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青春言情 > 宫闱浮尘 >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一朝选在君王侧(2)
    乾隆帝一时间怔住许久,太后的玉筷一不心碰到了瓷盘,清脆的声音响起来,乾隆帝这才回过神来,他整理了整理神色,端正的坐好,压抑住心中翻滚的情绪,这才开口笑道

    “免礼,平身吧!”

    和卓氏顺从的站起身子来,神色一如往常的淡然,默默的退回到了太后身旁去站着。

    然而乾隆帝却没有心思去真正的用膳了,他坐正了身子,整颗心像是和外头的鸟儿一个模样,叽叽喳喳的乱跑乱叫。

    皇太后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她满意的笑了笑,看向乾隆帝开口道

    “这羔羊肉鲜美,可是燕绥亲为你做的呢,皇帝日夜辛劳,需要多补补才是”

    乾隆帝笑着点了点头

    “有劳皇额娘一片心意”

    香气扑鼻的饭菜是和卓氏亲所作,与皇太后又有什么关系呢,乾隆帝开口道谢,是谢太后成全的美意罢了。

    眼瞧着他的脸色舒缓喜悦,显然是对太后的安排十分满意,皇太后欢喜的扬起了眉毛,缓缓捧起来桌子一旁的茶水饮了一口道

    “皇帝满意就好,和常在上次圆明园的事情也过去了许久,依哀家看,如今令贵妃身怀有孕,你身边也该多个知心人才是”

    令贵妃与太后争夺十五阿哥,最后抚育十五阿哥这样的好事却落到了储秀宫中庆妃的头上,也让皇太后彻底的认清了令贵妃魏氏,并非是什么池中之物,总有一日,她会像自己一样,大权紧握,到那时,于皇帝,于天下都不会是什么好事。

    皇太后既然弃了令贵妃这枚上好的棋子,总要再找新的替上去,和卓氏,犹如天降的珍宝一样珍贵,来的及时。

    乾隆帝的眼睛微微亮了起来,一直以来,自从上次圆明园里出了那样的事情之后,自己也没有什么好的理由能让和卓氏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来,六宫之内,多少双眼睛齐刷刷的盯着自己,忻妃的八公主,皇后产的那个孩子,虽不是和卓氏直接犯下的过错,可若是自己太过于偏袒宠爱和卓氏,势必会造成后宫紊乱。

    如今就不一样了,皇太后亲自提议,若是秉承着皇太后充实后宫的旨意,想来也不会有人多什么了。

    乾隆帝很是满意,连连不住的点头道

    “皇额娘言之有理”

    皇太后十分高兴,这也算是乾隆帝生平第一次顺从自己了,她拿起一旁的绢帕,擦了擦用过午膳的嘴角,仿佛想起来什么大事,冲着乾隆帝道

    “皇帝前些日子将从岭南送来的荔枝树移到了慈宁宫里,哀家瞅着像是难以存活的样子”

    乾隆帝眼睛余光偷偷瞄了瞄安安静静站在一旁的和卓氏,只觉得心神荡漾,听见太后的话,笑着摆了摆道

    “岭南去岁进贡的荔枝树,在景仁宫中,不消一个月就死了,京都的气候与岭南之地大有不同,难以存活也是情理之中”

    去岁岭南进贡来的荔枝树,乾隆帝大一挥,所有树全都送到了景仁宫里头去,即使皇后日日心的呵护,那树还是没有活过春日里去,为了这事,乾隆帝还嘟囔了皇后许久,她不善养育这些活物,也不知还能做什么。

    皇太后此时满脸的喜色,她乐呵呵的笑开了

    “正是如此呢,今年的荔枝树倒是生的极好,自从皇帝送来了之后,就一直交由和常在这孩子侍弄,哀家本以为她并不熟知这些,谁知这些时候过去了,那荔枝树生长的枝繁叶茂,颇有勃勃之态呢”

    乾隆帝一听也讶异的放下了中的玉筷,他转头看了和卓氏一眼,后者低着头,长长的眼睫忽闪忽闪,灵动逼人。

    他身子微微前倾,眼睛里透露着不可置信

    “皇额娘此话当真?”

