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官僚集团可不只是万镗这些位九卿老爷,实际上这笔价值六百万的军备订单也不是这些老爷们出钱。</p>
依附于他们的省府县三级士绅才是出钱的大户。</p>
甚至于,凡是江南党派系内的官员,也需要摊派到。</p>
比如徐阶。</p>
徐大地主人在北京,还派了在其上海的侄子送来三万两。</p>
他不出钱肯定是不可能的事,四个海事司中就有一个在上海,他要是一毛钱不出,将来分蛋糕的时候也轮不到他。</p>
钱,是这么凑出来的。</p>
陆远才不关心这些人怎么向下摊派,他只负责将银子送往广州,然后走周延、胡宗宪两人的运往澳门,银子乘船在海上转一圈后又滚进了远东商号在广东、广西的储仓里。</p>
当然,在澳门的葡萄牙人也要分走不少。</p>
一百多万总是有的。</p>
早晚再经澳门不夜城转一圈回到陆远腰包里。</p>
一家富总好过万家富。</p>
陆远自己都算不清楚自己现在的家产到底有多少,他只知道,现在的自己,一个人在吸整个江南乃至整个大明朝的血!</p>
不对,准确来,盘踞在澳门的葡萄牙、西班牙包括南洋、阿拉伯籍商人也在为自己供血。</p>
要抓紧时间扩军了,不然守不住这如山似海的财富。</p>
——</p>
北京,文渊阁。</p>
南京请求开设海事司以及增设四支水师的奏请已经送了进来,张治当然是全力赞成,批不批,就成了严嵩需要考虑的事。</p>
“为了剿倭,南京同僚们忠心体国,值得嘉许。”</p>
严嵩看破不破,他明知道这是一种自保的段,但还是在奏请上盖下了内阁的大印。</p>
他找不到拒绝的借口。</p>
难道不支持江南士绅剿倭的决心。</p>
这显然是不行。</p>
内阁批过的奏疏送进司礼监,黄锦也是人精,他也能看出来,所以不敢擅自做主批红,只能去找嘉靖汇报。</p>
“剿倭设立水师得过去,那这个所谓的海事司又什么意思”</p>
嘉靖盘膝静坐,闭着眼睛同前来请示的黄锦道。</p>
“他们想要支持张经,为什么不直接将钱给到总督衙门,而偏偏要拿出来这么干,黄锦。”</p>
“奴婢在。”</p>
“你他们是怎么想的。”</p>
黄锦硬着头皮答话:“奴婢不敢。”</p>
“!”</p>
“圣明无过主子,奴婢确实不能。”黄锦跪了下来:“奴婢若是了就是犯了欺君的大罪。”</p>
嘉靖睁开眼来笑了。</p>
是啊,这话黄锦怎么能呢。</p>
没看到严嵩都在装傻吗。</p>
实话,那就是明着告诉嘉靖江南打算培植自己的军事力量谋求自保,你嘉靖同意还是不同意</p>
就算为了争一口气,保全自己的面子,嘉靖也不可能同意。</p>
他不同意,难道南京就老老实实不干这件事了</p>
还是要干,但也不是偷偷摸摸,依旧的光明正大。</p>
反正南北两派的政治矛盾已经激化,干脆反咬一口,嘉靖帝狭隘猜疑。</p>
我们明明是一片忠心,你却我们要养寇自重</p>
你这个皇帝难道非要眼睁睁看着倭寇霍乱沿海、残害子民吗!</p>
先安排几千名官员义正言辞的上疏抗议,继而发动府县两极官府打着抗倭的大义旗帜组织团练,沿海筹备水师。</p>
你总不能调北军南下来‘平叛’吧。</p>
</p>
最后兵练好了,自保的力量足够了,南京就该上疏了。</p>
之前乃乱命耳,请恕江南士林、六千万百姓无法奉命!</p>
那就彻底撕破了脸皮。</p>
所以有些事看破不破,面子上顾全了,大家就都还在规矩的圈子里玩。</p>
真话不能,假话了就是欺君,所以无论嘉靖怎么问,黄锦都不能。</p>
让你这个皇帝自己拿主意吧。</p>
