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青春言情 > 男配重生守则 > 第136章 锦鲤文中的秀才
    府试参加的人多, 检查的场面更加壮观,而且十分严格。

    不过祝文乐三人好歹经历过岑竹县严苛的检查,适应的还算好, 毕竟能因为检查,而使本该两场的县试变为三场的,也就岑竹县了。

    在这里, 他们也见到了尹具才。

    同为周先生的学生,尹具才自然也得到了推荐, 也是温先生。

    只是周先生也要考虑学生的性格,一旦遇到偏激的, 那就是在坑害好友了,所以没有太多。

    就连祝文乐他们, 周先生也没有一定要好友做担保,只是夸赞几人一番,让好友见见。要是觉得不妥,就请好友牵引一番,能找到个人担保就好。

    事关自己名声, 温举人自然重视,一一考较, 觉得不错的就收下拜访之礼,自己做担保。

    觉得此人心性不佳的, 就引荐给要求低收费高的举人秀才。

    而尹具才就是这种情况,想到好友所的情况, 知其家底不丰,就引荐给了一位要价低些的秀才。

    周先生知道以尹具才的性格, 很难入好友的眼。所以, 他提前跟好友过招呼, 让好友暗地里给填补一些,填补的钱财他自会让人送来。

    只是这样的好意,在尹具才这里却是羞辱,同样是周先生的学生,就因为家里没钱,被这样区别对待。

    于是,他心里记恨上了那个温举人和祝文乐他们,甚至对尹家充满了不满,觉得自己这般,都是因为尹家没钱给他买书籍请名师的缘故。

    环禹府的贡院极大,一轮轮检查下来,祝文乐颇感疲惫,进入号房,扫完桌子,他才觉得好些。

    在学子们奋笔疾书的时候,外面的胥吏也没闲着,每隔一刻钟就会有几个人过来检查一次。要是看到形迹可疑的学子,便会在该号房驻足,一人盯着,一人去请上官。

    三场考试,每一场都有人被拉出去,除了作弊的那几个学子,为这几个学子担保的秀才举人受到申斥。

    和这几个学子相识的、同乡的学子,虽然不至于被赶出考场,但也被严密盯防。

    在这样的攻势下,很少有学子能稳住心态,认真答题。

    祝文乐交卷后,来到贡院大门边等待,到时间后,贡院的大门才会开,里面的人才能出去。

    如果贡院中途开门的话,那么这一次府试成绩就作废了,像祝文乐这样的,只能明年再从县试开始考。

    学子们陆陆续续地从号房出来,每人神情不一,只是看到右边被扣押的几人,态度额外统一,离得越远越好。

    大多数学子交卷出来后,都是左顾右盼的寻找自己的同窗、好友,孙纬和周清元也不例外。

    看到祝文乐后便挤过去,不话,站一块也好。

    几声钟声响起,环禹贡院的大门缓缓开,学子们排队,将自己的号牌上交后,才离开。

    庆朝的科举不管几场,都是全部考完后算成绩,就算前面两场成绩一般,但第三场还是给考的,有个参与感。

    不过这样一来,考官批改卷子的时间拉长很多,要到四月下旬才能知道结果。

    三人在考完试的第一天,觉得有些空虚。

    以前一醒来就埋头苦读,现在乍然不用读了,怎么都有些不适应。

    周清元拿着自己的书本,期期艾艾地走到祝文乐门前,然后遇到了一起过来的孙纬,两人对视了一眼,敲门。

    “是清远贤弟和孙纬兄吗?进来吧。”

    拿着书本的两人,看到祝文乐桌前一堆的木头,差点怀疑自己走错房间了。

    还是孙纬先反应过来,道:“好你个祝文乐,怎么着,叫清远是贤弟,到我就只是一个孙纬兄了?”

    “不然叫你什么?孙纬?孙纬仁兄?”

