里这些人吧,嘴碎是真嘴碎,但一有事也能真上。

    当年聂海生上大学,老周也给她们家凑过鸡蛋,这点恩情蒋文英到现在都没忘。

    她坐下感慨了下日子过得快,转眼间大儿子已经娶了媳妇了,:“;老窦家这两天白事,我去帮把去”

    她们村有个叫窦红霞的,跟窦眉是亲戚关系,夫家里有老人走了。

    聂卫平问亲妈,“咱们两家不是不话的么”

    “那白事不一样,帮人就是帮自己”蒋文英还叮嘱儿子,“长辈的矛盾跟你们孩没关系,遇到长辈该叫还是得叫”

    石头村里吧,红事不一定有人帮忙,但一家要做白事,到人家门外头磕个头,人家就明白了。

    像老聂家,在饭桌上还是在田地里,听见消息丢下碗筷或者农具就自觉上人家家里帮忙去。

    家里有事,医院还搁着一个,老聂家的人,要不是她,要不是聂合作,轮流的看护着聂卫平。

    易玉琴偶尔从这经过,不忙的时候还会跟老聂家的人上两句话,有一回瞧见蒋文英瓶瓶罐罐快走进病房里就道忙时她可以送送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