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嘉靖十九年的春寒料峭,持续了许久,久到快立夏了还在下雪。</p>
宫檐下,朱厚熜望着扑簌簌的大雪,面容忧愁。</p>
一旁,黄锦的胖脸也泛起愁容。</p>
如今,他不再是任嘛不懂的黄胖子了,熟读大明轶闻录的他,得到了长足进步,尤其是其中多次提到了气候问题</p>
“皇上,江南还是很好的,今年可能只是比较特殊,明年就好了。”黄锦轻声,“三年丰三年欠,气象本就无常。”</p>
“呼”</p>
热气化作白霜,消融于天地间,朱厚熜轻轻一叹:“如若真如李青预料的那般,只怕南北差异会越来越大啊。”</p>
黄锦没太听懂话中意思,挠挠头,刚要什么,</p>
却见主子已然转过身,淡淡道:</p>
“易经中有两卦,一曰:否;一曰,泰。否极之日,泰来之时,气候一事,无甚可忧。”</p>
黄锦忙跟上,同时跟上拍马屁。</p>
“皇上真是博学。”黄锦嘿嘿道,“既如此,那咱就不愁了。”</p>
朱厚熜却是摇头不语,面露忧郁。</p>
大明未来在南,京都却在北,怎能不忧?</p>
有句话叫山高皇帝远,江南得天独厚,经济发达之下,再占气候优势京师就显得尴尬了。</p>
况且,江南还有一个南直隶!</p>
再次迁都?</p>
不可能了。</p>
从太宗成祖皇帝将自己葬在居庸关前,就没可能再迁都了。</p>
无他,祖坟不能不要!</p>
迁都之事,人家永乐敢做,他嘉靖可不敢做,不能,亦做不到。</p>
</p>
坤宁宫,母子独处。</p>
在李青的药方调养下,蒋氏勉强撑到现在,不过也快到极限了。</p>
朱厚熜望着娘亲的憔悴模样,自责道:“儿不孝”</p>
“你是李卿家之事吧?”蒋氏苦笑道,“他在与不在,情况大差不差,都这个岁数了,又能如何?昔日,那个武当道士的药方也挺好用,让你父皇有了回转迹象,然,药方再好也只能医病,医不了命。”</p>
朱厚熜默了下,:“如若他在多少会好一些。”</p>
“你还找得到他吗?”蒋氏问。</p>
朱厚熜微微摇头:“我与他生了嫌隙,再难修复,他于大明终是有功的,我也不想做事做绝。”</p>
蒋氏轻轻点头,叹道:“李卿家还是有本事的,等你想通了,释怀了,服个软,人家不定还能回来。”</p>
朱厚熜笑意苦涩,违心颔首答应。</p>
蒋氏望向外面,轻轻:“今年冷的可真长”</p>
“是啊,只愿今年是特例,”朱厚熜忧虑道,“若一直这般,于江山社稷大为不利啊。”</p>
蒋氏收回目光看向儿子,笑了笑,道:“大明府库殷实,时下粮食仍是有大量盈余,有永乐豆、宣德薯兜底儿,倒也不足为虑。”</p>
“我担心的是南强北弱,江南喧宾夺主。”朱厚熜哀叹。</p>
“这”蒋氏愣了下,继而好笑道,“不历代,单从本朝来,从太祖时期,江南就优于北方甚多,可太祖不一样生了迁都北方的念头?太宗成祖迁都顺天,至今已有百余年,开海通商之后,江南更是富庶,也不见喧宾夺主啊。”</p>
朱厚熜强笑笑,颔首道:“母后的是,是朕多心了。”</p>
时下当然不必忧虑,甚至再过个数十年,都也没问题,可若一直保持此消彼长的态势,早晚会出问题的</p>
回到御书房,朱厚熜取出杨慎的那封奏疏,又看了一遍。</p>
这封奏疏是前几日递送进京的,经李青之,通过黄锦呈给他的,一起送来的还有丹药,以及李青为杨慎邀官。</p>
这让朱厚熜很是苦闷,更让他郁闷的是,丹药的品质并没有提升,还是老样子</p>
半晌,</p>
朱厚熜缓缓合上,嘴里喃喃重复着:“杨慎啊杨慎”</p>
对这对父子的恼恨,时至如今,仍是不减分毫,朱厚熜可太气了。</p>
一个杨廷和让他近乎卑躬屈膝,一个杨慎搞得他灰头土脸,每每思及,都恨不得对其再行廷杖之刑</p>
可如今,非但不能打,还要再升杨慎的官儿。</p>
哪里能心平气和?</p>
奈何,这杨慎确极具政治眼光,疏中所奏,与他的忧虑不谋而合,并且还给了行之有效应对之法。</p>
再加上李青的‘举荐’,朱厚熜再恼,也不得不用。</p>
</p>
朱厚熜捏了捏眉心,自语道:“就先升任宁波知府吧。”</p>
今年的春寒,让他起了忧患意识,再不敢对未来盲目乐观。哪怕府库殷实,哪怕时下粮食仍有盈余。</p>
诚然,易经有否极泰来的法,且李青也过同样的论调,可这个‘否’会到什么程度,谁也不知道。</p>
