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首辅 > 第184章 江南自保会议
    张润是第一个自严党麾下转投陆远的官员,他的改弦易张在江南开启了一次大规模的官员迁徙行动。</p>

    数百名原严党官员纷纷改换门庭,其中就包括陆远的两个老熟人。</p>

    浙直运司衙门转运使刘元理以及台州知府骆庭辉。</p>

    两人不仅改了门庭,还非常懂事的将这些年从远东商号分走的分红钱如数吐了出来。</p>

    但是变更政治立场这种事,哪里是给点银子就行的</p>

    翰林院国子监几百个生员还没有岗位呢。</p>

    陆远不怕没有人用。</p>

    因此银子该吐的吐,官该罢的还是要罢。</p>

    短短一个月不到,在江南的严党官员有一百多人被陆远寻各种由头罢免除官,剩下的都是没有太多劣迹,这一批陆远照单全收。</p>

    严嵩的政治势力被一口气摧毁了接近三成。</p>

    东南风吹起来了。</p>

    在这期间,文渊阁开了一堂很严肃的会议。</p>

    事关江南一党的未来。</p>

    陆远被请到了左第一位的位置上落座,对面坐着韩邦奇,右坐着万镗,其他人依序落座。</p>

    今天这堂会开的突然且隐秘,除了今日这文渊阁内的九个人外,再没有多余的外人存在。</p>

    “张经开春后打算出兵双屿,彻底歼灭汪逆。”</p>

    郑大同负责通政使司,他第一个开口,讲起了浙直总督的军情动向。</p>

    “陆少傅、各位上官,汪逆覆灭之后,朝廷开海再无阻力,届时市舶司和江南织造局的船就能远洋万里。”</p>

    “开海禁对朝廷来是好事,但是对咱们在座的各位来,是不是好事”</p>

    这个问题抛出来,没有人搭腔接话。</p>

    道理摆在这,谁都看的见。</p>

    一旦开了海,朝廷就能赚到银子,对江南的依赖性也会下降,经济是能影响政治的。</p>

    现在江南党之所以势大,就是因为朝廷离不开江南源源不断的输血。</p>

    中央财政南九北一的比例一旦发生变化,哪怕是变更到南七北三,朝廷都会有足够的实力来遏制江南士林的发展势头,继而逐步削弱南京政府的政治力量。</p>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隆庆开海后的张居正执政时期。</p>

    中央政府的权威死死压住江南。</p>

    端廷赦看向郑大同。</p>

    “你想,不让汪直灭亡”</p>

    “不。”郑大同摇头:“汪直此贼,罪行昭著,他必须要死,郑某的意思是,汪直要杀,但海患不能平。”</p>

    堂内好几人便都不由自主扬起了眉头。</p>

    这话的真是胆大包天。</p>

    “咱们现在里有银子,有银子就能在澳门从那些葡萄牙人中买船、买火炮,郑某的意思是,海上的生意咱们做。”</p>

    郑大同出了自己的想法,一个非常胆大却又很合理的想法:“现在张经的所有注意力都在剿灭汪直那,这个时间咱们抓住,尽快培养出属于咱们自己的海上势力。</p>

    汪直前脚倒下,后脚新的‘海盗’就要冒出来,汪逆是倭寇,劫掠沿海为生,咱们不需要,背靠江南鱼米之乡,只需要踏踏实实做贸易,就能赚取海量的黄金白银,同时,重点盯住江南织造局的船。”</p>

    众人都不言语,郑大同便看向陆远。</p>

    “陆少傅,您的意见呢”</p>

    陆远看了一圈堂内众人,呵呵一笑。</p>

    “郑部堂的意思陆某大概是明白了,这一次严嵩闹出来的事确实也很惊险,咱们必须要有能够自保的力量,不能总是束待毙,指望着靠牺牲一些人、让出一些利益苟活。”</p>

    郑大同连连点头:“没错,郑某便是这个意思。”</p>

    “不过郑部堂有没有想过。”陆远沉吟道:“如果朝廷灭掉了汪直,后面又要集结重兵和你口中所的新海盗作战,倒时候咱们怎么办,真刀真枪和张经开战吗”</p>

    “还是直接干脆挑明割据,从江南寻一个藩王,再立个新帝出来”</p>

    唰啦一下,数道目光都聚在陆远身上。</p>

    谁都没想到陆远竟然敢出这么胆大的话。</p>

    不过细细一想,若是按照郑大同的想法去做,那将来可不就会发展到那一步。</p>

    扶植一伙新的海上军事力量出来,就一定会和张经开战。</p>

    “我们确实需要有自己的力量,有足够自保的力量,但不能是和朝廷敌对的,可以竞争可以合作,唯独正面为敌是无智行为。”</p>

    </p>

    陆远端着茶起身,绕着这文渊阁边走边。</p>

    “剿灭汪直开海禁,朝廷最在乎的无非就是江南织造局和泉州、广州的市舶司,这三个地方如今都被司礼监牢牢把握,是皇产,但是谁规定我大明朝必须只能是这三个衙门有资格出海贸易”</p>