    也不怪乾隆帝这样大惊怪,实在是这岭南之地的荔枝树太过稀奇,古有唐明皇为了杨贵妃“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典故,相传李隆基也曾为了贵妃在宫殿内移植荔枝树,满大明宫中人才济济,竟然没有一人能让岭南荔枝存活下来,若长安城内气候不好,偌大的紫禁城比长安还要干燥,这么多年来,几乎每年岭南都会贡上几棵荔枝树,一开始乾隆帝还有些兴致,可这么多年,没有一棵树能够活过一两月的,渐渐的也就没了什么兴致。

    皇太后笑了,满意的看了身后的和卓氏一眼

    “那树还在殿后,皇帝不信,自然可去看看,只是这荔枝树并非无端结果,钦天监副监正胡崇昨日求见了哀家,近日紫薇星玄,必有大吉,又是这祥瑞由人而异,和常在能够使荔枝生长结果,必然也能为我大清带来祥瑞”

    一旁的和卓氏却弯身行了礼,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

    “臣妾不过是尽了本分,日日浇水晒太阳,那树能存活,想必是京都风水宜人吧,与臣妾没有什么关系”

    皇太后微微摇了摇头,看着和卓氏,满脸的慈爱

    “好孩子,快别这么”

    乾隆帝看着和卓氏的身影,却不禁陷入了沉思,和卓氏的过去,自己也是从苏黛香那里听闻过许多的,她出生的时候,天山之上有几百株雪莲争相绽放,这么多年以来,和卓氏一直被回部氏族奉为天族派来的神仙,是回部的珍宝,之所以这么大年纪才入了宫,也是因为在此之前,回部人民认为偌大的部族,没有一个人能够与她相匹配。

    如今这被回部人民视若珍宝的天仙来到了大清,必然也能为大清带来无穷无尽的福祉,自从钦天监监正编排皇后与十三阿哥之后,所有当值的人都已经被秘密处死,如今的胡崇,是所有新上任的人之中最好的,话也与旁人不同,从不会阿谀奉承那一套,也是因着这一点,乾隆帝所有关于天像之的事大多都是问他,倒是不怎么经常问正经的钦天监监正。

    太后此话不知几分真假,可是此刻的乾隆帝却并没有想那么多,他哈哈大笑了起来道

    “皇额娘的极是,这等罕见之事,可见,和常在着实能带来福瑞”

    近来中原之地的旱灾令人烦心扰神,乾隆帝早就命人去护国寺中日夜祈福,让百姓生活安泰,天灾人祸,大清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君王者,牵肠挂肚,已经起了微服私访的念头,这时候的乾隆帝格外敏感,如今听到和卓氏能带来福瑞之气,满身心的欢喜。

    皇太后自然是将这一切看在眼底,她慈爱的笑着点点头道

    “既如此,皇帝更应该将和常在留在身旁才是,也不枉费这神仙一般的容貌”

    她是乾隆帝的亲生额娘,自然知道这个儿子,普通人见了和卓氏的美貌尚且都惊为天人,何况乾隆帝这样懂得怜香惜玉的人呢?因此对乾隆帝重新宠爱和卓氏有着万分的把握。

    听着皇太后的话,偌大的慈宁宫正殿内却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原是一直顺着皇太后话的乾隆帝并未搭话。

    这突如其来的安静让皇太后与和卓氏心慌意乱了起来,二人心中七上八下,十分担忧乾隆帝还在顾念数月前头的事情,二人都看的真切,乾隆帝对皇后情深意重,这样数十载相依相伴的情谊,绝非是和卓氏天仙一样的容貌就可以简单摧毁的。

    乾隆帝大敲着桌面,玉扳指清脆的叩响桃木的桌面,一下,一下,仿佛瞧在皇太后与和卓氏二人的心思上。

    皇太后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又从先帝的后宫中经过多少风浪才坐到了如今的位置,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此刻也只是端坐着,嘴角还噙着笑意。

    而此时的和卓氏,却没有她这么安稳的心态了,就此一搏,若是乾隆帝不肯,自己的这幅容貌,生来也没有什么用了,日后紫禁城中无数难熬的夜晚将属于自己,更不必再提回到故土的事情了,想到这里,她瘦弱的身子盈盈一跪,跪在了皇太后的身旁,面对着乾隆帝,恭恭敬敬的行了大礼

    “臣妾不敢,臣妾自知不该骄纵,罪大恶极,不敢奢求,只求能够守在皇上身旁,日日夜夜,为万岁爷分忧解乏”

    她到后头,竟也跟着落下了几滴子眼泪来,灰蓝色的眼眸湿润着,看着楚楚可怜,这样好的容颜在落泪,活脱脱像极了春日里被雨水浇灌过的牡丹花。

    乾隆帝看着这样的一副脸庞,梨花一枝春带雨的模样,看了让人直心尖尖疼,此刻除了应允,也不再有别的意见了,他看了看端坐着的皇太后,缓缓的开口道

    “皇额娘的是,前些日子为了安抚皇后与忻妃,曾委屈了和常在不少日子,如今春日已到,万物生长,冬日的事情,也该翻过新篇了”

    皇太后灰暗的眼睛里似乎燃起了一点点亮色,跪在地上的和卓氏也适当的抽泣了一两声,乾隆帝顿了顿道

    “姿容堪比天仙,即日起,和常在晋封为容嫔,赐居钟粹宫,可好?”

