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 第203章 中医的手法复位
    当时行政院院长汪静卫(民国二把)是坚持主张废除中医的</p>

    北平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组织了华北中医代表团去南京讨个法,可汪静卫根本不予理睬。</p>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上天送来了一个会。</p>

    汪精卫的丈母娘得了重病,细菌性痢疾,请了当时许多西医治疗,一直没有见效,反而是越来越加重了。</p>

    老太太一天十几次的腹泻,整个人一点力气都没有,都下不了床了,一脚踏进鬼门关,这可急坏了汪的老婆陈璧君。</p>

    汪静卫的一个下属给陈璧君出了一个主意,代表团里有一个著名中医施今墨,不如请他来给老太太看看,总不能看着老太太这么病着。</p>

    陈璧君立刻去找汪静卫,让他务必去请施今墨给母亲看病。</p>

    汪静卫一听就不愿意去,自己一边要废除中医,一面要去请中医大夫看病,脸往哪里搁。</p>

    可汪静卫是一个“妻管严”,最后不得不拉下脸硬着头皮去请施今墨。</p>

    施老先生经过一番诊疗,最后自信地写下一道药方,对老太太道:</p>

    “三副就可以止住痢疾;五副药,胃口就好了;吃完十副药,您就痊愈了。”(原话)</p>

    施今墨一改往日低调的作风,破天荒地打了包票。</p>

    汪静卫一家人将信将疑,十副药吃完后,老太太果然痊愈了,老中医没有食言。</p>

    汪静卫为了表示感谢给施今墨题字写匾,上书“美意延年”四个大字送到了旅馆,但被施老先生婉拒了。</p>

    老先生惟一的要求就是既然觉得中医是有用的,那就不要废除它。</p>

    汪静卫见识了中医的厉害之处,于是私下做了工作,取消了废除中医的决议。</p>

    而这位北平四大名医的施今墨施老先生,其实就是宽街中医院的职工之一,也是沈院长让林三七照顾的2位国宝级老中医里的一位。</p>

    当年废除中医,协和医院的西医派那是冲在最前线的。</p>

    虽然现在解放了,大家都是同志关系了,可是现在活着的这批医生大多是当年“中医保卫战”的一员,包括沈院长本人也是,所以基本上对协和医院都没有啥好感。</p>

    结果现在中医院的人,要去求协和医院治疗</p>

    大家不好明着反对,其实沉默就是反对的意思,只是病情如此,反对的话又不出口。</p>

    全科长内心是希望自己赶紧去协和医院把筋给接上,但他也是人老成精,一看院长和众人的态度,马上就意识到了一个严俊的问题。</p>

    如果自己主动要求去协和,肯定会被中医院的领导同事们看成是叛徒。</p>

    到时就算接好了,在中医院里也抬不起头来,甭政治生涯结束了,恐怕连人格都没了。</p>

    想到这里,全科长知道自己得下决断了:</p>

    “沈院长,我,我不要紧,李大夫给我把断骨接好就行,剩下或许可以慢慢恢复的。”</p>

    领导就是这样,你如果主动提出去协和,领导就会视你为叛徒;但你自己提出不治了,领导又于心不忍,觉得这也太不人道了些。</p>

    沈院长还在纠结的时候,突然眼睛瞄到了人群中的林三七。</p>

    别人或许不知道,但他可是知道,这子是有西医底子的,当初在清海连宫外孕术都敢做,现在接个韧带肌腱似乎也不是啥难题吧</p>

    “林三七同志,全科长的伤口你也看到了,你觉得这肌腱能重新接上吗”</p>

    林三七也没有多想,“韧带肌腱缝合术”也不算是什么大术,只要不损伤神经就行,于是老实回道:</p>

    “术难度不大。”</p>

    “那你有没有信心帮助全科长重新将断裂的肌腱接上”</p>

    现场所有围观的中医院职工们都诧异地看向了沈院长。</p>

    大家心里想的都是,这林三七是中医世家出来的,就算会点医术也顶多是中医童子功,这种外科术可是西医的专利,林三七能行吗</p>

    人群中的林甘草和林杜仲也有点摸不着头脑了,以为是院长今天是不是昏头了</p>

    林甘草做为大哥,刚要出面帮弟拒绝,谁知道林三七直接开口了:</p>

    “院长,只要有工具,术我没问题。”</p>

    这下围观的中医院职工们齐齐诧异地看向了林三七,觉得不止院长昏头,这林苦参的儿子也昏头了</p>

    沈院长也果断,听到林三七亲口承认,于是冲旁边的保卫科科长张进刚喊道:</p>

    “张进刚,你马上去一趟协和,问他们借一套术工具,动作要快。”</p>

    全科长一听自己可以做术了,心里别提有多感激了:</p>

    </p>

    “七,全叔谢谢你啊。”</p>

    用现代人的眼光看来,一个的骨折和韧带肌腱断裂也不算是什么大病,就连乡镇医院都能治疗。</p>

    可在960年或者更早之前缺医少药,骨折被治愈的就不多,韧带肌腱断裂几乎百分百会造成残疾。没看古装电视剧里,反派往往会来一句:把他的脚筋筋挑断,让他永远成为废人。</p>

