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到来的永乐二年,看似平常中,又带着那么一丝不同寻常。</p>
永乐元年的时候,朱棣的注意力,更多放在他的‘法统’上。</p>
不管怎么,朱棣毕竟是起兵从铁脑壳侄子上夺取的皇位。</p>
放在历朝历代,这都是一件很炸裂的事。</p>
强如李世民,在史官的笔下,往往也不吝抨击,名声其实并不算好。</p>
不为别的,就因为他在宣武门射死了自己的大哥,把亲爹逼成了太上皇。</p>
在士大夫的眼中,这就是‘大不孝’加‘大不敬’。</p>
哪怕贵为天可汗,他也不如一个守着规矩的老师帝王。</p>
毕竟,哪一个当官的,不希望自己辅佐的人叫宋仁宗,而不是洪武帝?</p>
朱棣当然没打算因为这些文官的希望,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和段。</p>
但他也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就是法统的合法性,以及身后名。</p>
朱允炆做下的那些事,虽然也不光彩。</p>
‘弑祖’固然可恨,但百姓家还讲究一个家丑不外扬呢,朱棣可不想把自己家的破事剖开,给百姓当茶余饭后的谈资。</p>
毕竟,能像洪武爷那么头铁,写一本御制纪非录骂儿孙的主,世上也不多见。</p>
最后的结果,就是在他再三斟酌之下,仅取消了朱允炆的帝位合法性。</p>
就连他的大哥,也被取消了帝号,改为‘懿文太子’。</p>
整个永乐元年,朱棣就在处理这一件事,好让自己的位置,必须名正言顺。</p>
与这件事能相提并论的,就是海外的各大战事。</p>
张玉、朱能征安南,朱高煦征西域,朱高燧孤身海外搞风搞雨,热闹的很。</p>
其中最大的战役,就是现在李朝的援朝之战。</p>
在朱棣的构想中,这一仗不仅要打出大明的赫赫威风,还要一次定北疆百年安稳。</p>
仅仅打赢,绝对不够。</p>
洪武爷前半辈子忙着驱除鞑虏,恢复汉家河山,后半辈子忙着屠戮功臣,杀贪官。</p>
朱棣觉得他和自己爹不一样,他是个有志气的孩子。</p>
他对杀功臣没兴趣,就张玉、丘福、朱能那几个货,也没那本事和野心,颠覆朕的江山。</p>
想要超迈先父,他就一定要做出不一样的丰功伟绩。</p>
而朱棣心目中的功业,就是远征他域,扩大大明图,威服四海。</p>
不将大明图翻个几倍吧,至少不得远超汉唐?</p>
别的不提,现在朱高煦所部正在打的地方,当年也不过是汉唐的都护府。</p>
想到这些,朱棣就有些着急和生气。</p>
“都是咱汉家河山,凭啥让给外人?都得给朕还回来!”</p>
朱棣这一生气不要紧,周边的这些不臣之国,就要等着倒霉。</p>
第一个倒霉的就是黎季嫠。</p>
黎氏篡了陈家的权,还想骗大明册封,本就是欺君之罪。</p>
之后更是勾结英国人,倒金柱、侵南域,罪不可赦。</p>
朱棣也没惯着他,直接兵发安南,狠狠地揍他。</p>
虽然有了英国佬的支持,但约翰只想借他的给大明添点乱,压根没有重视过他。</p>
之前有了约翰大量新式火器的‘援助’,黎季嫠的部队倒是意气风发。</p>
</p>
迅速平定国内反对声音,顺将陈家灭了族之后,他的目光又盯上了左右临国的土地。</p>
老缅、暹罗第一个倒了霉,仅仅几个月的功夫,就被黎季嫠平推过去。</p>
要不是仗着山地打游击,怕是直接当场就灭了国。</p>
不满足的黎季嫠,眼睛同时还盯上了满剌加,想要夺取制海权。</p>
只可惜,当时约翰正被苏谨打的抱头鼠窜,逃到了倭岛。</p>
失去支援的黎季嫠,这才不甘心的作罢,不然满剌加还真有可能被他打下来。</p>
但随着朱棣这一发兵,黎季嫠的好日子算是到了头。</p>
没死在靖难之役的张玉,带着无穷的精力,和朱能于几个月的时间,就将安南平定。</p>
现在的安南已经被大明再次收回,改为交趾羁縻所,张玉暂任第一任都督,朱能任都指挥。</p>
不过显然,仅仅取回安南并不能满足朱棣的胃口,后者直接下旨,继续打!</p>
接到命令后,张玉留在交趾稳定地方,朱能带着部队一头扎进老挝的山里。</p>
朱棣是懂得用人的。</p>
按理安南一战是朱能主持,他的军功自然比张玉大,但交趾羁縻所的大都督,偏偏却给了张玉,这是为什么?</p>
就是因为朱能更能打。</p>
论军事作战能力,几个张玉绑在一起也打不过朱能。</p>
不算苏谨的部队,朱能其实才是朱棣下第一猛将。</p>
论个人能力,张玉甚至不如他的儿子张辅。</p>
而朱能对此毫无怨言,因为他心里明镜似的————这是陛下给他再造军功的会呢。</p>
果然没几个月,朱能就平定了老挝,继续向暹罗扑去。</p>
他的目的很简单,一年之内,彻底平息祸乱。</p>
至于平息祸乱之后,这些地方‘姓’什么,那得陛下了才算。</p>
被打的抱头鼠窜的黎季嫠,哪怕到了现在还抱着幻想。</p>
他知道自己打不过明军,趁着年底大朝会,赶紧备足了贡品,派人进京求饶,目的只有一个:</p>
“陛下,您是天朝上国,就别跟咱这人计较了,</p>
的服了,您赶紧撤兵吧,只要您让的回去做个王,一定带着安南世代臣服大明。”</p>
只可惜,朱棣连他的奏疏都没兴趣看,黎季嫠派出的使者直接堵在了交趾,边境都不让过。</p>
黎季嫠见不让使者入境,心知大明这次是要跟他玩真的,彻底慌了神。</p>
一边派人去倭岛寻约翰,希望再得到他的支持,一边故技重施,让使者团转走海路,想办法从岭南入境。</p>
可惜,现在早非洪武年间,广东沿海对海外船只管理极其严苛。</p>
‘凡广东外贸、朝贡海事,俱交市舶司处置,地方不得擅权。’</p>
市舶司归谁管?</p>
可以是陛下,也可以,是苏谨的人在管。</p>
但无论是谁在管,他想通过贿赂市舶司登岸的计划,注定要落空。</p>
对黎季嫠的徒呼荷荷,朱棣毫无兴趣,因为他正忙着审阅今年大朝的名单。</p>
除了南亚诸国,比如暹罗等地,就连印地亚、萨尔维王朝,这些中立的王国,都派使者前来朝贡。</p>
但这些不是朱棣最感兴趣的,他最感兴趣的,是另外两个来朝贡的家伙。</p>
奥斯曼,和瓦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