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利这个人,早在李夫人得宠的时候,就已经被封为侍中、大夫了。</p>
但无论是中朝还是外朝,都看不起他。</p>
主要是李广利的弟弟李延年,总是和妹妹李夫人一起伺候刘彻,玩那没羞没臊的游戏。</p>
这种行为,让李广利的风评很差。</p>
不过李广利的信心还是很足的。</p>
一方面,他的妹妹李夫人给刘彻生了一个儿子,昌邑王刘髆。</p>
另一方面,李广利觉得自己努努力,将来也是能成为第二个卫青的。</p>
大家都是外戚,凭什么卫青能行,李广利不能行?</p>
葬礼后,李广利看着悲伤不已的俊俏弟弟李延年,皱眉道:</p>
“行了,别哭哭啼啼的,妹子临终的话,陛下肯定是会听进去的。”</p>
“等为兄超越卫青的时候,你自然也能沾光!”</p>
李广利话时神采飞扬,脸上满是期待,完全不像是一个刚刚失去了至亲妹妹的人。</p>
李广利等待的会,很快就到来了。</p>
李夫人虽然很得宠,但终究只不过是个夫人,连妃子都算不上。</p>
刘彻并没有因为她的死悲伤太久,很快就重新投入了国政大事的商议中。</p>
商议的当然还是刚刚搞走了赵破奴两万人,让刘彻丢了大脸的匈奴乌师庐单于。</p>
刘彻怒气冲冲地开口道:</p>
“朕要派十万大军荡平漠北,把儿单于的脑袋擒来,尔等觉得如何?”</p>
众人面面相觑。</p>
过了好一会,丞相石庆才开口道:</p>
“陛下欲以谁作为主将出征匈奴呢?”</p>
这个问题直接把刘彻问住了。</p>
现在大汉的名将,那是真没有了。</p>
公孙敖?这货虽然是卫青好友,但能力水平不行,修个受降城差不多了,指望他打赢匈奴王庭主力还是洗洗睡吧。</p>
公孙贺?这也是和公孙敖半斤八两的东西。</p>
曾经以副帅身份跟随霍去病封狼居胥,还灭了南越国的路博德?太老了,而且刚刚才因为其子犯事牵连,被刘彻罢免官职。</p>
灭掉朝鲜国的荀彘?这家伙比较擅长的还是步兵,而且荀彘内讧杀掉杨仆的前科让刘彻对其心生忌惮,不愿意用。</p>
除去这四人之外,大汉当然还有其他将军,但比这四人都要更加不如。</p>
刘彻忍不住叹了一口气。</p>
卫青、霍去病没了,大汉竟然就真的没人了。</p>
刘彻沉默良久,开口道:</p>
“先不打漠北好了。”</p>
作为千古大帝,刘彻虽然有各种毛病,但在这种关键问题上是很少乱搞的。</p>
可不打匈奴,刘彻也出不了这口气啊。</p>
都被乌师庐单于打脸了这个样子了,刘彻怎能不有所回应?</p>
群臣也是知道刘彻性格的,一番商议后,还真有人提出了一个主意。</p>
“陛下,漠北大汉可以暂时不去,但咱们可以先打西域啊!”</p>
“把西域匈奴人的爪牙给铲除了,同样也能扬大汉国威,展现陛下您的英明神武!”</p>
刘彻一听,眼睛顿时亮了。</p>
“有道理!”</p>
西域现在的情况,其实就是一群墙头草。</p>
大汉强,那大家就听大汉的话。</p>
匈奴强,那么大家就当匈奴的狗腿子。</p>
大汉对比匈奴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丝绸之路。</p>
丝绸之路给西域各国都带来了大量的利益,就算是匈奴强势的时候,西域各国也不会和大汉闹得很僵。</p>
</p>
最典型的就是乌孙。</p>
乌孙国的国君是当年曾经宴请过张骞的军须靡,一年前刚刚继位。</p>
军须靡继位后,按照收继婚的规则,把刘彻嫁给他爷爷猎骄靡的大汉公主刘细君也收入后宫。</p>
刘细君当然是忍不了的,堂堂大汉公主,先嫁给爷爷又嫁给孙子,这像话吗?</p>
于是刘细君就写信给刘彻求救。</p>
刘彻心想,刘细君都在乌孙那么多年了,方方面面人脉都有。</p>
让刘细君回长安再派一个大汉公主过去嫁给军须靡,岂不是要从头再来?</p>
而且,也没必要再让一个刘氏公主踏入火坑啊。</p>
于是刘彻就回信告知刘细君,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当地习俗怎么样你就按照夫家那边办就是了。</p>
刘细君无奈之下,只能嫁给了军须靡,成为了右夫人。</p>
问题来了,乌孙国的左夫人是谁呢?</p>
匈奴公主!</p>
从乌孙国就能看出来,西域各国对大汉、匈奴的态度了。</p>
匈奴毕竟经营西域百年时间,距离也近,就很容易利用自身力量在西域扶持起新的傀儡政权。</p>
之前的楼兰、车师两国被赵破奴铲平后,换上来的新王自然都是对大汉俯首帖耳的人,两国内部忠于匈奴的那些人也都被清洗一空。</p>
乌维单于和乌师庐单于两父子接力,在西域又扶持起了一个新的代理人国家。</p>
大宛国。</p>
这个大宛国,表面上是臣服汉朝。</p>
但汉朝使者提的要求,答应是爽快的,事情是绝对不办的。</p>
而且大宛国也和之前的车师、楼兰一样,暗中截杀经过当地的丝绸之路商队,尤其是有汉人的商队。</p>
当大汉这边想着从西域扇匈奴一巴掌的时候,大宛国显然就是最佳选择。</p>
只是</p>
一名大臣开口道:</p>
“陛下,若是真要打大宛国,得有个名目啊。”</p>
言下之意,咱们打大宛国,总不可能堂堂正正是为了扇匈奴脸吧?</p>
那样匈奴是一定会出兵的。</p>
这么一来,除了战场从漠北变成西域之外,大汉还是要和匈奴主力对抗啊。</p>
刘彻一想也是,便道:</p>
“那就对外宣布,大宛不进贡汗血宝马给朕,所以朕要派兵攻打大宛国!”</p>
这下子,匈奴总不可能随意干涉了吧?</p>
只是,事情依旧没有这么简单。</p>
又一名大臣道:</p>
“陛下,大宛国的地理位置,也不好办啊。”</p>
自从车师国、楼兰国被赵破奴干掉之后,匈奴人也学聪明了。</p>
匈奴人觉得,楼兰国和车师国太靠近大汉边境了。</p>
大汉从敦煌出征,一下子就打到这两国境内,匈奴都来不及做出反应。</p>
所以新的代理人政权,地理位置在整个西域的偏西边。</p>
大汉如果想要发兵去进攻大宛国,就要跨越整个西域。</p>
一路上大大那么多国家,能放心让大汉的大军过境?</p>
假途伐虢的典故西域人是不懂,但西域那么乱,很多国君都有很强的自保意识,不可能允许大汉军队大摇大摆通过的。</p>
这场战争打到最后,很可能会变成,大汉要强行攻克一路上大大十几个国家,最后才能抵达大宛国。</p>
这样的仗,能打赢?</p>
刘彻闻言,也陷入了长久的沉默。</p>
明明大汉比之前要更加强盛了,怎么就连打一次匈奴儿单于的脸,感觉都比之前更难了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