真若出现冰封千里,且维持多年的情况,眼下的繁荣景象,必将倾覆。</p>
朱厚熜犯愁</p>
愁了半天的他,突然又是一笑,笑意发苦,自嘲道:“兴许到不了那时候,你就天命尽了长生啊长生你李青真想我长生吗?”</p>
如今的他,仍春秋鼎盛,精力十足,体态康健,可还是没办法如李青那般,保持容颜不改。</p>
若是等老透了才能长生,只吊着一口气的长生,又有何用?</p>
离不惑之年还有相当一段距离的朱厚熜,已然有了危感、紧迫感。</p>
可当初红了脸之后,李青便不再让他见到他,数年过去,还真是再没见到。</p>
那次假扮太宗吓唬他,算不得相见,因为他当时根本不敢抬头去瞧。</p>
“保守估计都两百岁的人了,咋就不能让让朕呢?”朱厚熜气苦,抱怨道,“朕不勤于政务?朕没大力普及教育吗?朕没按照你的要求,稳步融合草原吗?”</p>
不知何时,黄锦走进来,待他发完牢骚,轻声提醒道:</p>
“皇上,您才是大明皇帝啊。”</p>
朱厚熜一滞,苦闷无言。</p>
良久</p>
“从一开始,李青就瞧不起朕,武宗那般肆意胡来,也不见他如何,到了朕不就是因为朕世子出身吗!?”朱厚熜气郁找补。</p>
黄锦挠挠头,讪笑道:“皇上您又不知道武宗的遭遇,怎就断定武宗没受他欺负呢?”</p>
“朕”</p>
黄锦又:“太祖都提剑砍他,还被记载进了实录中,足以明太祖也曾多次被他气得不行,真不是针对您,李青他一直都这么没品。”</p>
“太没品了!”朱厚熜咬牙切齿地强调,“不是一般的没品。”</p>
黄锦讪笑点头,安慰道:“李青过,他对皇上您够好了,其实,奴婢也这样觉得,别的不最起码,能让他炼丹的大明皇帝,也就皇上您一个了。”</p>
见主子还欲再辩,黄锦补充:“甭管他出于什么心理,您就炼没炼吧?”</p>
朱厚熜:“”</p>
“不错,朕算是享受到独一份的殊荣了,可”朱厚熜郁闷道,“其他就不了,你可见他真有让朕长生的打算?”</p>
黄锦沉吟了下,道:</p>
“首先,长生太过虚无缥缈,这话李青也曾多次向您明言;其次,奴婢是陪着主子长大的,记得主子幼时、少时,身子骨并不好,甚至称得上体弱多病,可如今呢?皇上体态康健,过了而立之年,仍春秋鼎盛,不惧寒暑皇上,真不是奴婢为李青话,他是没品,可对您至少没那么没品。”</p>
“你中了他的邪怎地?”</p>
“嘿嘿奴婢没有中邪,奴婢看似在为李青好话,实际上是为了主子好。”黄锦嬉皮笑脸。</p>
朱厚熜“呵”了下,饶有兴致的问:</p>
“你倒是,咋个就为朕好了?”</p>
“皇上气李青,可只能气着自己,根本气不着李青。”黄锦嘿嘿笑道,“其实,换之任何人都一样,对别人的恼恨,都是在惩罚自己。就比如杨慎。”</p>
朱厚熜竟无言以对。</p>
半晌,摇头笑骂:“什么乱七八糟的,狗屁不通!”</p>
黄锦挠头干笑</p>
见皇上果然不气郁了,他心里也开心,笑呵呵道:“奴婢也不知道皇上在忧虑什么,可在奴婢看来,没什么可忧虑的。”</p>
“还没你胖呢,咋还喘上了?”朱厚熜一脸无语,不过,被黄锦这一番开导,他心情确好转了不少,“哼哼,燕雀焉知鸿鹄之志?”</p>
“那是,那是”黄锦干笑道,“皇上心如天高,奴婢哪里及得上万一,奴婢只是觉着,与其对未来忧虑,不如做好当下;</p>
比如加快燃料补给站啊,扶持煤炭开采啊,如今蒸汽船已然投入使用了,只是因为补给问题,才没有形成规模,李家,包括诸多大富,都在积极推广,朝廷”</p>
突然觉得话得逾矩了,黄锦悻悻停下,转而道,“奴婢也就一。”</p>
朱厚熜白了他一眼,哼道:</p>
“这还用你,朕不知如此带来的好处?早在开春时,朕就拨付了几笔款项,用于龙江船厂造船,燃料补给站加速建设,以及煤炭开采呵,等你献策,黄花菜都凉了。”</p>
黄锦忙恭维:“皇上圣明,奴婢愚钝。”</p>
朱厚熜却是又郁闷起来,骂道:“娘的,这钱花的也太多了,如今别盈余了,收入都顾不住支出了”</p>
这是实话!</p>
哪怕一遍遍告诉自己,时下的投资终会兑现更大的回报,朱厚熜仍是心疼的不行。</p>
倒不能全怪朱厚熜气,眼瞅着金山、银山逐渐缩水,换谁当家也心疼。</p>
瞅了眼被雪映的亮白的纸窗,朱厚熜又是一叹:“话,开春都这么久了,啥时候才是个头啊。”</p>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