    “伯兴的意思是”</p>

    “咱们建咱们自己的海务衙门!”</p>

    陆远站住身子,一回头,傲视全场。</p>

    “与其偷偷摸摸的做贼,不如大大方方的去干,趁着现在汪直还没有覆灭,咱们完全可以用支持总督衙门的名义迅速采购海船和护航所需的战船,购置火炮和火器。</p>

    兵由六省臬司衙门负责招训,起码这个时候朝廷是不会注意到的,等汪直覆灭之后,朝廷开海,咱们的船跟着一起跑,如果朝廷伸问咱们要钱,咱们就还按照老规矩,该交多少税交多少税。”</p>

    “那银子,岂不还都是替北京赚的”</p>

    “帐是咱们做的,除了咱们谁知道赚了多少”</p>

    陆远双搭在自己的椅背上,扫视着道:“列位,偷偷摸摸去干就会失去大义,光天下人的口诛笔伐咱们就顶不住,光明正大的干北京也不能巧取豪夺。</p>

    这几年,庚戌虏乱,朝廷为什么不调南方的兵北上</p>

    去年抗倭打的那么激烈,朝廷为什么不调北军南下</p>

    因为北方的士族怕南军害他们,咱们这的人怕北军害咱们,因此一直以来都是北军护北、南军护南,所以有什么好担心的</p>

    大大方方的去做,朝廷就不敢光明正大的调北军南下来夺咱们的家业。</p>

    可是偷偷摸摸做贼,朝廷就有大义,堂而皇之调咱们江南六省的兵出海剿贼,那就成了咱们自己人打自己人了。”</p>

    众人一听纷纷点头。</p>

    确实是这个道理。</p>

    现在张经这个浙直总督剿倭,用的可不就都是南军。</p>

    北军只有登莱水师一部。</p>

    这时候去偷偷摸摸扶植一伙新‘海盗’,那张经的浙直总督衙门就不会被裁撤,继续名正言顺坐镇南京、杭州指挥剿贼。</p>

    可不就是自己人打自己人。</p>

    “陆少傅的提议更稳妥,老夫支持。”万镗表了态度。</p>

    潘潢紧随其后:“老夫也支持。”</p>

    韩邦奇呵呵一笑:“都由伯兴来做主吧。”</p>

    他们三个老资历一通过,其他人哪还有耽误的,纷纷同意。</p>

    “那就立刻准备吧。”</p>

    陆远划定了几个地方:“上海、宁波、泉州、广州各建一个海事司,辖下各一支水师,设参将,编制问题由吏部、兵部合疏上奏朝廷,这时候上奏,内阁一定会批、皇上也一定会批,名正言顺光明正大的去做。”</p>

    “可以。”</p>

    “只是经费需得咱们自己想办法了。”陆远随即苦笑摇头:“指望朝廷给钱是不现实,可今年咱们户部的预算已经出来了,陆某也看过,拿不出多余的银子。”</p>

    “咱们各位可以先出。”</p>

    万镗沉声道:“为了将来能够自保,这件事必须要做,老夫愿意拿出一百万两来。”</p>

    “老夫这可以拿出八十万两来。”</p>

    “郑某这七十万两。”</p>

    几人纷纷开口,慷慨解囊,只瞬间就凑出了五六百万。</p>

    看得出来,之前的事把他们都吓到了。</p>

    拿银子给张经剿倭没钱,但是培养一支可以自保的专属于东南的军事力量,瞬间就能拿出几百万。</p>

    陆远大为触动,郑重点头。</p>

    “既如此,陆某也不好藏私,陆某出一百五十万两!”</p>

    “这笔钱,全数用来购买船只火炮,募兵整军!”</p>

    “少傅大义!”</p>

    “没错,伯兴不愧为我两江魁首,大公无私,令人钦服。”</p>

    只瞬间,又是一波马屁。</p>

    陆远面容肃穆,面冲众人拱。</p>

    “陆某,定为我江南士林鞠躬尽瘁。”</p>

    六百万的军备订单,最少能赚五百万吧</p>

    这群王八蛋的钱真好赚。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