    因为中医外科是没有办法重建韧带的,这就是中医的局限性,哪怕宽街中医院集中了全国名中医也没用。</p>

    李景明大夫却有点担心:</p>

    “七,外科术不是开玩笑的,现在这么多人看着,年轻人可不要吹牛,这对你以后的声誉不好。”</p>

    这个年头,名声很重要,名声不好,将来升迁组织考察时搞民意测评就通不过。</p>

    林三七嘿嘿一笑,自信地道:</p>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来来来,大家过来几个人,帮忙把全科长抬到屋里去,这外面多冷啊。李叔你先给全科长进行术复位,等术器械一到,我再接台韧带肌腱缝合。”</p>

    当众人在转运病人的时候,林三七看到全科长的右指已经像“餐叉样”改变,这是典型的柯雷氏骨折表现。</p>

    林三七也想看看中医法复位是怎么做的</p>

    诊疗室中,李大夫用两的拇指和食、中、无名三指,在骨折的掌、背侧两骨之间慢慢摸索着,突然一个发力,两一用力,就听得全科长啊一声惨叫。</p>

    李大夫就直起了身子,对旁边的人道:“骨头已经复位了。”</p>

    林三七听了有点挠头:“李叔,你这才几秒钟就解决问题了这也太快了吧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诀窍”</p>

    中药好坏先不,但中医骨伤科在几十年后还是鼎鼎大名,明有确定疗效的。</p>

    只不过那时候的骨科医生会法复位的越来越少,一个个都忙着推荐什么跌倒损伤药物,一开就是一大袋子,光是吃药都吃饱了。</p>

    或者中医院也动不动就让你住院,术治疗,毕竟住院病人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p>

    李大夫也不贪功,淡定的道:</p>

    “老全这骨折不算难,我只要用分骨法来复位就行,你看我这两只就这样扣挤两骨间隙,使互相靠拢的骨折端分开,然后这么一用力,按在这个部位让骨头回到原来的位置”</p>

    林三七听了半天,眼睛会了,但脑子不会。</p>

    不过他知道,中医骨伤科那可不是吹吹牛就行的,法复位是有真本事的。</p>

    西医对于骨折一般都是术,效果肯定是k的,但要开刀,恢复相对较慢,有时候还要拆钢板螺丝什么,会造成二次伤害。</p>

    中医骨伤科医生就凭一双,然后这样那样一翻捣鼓,骨头就能复位,顶多后面固定一些时间就好了。</p>

    效果那是立竿见影,林三七有心想学几招。</p>

    李景明学的是祖传的“上方桥骨伤科”,当年在都也是鼎鼎大名,否则也不会被选为第二批进京专家。</p>

    就这水平,林三七要是学会个六七层,光是一个骨伤科就足够他在2023年吃一辈子。</p>

    李景明教了半天,看到林三七虚心是虚心,但两眼迷离的样子就知道这子啥也没学会,于是笑呵呵道:</p>

    “你子真想学,下次李叔好好教你,咱们这一行讲究的是多学多练,光会理论知识没用,上骨折的时候靠的是感觉,感觉对了骨头就能复位,感觉不对那也是白搭。”</p>

    林三七心想,怪不得中医传承难,这就跟烹饪一样。</p>

    盐少许、炸至七分熟、等表面呈现什么色等等,这种完全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太难学了,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p>

    这时候张科长从外面跑了进来,一边跑一边喊:</p>

    “大家让让,让让,术器械借来了。”</p>

    沈院长一听,对着门口围观的人一声怒喷:“都让开着点,又不是发福利,围这么紧干嘛”</p>

    “老沈,你这家伙脾气还是这么冲啊,呵呵。”</p>

    门外响起一个声音,沈院长定睛一看,心中是又高兴又气恼。</p>

    高兴的是来人正是协和医院外科的叶永安医生,他同时也是协和医院的副院长。</p>

    沈院长心里清楚,这是一位有经验的老资格外科医生,有他在,全山度的韧带肌腱断裂治疗应该问题不大。</p>

    但气恼就在于,他明明准备让林三七试试术,现在叶永安来了,万一术不成,不是被他看了笑话嘛。</p>

    “老叶,你老子怎么跑来了”</p>

    叶医生也气笑了:</p>

    “我这不是听你们医院有职工外伤严重,就怕有点意外所以特意跟来了,你还不高兴了好心当成驴肝肺,你们中医都这么气的吗”</p>

    这话一出,现场温度又低了几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