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 第735章 大唐兵匪是有道理的,汉武帝怒斥刘据,江充机会来了
    贞观世界中,李治看了一眼李世民,开口道:</p>

    “父皇,若是您的话,您会怎么做?”</p>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治,笑道:</p>

    “朕的做法,难道你不知道吗?”</p>

    “直接派出一员名将,直接一路杀过去就是了。”</p>

    李治无言以对。</p>

    这个方式,还真是很李世民。</p>

    李治忍不住又道:</p>

    “父皇就不担心,西域各国攻不破吗?”</p>

    李世民哈哈大笑了起来,看了一眼李靖。</p>

    “药师,你来吧。”</p>

    李靖笑呵呵地开口道:</p>

    “不会攻不破的,太子殿下。”</p>

    “只要告诉将士们,城破后可以屠城,战利品朝廷和所有将士们共分便是。”</p>

    “咱们大唐这么多年来的仗,都是这么打的。”</p>

    李治:“”</p>

    懂了。</p>

    搞了半天,还是大唐的老一套。</p>

    兵过如篦!</p>

    篦子,是用来梳跳蚤的。</p>

    连跳蚤这种东西都能被篦子搞下来,那么当“篦子”这种东西用来形容一支军队,这支军队攻克城池之后的搜刮程度就可想而知了。</p>

    “这也太不人道了,而且难道当地的老百姓不会有意见吗?”</p>

    李治终于还是忍不住提出了心中早就已经隐藏很久的问题。</p>

    李靖摇了摇头,道:</p>

    “老百姓?他们在被攻破之前都是敌国子民,大唐需要对敌国的子民有什么同情心吗?”</p>

    李治争辩道:</p>

    “但城破之后,他们就是大唐的子民了啊。”</p>

    李世民笑道:</p>

    “没有那么快。”</p>

    “得大唐派来官员,清点户口,丈量土地一整套程序完成之后,他们才能算得上大唐的子民。”</p>

    李治:“”</p>

    李世民平静地看着李治:</p>

    “治儿,看到金幕里的刘彻了吗?”</p>

    “如果大唐不用这种方式去打仗的话,那就只能用刘彻对内搜刮贵族、官员、商人、老百姓等所有阶级的方式去打仗了。”</p>

    “如果是你,你选哪一种?”</p>

    李治顿时被问得愣住了。</p>

    没错,李治喜欢的那种打仗方式,其实就是刘彻正在用的打仗方式。</p>

    可如果按照刘彻的方式来搞,后果就是除了军队之外,国内其他阶层其实都没有分享到大汉朝对外开疆拓土带来的好处。</p>

    这种方式岂能长久?</p>

    反而是大唐这种攻克一地就抢掠一空的方式,不但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军队出征对国库的损耗,而且还能增加国内民众的参军热情。</p>

    李世民看到李治动摇了,又慢悠悠地了一句。</p>

    “这种制度嘛,其实也不是大唐首创。”</p>

    李治忙道:</p>

    “儿臣知道,这是北周宇文泰的首创。”</p>

    李世民哈哈笑了起来:</p>

    “宇文泰很厉害不假,但他一个鲜卑人,有什么能力开创出这种制度?”</p>

    “真正首创这种制度的,是商鞅啊!”</p>

    “无论是北周还是大唐的府兵制度,其实就是大秦军功爵制度的改良、或者变种本而已。”</p>

    李治头皮发麻。</p>

    搞了半天,居然是商鞅?</p>

    李世民微笑着开口道:</p>

    “农业社会时代,最强悍的战争制度就是军功爵制度,没有之一。”</p>

    “任何制度都不如军功爵制度,大汉用的是军功爵变种,大唐用的也是另外一个变种。”</p>

    “宋朝不就没有实行军功爵制度,而是以文制武吗?”</p>

    “所以赵匡胤无论怎么天天在弹幕上吹嘘宋朝有多富庶,但事实是,农业社会时代的宋朝就是打不赢外战,这是制度问题,换一百个皇帝来也没用。”</p>

    顿了顿,李世民又补充了一句。</p>

    “当然,朕这种千古大帝级别的可以,但前提也得是彻底改革宋朝制度,其他政治制度必须要为军功爵制度服务才行。”</p>

    制度就是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规矩。</p>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p>

    家如此,国亦如此。</p>

    有了合适的制度,就有了大唐的强悍传。</p>

    制度不合适,同样是华夏种族,大宋就只能留下一连串的屈辱传。</p>

    千古帝王能改变历史,是因为他们成功地改变了制度。</p>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p>

