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看他不话,以为他在犹豫,笑着教导:“孔老头,亲君子而远人。但看看史书都知道,真人远比君子更好用。”</p>
“比如重用魏宗贤的天启帝,挡住了后金入侵,保住了天下,而亲近东林党君子们的崇祯帝,却是忽悠满天飞,自挂东南枝。”</p>
“比如武媚娘任用酷吏,镇压朝中反对派,反而稳固了权势!”</p>
“只要自身足够强大,镇得住人,他们就是最好的刀子。”</p>
老爷子着着,就莫名叹口气,他想到了当前的众多人,全都是前几年上位的。</p>
陈锋已经醒悟自己的错误,是的,人远比君子好用。</p>
个不好听的,君子与你立场、利益分歧时不定就成为你的敌人,而人不同,不仅是最好的背锅侠、临时工,还什么都可以做,愿意做!</p>
“爷爷,我懂,严嵩肯定比什么高拱、海瑞更会做事做人!”</p>
老爷子笑了笑,只是多了三分戏谑和无奈。</p>
“有时候,我也觉得人生有些可笑。”</p>
“可笑的不是人生!”陈锋摇头道:“可笑来自那些可笑的人!”</p>
“你们两个什么呢?”</p>
老太太拿着一袋子蔬菜回来,身后还跟着一个孟枣,同样是提了一袋子菜。</p>
“现在菜市场还有青菜卖?”老爷子好奇问道。</p>
现在菜市场不像后世,大清早开门后大家抢着买菜,到了下午基本就剩下质量不太好、被压坏、没人要的菜。</p>
这还算好的!</p>
到了下午四五点,基本就售空。</p>
“不是,我爹下乡放电影,带回来不少青菜,都是公社赠送的,吃不完,我娘和奶奶家换几条海鱼干。”</p>
孟枣解释道。</p>
老太太很满意这次交换,道:“一斤鲅鱼干换十斤菜,倒也不算亏。”</p>
怎么可能不亏?</p>
陈锋、老爷子望向老太太,老人笑着把青菜拿进了厨房。</p>
等孟枣回去,陈锋进房间,才知道为什么不亏。</p>
“奶奶,许大茂从哪弄来的山药?”</p>
山药,号称秋季第一补,属于是十分理想的秋季进补十食材。</p>
后世这玩意很常见,不过目前人工培植的山药不多,这玩意非常消耗土地养分(后世有肥料都要六年一轮种),有这个好田地,还不如种植水稻麦番薯等高产量作物。</p>
老太太笑着把袋子表面的青菜放在一遍,把一根根山药拿出来。</p>
当前这玩意只有在药店买得着,而且价格还不低。</p>
陈锋接过水桶,从外面水池打了一桶水进去,和老人一起清洗山药。</p>
上面的泥土都没洗掉。</p>
“我没问,知道太多不是好事,用三斤鲅鱼换六斤山药,不算亏,正好给你们补补身体,正好家里还有鲅鱼、豆腐和红枣。”</p>
陈锋笑着道:“我去搞一只野鸡,山药搭配鸡肉、红枣才是最好的。”</p>
山药煮鱼肉豆腐也不错,但这些天没少吃鲅鱼,有些吃腻味,换个鸡汤更适宜。</p>
“那也行。”老太太笑着道:“刚好你妈肚子越来越大,十月就要生了,多补补,生个大胖子出来。”</p>
陈锋没可能是妹妹的话,家里两位长辈都有些重男轻女的,也就陈建军不在乎。</p>
以前家里没有太多物资,表现还十分明显。</p>
</p>
现在好东西多了,孙子、孙女分配才公平起来,丫头也和老爷子、老太太十分亲昵。</p>
“对了,花今天有事,你待会去接莉莉回来。”</p>
“好的!”</p>
帮着老太太杀了一条冰冻的鲅鱼,切了豆腐,挑选了红枣、枸杞等配料,把煤炉点燃之后,就去接陈莉。</p>
体校这边一放学还是很拥堵的。</p>
他干脆坐在摩托车上,和郑二牛闲聊。</p>
“郑二牛,粮食价格都降了,你们这里的馒头怎么还是一个价?”一个老头子走过来,看到挂在墙上的木牌子价格,就埋怨起来。</p>
郑二牛正在和陈锋探讨怎么上山打猎,看到老家伙,斜视道:“爱买不买,不买就滚!”</p>
“嘿,你这是什么服务态度,信不信我去投诉你!”老人十分生气道。</p>
郑二牛冷笑道:“我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是服务你个投靠鬼子的大汉奸!”</p>
老人一脸发黑,可又不敢骂,只能气呼呼离开。</p>
陈锋好奇问道:“他是汉奸?”</p>
郑二牛点头:“这家伙跟着溥仪复满,虽然没做多少坏事,但那时胆子,不是他不想。据差点进了功德林,去年特赦的,如今被街道办安排负责扫这一片的大街。”</p>
陈锋更好奇了。</p>
“都进了监狱,还有钱买馒头吃?”</p>
就算是国营餐馆,馒头价格也不便宜,一个混杂了杂粮的馒头,要5分钱,同时因为粮票政策,还要对应的2两粮食票。</p>
两个馒头就要毛钱和4两粮票,寻常人家肯定舍不得。</p>
“这个就不清楚,大概他进监狱前做了什么安排吧。”郑二牛也是很迷惑,大家都这些大罪犯都是被抄家的,可眼前这个人已经来他们这里吃了好几次,一点都不像一贫如洗的人。</p>
“嗯,有可能!”</p>
陈锋点点头,功德林那批人差不多今年又被特赦出来(59年第一批),陈将军还在4月请宋熙廉吃饭,引发了不的舆论风波。</p>
李云龙之前来陈家吃饭,还吐槽这件事,陈将军请救命恩人吃顿饭,怎么就上纲上线了?</p>
“啧啧,不愧是遗老,都沦落到扫大街,还能天天买馒头吃。”</p>
“听他们这批人当年被袁大头赶出四九城前,就带走了一大批金银珠宝去了天津,并把财宝暗中埋在了地里。”</p>
郑二牛想起大街巷都知道的谣言,道:“听官府疏通河道、清理湖泊,就找到了几千斤黄金和几万两白银,这什刹海以前是大运河码头所在,不知道里面有多少金银财宝。”</p>
“没有,主要是尸骨,还有一些古董,没有那么多黄金白银。”</p>
这件事原身很清楚,因为监督某段河道清淤工程的,恰好有陈建国。</p>
河道里面的尸骨需要收敛,普通人哪有这个胆子,只能让他们这些特殊公职人员处理。</p>
(203年清淤,又挖出了一批古董)</p>
郑二牛羡慕道:“古董也不错啊,卖到琉璃厂,也能挣个几块钱。”</p>
“老郑,你想多了。”店里面某个吃饭的熟客插话道:“一件几毛钱都算不错了,以前能卖几百大洋的好东西,如今都是几分钱。”</p>
“黑市里都是假货,谁敢卖真货,抓到了,就咔擦!”</p>
陈锋差点笑出来。</p>
不过话糙理不糙!</p>
自从枪毙了一些倒卖古董的,四九城的确没有多少人敢大规模抢琉璃厂国营店的生意。</p>
私底下一两件寻常货就算了,要是多了,或者是好东西,被察觉到,真是要命的事情!</p>
一个投倒把罪跑不了,而且因为文物定价较高,罪行越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