    “越听越别扭,直接叫哥哥吧!”孙纬凑过去道。

    祝文乐长得好,现在十二岁的年纪,腮帮子还是鼓鼓的,平时读书时还好,但现在这样却多了股稚气。

    祝文乐看了他一眼,眼神杀气十足。

    “行了,行了,孙纬兄就孙纬兄。诶呀,没想到文乐贤弟还会这一手啊,真是人不可貌相。”

    孙纬跑过去,这些东西杂七杂八的,他也看不出是什么,不过做的很细致。

    拿起一个辘轳,周清元不懂这有什么用,但看文乐兄的态度,这应是他的兴趣所在。

    “弟本以为像文乐兄这样的,应是喜欢舞文弄墨、抚琴奏笛,怎么也没想到你喜欢的是墨家之学。”

    “哪有什么应是,在我眼里,这些东西不比舞文弄墨差。”

    祝文乐调整了辘轳的大,这是一套缩版的绳制,除了一个固定的辘轳外,祝文乐还在物体一端加了一个辘轳。

    两人看着祝文乐将这些部件拼凑成一个大概半臂高的物件儿,虽然现在只完成了一半,但也够让人吃惊的了,特别是这人居然还没用一根钉子。

    “你这……”

    “我幼时就喜欢这些,万幸的是家人并未阻拦我,反而搜罗了各种各样的匠书给我看,偶尔还能去匠人铺子里看看,如今我已经能做不少东西了。”

    “去匠人铺子?”孙纬抓住了重点。

    “你总不会以为我天生就会这些的吧?就算看书也会遇到问题,像这个绳制,虽然有书,但还是得跟人请教。我做了几个月,直到今日才做到这般。”

    “这些师傅,还是按照我的想法做东西,我只需要去看一看便好,实在手痒,就做点物件儿。要是真的认真学,我就不用读书了。”

    不过他现在用的大多都是木头,铁器是官营,而且铁匠比木匠少得多,平日忙得很,有空闲时才会帮忙做一点。

    周清元听到后点点头,道:“是该如此,只是文乐兄,县试、府试在即,你还能抽出时间做这个,果然自信。”

    “自信谈不上,只是心情浮躁时,做这个,会让我心情舒缓,你们瞧,这不是好了?”

    祝文乐将东西摆正,让他们试着玩一下,起先两人并没有感觉,直到周清元察觉到轻重的不同,这明明是一样重的东西啊。

    见此,祝文乐又放了几个辘轳,道:“《墨经》曾提过,用绳制提物,可省力气。我增加了辘轳的数量后,便能更加轻易地提起重物。”

    周清元眼睛一亮,这东西果然有趣。

    三个人按自己的设想改变辘轳的位置,寻找能用最的力气提重的方式。

    郑业想着府试刚结束,外甥和他的好友们可能会低落,毕竟有不少学子考完后跳河的。

    还有些考完后,心情郁结,觉得自己考的不好的。

    这样一想,郑业就想过来安慰下外甥,并带他们出去逛逛,散散心。

    走进院子,十分安静,只让郑业心慌了,快步走进去,听到外甥屋子里有动静,三个人围着不知道在干什么事!

    走进去一瞧,郑业表情一僵,本来焦急的神色慢慢平复,然后淡然……

    不愧是外甥好友,这喜好也差不多,也不知道这些木头有什么好玩的,刚考完就玩这个。

    祝文乐这个喜好,虽然不费钱,但是费人,特别是那些有手艺的匠人,一般人还真顶不住他的胡思乱想。

    如今祝文乐还是以读书为主,就算对这个感兴趣,也就每年去自家庄子那里弄弄,在自己家做些型工具。

    偶尔去县城里有匠人的铺子看看,因为有郑家在,师傅们也知道祝少爷不会跟他们抢饭碗,带他竟比带学徒还用心。

    前世在外甥科举路断了后,郑家几个舅舅帮着招揽手艺人,也是因为有他们,祝文乐才能一一实现自己的想法。

    郑业走过去,想看看几个孩子在玩什么,然后他也试了一下,眼睛越来越亮,这可是好东西。

    这里虽然用不到,但是商船运货卸货,这个可是能派上大用场的。

    正想让他们继续的时候,郑业看到了三人的学生装扮,啊,这是学子、是读书人,不是他铺子里那些匠人。

    “三舅舅,我记得你铺子里有个能力极强的木匠师傅。”

    甥舅二人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人家府试考完,参与各种大宴宴,只有祝文乐三人,泡在了木匠作坊,研究让人装货卸货更方便的绳制。

    前世祝文乐就研究出来过,今生随着他的思索,关于这方面的记忆解锁,不到十天时间,他们就琢磨出一个易于固定,外表简单,内里复杂的绳制。

    当日做完后,郑业就去请了刚运货回来的二哥郑德一起看。

    二舅舅看着外甥很复杂,他平日里究竟在读些什么书?难道自己平日里给他找书找错了。

    想归这么想,话一出来,就不对了。

    “阿乐,你看二舅舅给你找到了什么,是前朝一位墨家先贤注释过的《墨子》,后面还有他的手稿呢!”