嘉靖怅然一叹:“嘉靖十八年、二十四年,海盗袭我广州、松江,靡祸千里,朕欲调兵剿倭被阻,此后数年不得不使福建、浙江两省臬司同汪直合作平海患。</p>
眼睁睁看着汪直坐大,成了今日我大明的心腹之患,时至今日,眼见汪直要覆亡了,这群人又蹦了出来,要和朕抢夺海疆,朕该如何”</p>
黄锦不答,只是垂泪。</p>
大明朝最大的问题就在这了。</p>
江南的税收不动,因为北军无法南下。</p>
历史上的嘉靖倭乱十余年,南方都快被汪直打烂了,嘉靖几次想要调北方边军南下都没能成功,借口是内帑空虚、拿不出军费。</p>
实际上就是北兵不下南。</p>
这才有了戚继光南调浙江,在义乌等地征兵抗倭,自此戚家军诞生。</p>
收不上来税,中央政府的权威何在。</p>
“批红吧。”</p>
嘉靖最后还是允了下来:“无非就是朕的钱给他们分,分吧,分吧,祖宗留下的江山,也分的差不多了。”</p>
“主子。”</p>
黄锦一头砸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p>
“主子对他们恩深似海,可这些人,却没有一个知道心疼主子的,都是狼子野心的贼啊。”</p>
“不是还有一个严嵩呢吗。”</p>
嘉靖为自己寻求了一点心理安慰:“严阁老是心疼朕的,他知道怎么替朕权衡南京,知道怎么替朕撑起这个国家,但是他老了,老到眼下已经斗不过南面那些人了。”</p>
“主子是张治他们吗。”</p>
“不。”嘉靖一语道破:“是那个叫陆远的,严嵩有弱点,就是他那个不争气的儿子严世藩,可这个陆远年轻,他没有弱点,所以严嵩斗不过他。”</p>
黄锦抬起头来,有些不太明白。</p>
“那日御前对质的时候,陆远和朕的话看似剖心剖肺,其实的都是朕知道的,唯二朕不知道的事,就是他严世藩派人刺杀他、严世藩在澳门勾结葡萄牙人,可这些朕不知道的事,他一点实证都拿不出来。</p>
他的狡诈朕当日看不出来,直到今天南京这道疏才让朕幡然明悟,原来,这个陆远心城府已经不下于严阁老了。”</p>
嘉靖指点在奏疏上:“想来那日御前对质之后,江南士林上下无不折服于这个陆远,心甘情愿为其驱使,这才能如此大胆的团结在一起,合词上疏来逼朕。</p>
他是继严嵩之后,江南推出来的第二个党魁。”</p>
黄锦顿时悚然。</p>
“好在朕也留了一。”</p>
嘉靖言道:“朕不可能信他全部,所以朕把海瑞扔去了淳安,无论这个陆远多么狡诈,他在淳安也一定有藏不住的马脚,朕已经看出来,海瑞不是严阁老的人,他是陆远苦心找出来打磨的一把利剑,这一剑重伤了严阁老。</p>
这把剑朕也要用,朕要好好用,将来,要用这把剑,来制衡陆远。”</p>
“严阁老已经老了,斗不过他,但是朕打算,让这个陆远,来做第二个严嵩!”</p>
嘉靖双目之中精光爆现:“朕会让他和严嵩一样,不得不与江南士林割裂,到那时便同严嵩一样,只为朕卖命效力。”</p>
没了江南官僚集团,陆远就是同严嵩一样的孤臣,哪怕官大到天上去也只是一个臣子。</p>
早晚有一天,也会死在皇权之下。</p>
这种权谋之术,嘉靖玩了几十年,已经是驾轻就熟。</p>
现在的嘉靖皇帝,眼见着严嵩逐渐势弱不敌,已经打算亲自下场了。</p>
嘉靖不会允许这天下,有任何一个人坐大来威胁他的皇权稳固。</p>
就好似这些年不停的扶持新人斗倒张璁、夏言一样,只是如今又冒出了一个陆远来斗严嵩罢了。</p>
严嵩可以倒,但在严嵩倒下之前,这个陆远,必须成为。</p>
新严嵩!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