    制度,就是千古帝王们中最合适的工具。</p>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刘彻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p>

    “西域的那些国,未必就真的敢和大汉顽抗到底。”</p>

    刘彻这么,并非毫无缘由。</p>

    丝绸之路,就是刘彻最大的底气。</p>

    现在的大汉,可谓是这些西域国的“大金主”。</p>

    得罪大汉可能不难下决心,但从此和滚滚财源再见,就不是谁都能下定决心的了。</p>

    打仗的决心是下了,那主帅的人选呢?</p>

    “就让李广利来出任这一次的主将吧。”</p>

    对这个决定,众人是既意外,又不意外。</p>

    意外,是因为大汉内部虽然没有能比肩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名将,但比李广利强的还是随随便便能数出五六个的。</p>

    不意外,是因为所有人都听了刘彻在李夫人病榻面前的话,知道李广利注定是刘彻要重用的人。</p>

    没有人提出反对,这件事情就这么通过了。</p>

    桑弘羊彻底麻木了,甚至连那些经常痛骂桑弘羊的人也麻木了。</p>

    一方麻木的搜刮,另外一方麻木的被搜刮。</p>

    “就当是给大汉交税了。”</p>

    一名老迈的列侯如是对着忿忿不平的儿子们道。</p>

    “爹,咱们堂堂列侯,交的税比那些草民还多,这公平吗?”</p>

    从来都是草民交税多,列侯交税少!</p>

    老列侯叹了一口气,道:</p>

    “陛下觉得公平,那就是公平的。”</p>

    “等着吧,陛下已经登基三十年了,不会太久了。”</p>

    大汉内部,许多贵族都用类似的话进行自我安慰。</p>

    刘彻已经年过五十,登基三十余年。</p>

    死亡对刘彻来,早已并非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p>

    太子刘据,成为了大臣们竭力下注的对象。</p>

    列侯在下注刘据,大臣在下注刘据,甚至就连儒家也在疯狂下注刘据。</p>

    刘据今年已经二十四岁了。</p>

    但既然是太子,即便二十四岁,也同样需要上课。</p>

    这位大汉太子正在大儒瑕丘江公的教授下,抑扬顿挫地读着尚书。</p>

    “周公若曰:“君奭!弗吊天降丧于殷,殷既坠厥命,我有周既受。我不敢知曰厥基永孚于休。若天棐忱,我亦不敢知曰其终出于不祥”</p>

    瑕丘江公打断了刘据的话。</p>

    “敢问太子殿下,刚刚这一段周公的圣人之语,是何意思?”</p>

    刘据道:</p>

    “周公是想要告诉君奭,商纣王不敬重上天,给殷国降下了大祸,殷国已经丧失了福命,周国已经接受了。周公不敢认为王业开始的时候,会长期保持休美。顺从上天,任用诚信的人为辅佐,那周公就不认为王业的结局会出现不吉祥。”</p>