    这已经算是莫大的恩赐了,贵人晋为嫔位本就是逾矩,和卓氏入宫许久,不见诞下子嗣,也没有什么功过,还曾被贬为常在,如今连续晋位,还突然赐了封号,满宫里怕是又要议论纷纷了。

    皇太后撑着下巴,景泰蓝的护甲在她的上来回的晃动,似乎也是看不透皇帝的心思了。

    和卓氏也有些愣住,片刻后便被袭来的欢喜冲昏了头脑,她笑着俯下身子

    “臣妾,多谢皇上圣恩”

    乾隆帝站起身子来,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和卓氏,伸亲自将她扶了起来道

    “不必多礼”

    皇太后也是回过了神来,她笑着道

    “如此甚好,还有皇帝身畔近来伺候的那个伊贵人,也入宫伺候有些日子了,一同晋封了吧”

    这也是为了不再引人注目,和卓氏贸然晋封,若再只是她一个人晋封,未免有些太过显眼了,伊贵人出身拜尔格斯氏,伺候乾隆帝日子也不短了,连着她一同晋封,后宫之中,也可少些闲言碎语。

    注:

    62年6月0日,即乾隆二十七年五月十八日,礼部为礼仪事宜制清吏司案呈,恭照五月二十一日巳时册封慎嫔、容嫔所有受册行礼仪注,本部业于五月十八日进呈,相应抄录粘单知会内务府:礼部谨奏为礼仪事,恭照乾隆二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巳时册封慎嫔、容嫔礼仪。是日早臣部鸿胪寺官设节案二于太和殿内正中,设慎嫔、容嫔册案与左旁。设采亭二于内阁门外。臣鸿胪寺官预交内监于慎嫔、容嫔各宫内正中设节案一张,前设香案一张,左旁设册案一张。銮仪卫陈慎嫔、容嫔彩仗于各宫门前。至时,臣部堂官,内阁学士俱朝服捧节,内阁礼部官举册,置各采亭内,校尉舁亭。亭前张黄盖各一柄,列御仗一对,依次由中路入太和门,至太和殿阶下,采亭上。臣部堂官,内阁学士捧节,内阁臣部捧册,依次由中阶入太和殿内,置各案上。正、副使及执事各官于丹墀内东班西向立。钦天监官报吉时已届、鸿胪寺官引正、副使升东阶,至黄案前,行一跪三叩礼。大学士等恭捧节,依次受各正使,各正使跪受,起。内阁臣部执事官奉册案由中阶下,捧册置各采亭内。正使持节前行,副使随行。臣部官前引,校尉舁亭,亭前张黄盖各一柄,列御仗一对,由太和门中门出协和门至景运门外,正使捧节各受于内监。内监各持节举采亭进内右门,至慎嫔、容嫔各宫门外,持节捧册入,慎嫔俱礼服迎于宫门内之右,立侯节册过。慎嫔随后入宫,就拜位立,内监捧节,册置各案上。内赞礼女官赞:“跪”,慎嫔跪;赞宣册,宣册女官就册案捧册文宣毕;赞:“授册”,宣册女官捧册授侍左女官,女官跪接受慎嫔;慎嫔受册,转授侍右女官,女官跪接起立;赞:“兴”,慎嫔兴;赞:“行礼”,慎嫔行六拜三跪三叩礼。礼毕,内监持节出宫,慎嫔送节于宫门内之右,还宫。其册封容嫔于宫内迎送、宣册、受册、行礼于慎嫔同,册封礼毕。正副使以册封礼毕,复命。次日早,内监预设慎嫔、容嫔拜褥于皇太后宫月台上,左右排设,至时慎嫔、容嫔,乘舆依次出,至皇太后宫,东西向立,内监奏请皇太后升座,皇太后升座毕,女官引慎嫔、容嫔各就拜位立,立定行六拜三跪三叩礼,礼毕仍复原位立。俟皇太后还宫,内女官引慎嫔、容嫔乘舆回宫,诣皇上前侯行,内监奏请皇上升座。内监引慎嫔、容嫔于皇上前行六拜三跪三叩礼,礼毕皇上降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