    看到外甥惊喜的样子,郑德觉得外甥喜欢就好,也不是什么大事,而且不都有用嘛!

    周清元和孙纬两人见到这一幕很复杂,觉得文乐贤弟(兄)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坚持读书,肯定也是热爱读书的。

    不出意外,这次府试三人榜上有名,不过这回祝文乐就不是案首了,但也是前几名。

    而周清元的名次也低了些,在前二十名左右,孙纬则是七十几名,再低十几名就名落孙山了。

    这让沉迷于绳制的几人回过神来,祝文乐连忙收起东西,拉着两人学习。

    只是他没注意到,跟随他们,并照顾他们起居的几位仆从们,那意味深长的神情。

    在几位少爷沉迷于旁门的时候,他们就写了封信交给老爷,现在老爷们怕是已经知道了。

    果不其然,在几人回到岑竹县的时候,周先生就等在码头上了,至于祝家和孙家的人已经被周先生赶回去了。

    “三位童生可真是厉害得紧,考中了童生,就把书给丢了?”周举人眯着眼量着这三个人。

    虽然想到三人出门在外,又没有长辈看管,会松懈一些,却没想到会直接把书给丢了。

    这罪魁祸首嘛,不用想也知道,是中间那一个。

    “先生,学生知错,是学生太过大意。”祝文乐立即认错,这件事他的确有错。

    他自己无心仕途,居然把孙纬和周清元两人也带过去了,这两人日后一个是举人补官,一个是进士为官,都是要走仕途的。

    “你知道就好,这几日我已跟你父亲了,你们家的庄子不用再去,那些杂书也都收起来了。”

    “你们三人就住到周家来,我寻了个幽静之地,让你们好好读书,还有你们那些要院试的师兄,都一起来。”

    周举人在他们回来之前就把所有人安排的明明白白,在县城里寻了半月,终于找到一个最安静的地方,反正不可能有匠人铺子。

    三人对视一眼,点头应是,回家收拾东西去了。

    回到家后,一群人围上来,特别是几个弟妹,这么就没见大哥自然想得很,而且他们想知道府城的样子。

    结果还没几句,大哥就收拾东西走了,一时间有些失落。

    就算大哥拿出了从府城带来的礼物,他们也不觉得开心,只想着大哥的先生真坏。

    祝秀琴和祝秀棋年纪大些,虽然舍不得,还是拉住弟妹,让他们不要去吵大哥。

    “大哥,只要再考这一场就好了,对吗?”五岁的祝文远拉着祝文乐的衣裳依依不舍,他可喜欢会给他做各式玩具的大哥了。

    “难,不过近期就这一场了。”

    和父母拜别,又匆匆去了外祖家一趟,给老人家请安,祝文乐就包袱款款前往那处院了。

    和已经在里面待了一月的师兄们重逢,顶着师兄们怨念的眼神,祝文乐有点心虚,前世他府试考完,安安分分地读书,没这一出。

    果然,还是太放松了,不能这样。

    后面两个月,周举人把私塾里的其他学生放在一边,由他秀才儿子教导启蒙,自己专门抓这一院子的童生,偶尔去那边看看。

    不过院里还被祝家塞进了一个异类,就是习武师傅姚先生。

    读书要紧,但也不能亏了身子,考试环境那么差,身体还是要锻炼的。周举人听着有理,就让人进来了。

    从祝家的行为中得到灵感,孙家老太太特意找了两个厨娘,手艺极好,专门给孩子们做吃的,这吃也很重要。

    见势头不对,周举人立刻一家家拜访过去,他们是要读书的,可不是来享受的,不用特意给他们做衣服。

    其他人家悻悻然地回去了,孩啊,为娘(父)爱莫能助了。

    周举人也不一味死逼,偶尔也会带着他们四处逛逛,寻找灵感。

    这样两个月后,所有人的文章都脱胎换骨了,此时离院试也不远了。

    作者有话:

    “ 绳制  ” 阿呆是从墨经里看到的,不单单代表滑轮器械组,阿呆实在找不到滑轮这块,就引用了一下,勿要当真哦!

    《墨经》出自《墨子》,里面有《经》上下两篇,《经》上下两篇,共四篇关于科学逻辑的,里面还有孔成像、杠杆原理、影子理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