    </p>

    瑕丘江公露出了笑容,点头称赞道:</p>

    “太子果然身具慧根。”</p>

    “敢问太子殿下,陛下如今的所作所为,是否又符合上天的意愿,是否会有一个好的结局呢?”</p>

    刘据直接愣住了。</p>

    这个问题的答案,刘据确实没想过。</p>

    瑕丘江公叹息道:</p>

    “据臣所知,如今无论是列侯、大臣还是商人、百姓,都对大汉这么多年来一直搜刮民间财富支持战争忍无可忍了。”</p>

    “太子殿下,朝廷不可与民争利啊,否则百姓会反,官员大臣会反,所有人都会反。”</p>

    “这就是上天的惩罚,届时大汉倾覆,便是重蹈了大秦的覆辙。”</p>

    “还请太子殿下好自为之。”</p>

    完,瑕丘江公就离开了。</p>

    只留下刘据一个人,坐在原地,陷入了长久的思考中。</p>

    西汉世界中,坐在皇位上的汉武帝看到这里,脸上露出了怒意。</p>

    “谷梁派这些犬儒,竟然也敢对朕的治国方针三道四?”</p>

    瑕丘江公所治的是谷梁春秋,故而这一派也被称为谷梁派。</p>

    谷梁派讲究的是宗法、礼制,极其看重嫡长子继承制,要求皇帝顺应天命,按照上天的启示来办事。</p>

    和儒家其他几乎是明摆着要骑到皇帝头上的学派(比如董仲舒的公羊派)相比,谷梁派显然是更加温和的。</p>

    谷梁派的死敌公羊派就很看不起谷梁派这种保守风格,讥讽谷梁派为“犬儒”,意思谷梁派只会给有权有势的人当狗,什么话都不敢一句。</p>

    既然都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那儒家之中肯定也选个好控制的。</p>

    谷梁派以其人畜无害的特征被选中。</p>

    无论是在金幕中,还是在如今这条世界线上,谷梁派的大儒都是刘据的老师之一。</p>

    但谷梁派并不是表面上那么的人畜无害。</p>

    无论是哪个学派也好,本身都是想要借助控制皇帝的思想来控制皇权,更好地为了自家学派的利益服务。</p>

    就坐在汉武帝身边的太子刘据也是有些慌神,忙道:</p>

    “父皇,儿臣并没有盲目地听从谷梁派老师们的话。”</p>

    汉武帝视线立刻转向了刘据:</p>

    “也就是,在现在这条世界线上,他们也和你了类似的话?”</p>

    刘据愣了一下,只能点头。</p>

    汉武帝呵呵冷笑,大一挥。</p>

    “从今天开始,所有谷梁派出身的儒者全部逐出皇宫和太学,不允许在长安授课!”</p>

    谷梁派这一次是真的触动了汉武帝的逆鳞。</p>

    这位千古大帝,从来只需要听话的臣子。</p>

    得直白一点,就是需要一群听话的狗。</p>

    愿意当狗的,汉武帝不介意给官职、权力。</p>

    如果哪条狗想要反过来控制主人,那就必须要严厉惩戒!</p>

    汉武帝抬起头,指了指在场的几名官员。</p>

    “你、你还有你们,从今日起,告老还乡吧。”</p>

    几名大臣面如土色。</p>

    被汉武帝选中的这些人,正是谷梁派在朝中的代言人。</p>

    很显然,刘彻是要一次性地将谷梁派彻底逐出朝堂中枢。</p>

    这些大臣们根本就不敢求情,只能跪下来谢过皇帝的恩典,然后垂头丧气地离开。</p>

    如果金幕中那个刘彻的威望已经是大汉皇帝中前无古人的成就,那么现在这条世界线中的汉武帝之威望,只能“一山还有一山高”。</p>

    那是真正的登峰造极,言出法随!</p>

    汉武帝做完这一切之后,终于稍微平息了一点怒火,对着刘据训斥道:</p>

    “朕才是你的父皇,下次碰到这种事情,要先来告诉朕!”</p>

    刘据只能唯唯诺诺,一个反驳的字都不敢出口。</p>

    正好,朝会散去。</p>

    江充坐着马车离开皇宫,回到了自己的府邸。</p>

    几名亲信已经在书房之中等候。</p>

    江充直接开口:</p>

    “这是我们的会。”</p>

    “谷梁派是太子最倚重的老师,瑕丘江公在咱们这条世界线虽然已经死了,但瑕丘江公的几个弟子平日里可是深受太子殿下的信任啊。”</p>

    “你们等会就派人,秘密控制住瑕丘江公那几个弟子,严加审问,一定要问出太子殿下对陛下不满的证据,懂吗?”</p>

    江充如今的权势也是炙可热。</p>

    刑部尚书,兼军大臣。</p>

    大汉也设立御史台和大理寺来对刑部进行分权制衡,但有军大臣这个头衔在,江充事实上是整个大汉司法系统的最高官员。</p>

    一名亲信有些疑惑地开口问道:</p>

    “大人,太子殿下这些年进步还是很大的,咱们真的能扳倒太子殿下吗?”</p>

    在过去的几年里,江充暗中针对刘据进行了多次活动,也有不少奏章送到了汉武帝的案头。</p>

    但汉武帝并没有把这些当一回事,刘据的太子之位现在还坐稳稳的就能明问题。</p>

    这名心腹其实还有一句话没有出来。</p>

    刘据真正的靠山并不是刘彻,而是卫青和霍去病。</p>

    这条世界线上卫青和霍去病都还好好的呢,这怎么能搞得了刘据?</p>

    江充表情冷厉,看着面前的几名亲信。</p>

    “你们的金幕难道是白看的吗?”</p>

    “从义纵、郅都、咸宣,哪个能超过五年的?”</p>

    “本官如今已经被陛下宠信八年了,呵呵,陛下的大刀随时都可能落在本官头上。”</p>

    “你们是不是觉得,本官倒了你们就有会了?”</p>

    “蠢材!想想义纵和郅都他们曾经的那些心腹下场如何?”</p>

    “本官只要一倒,你们全部都要跟着完蛋。”</p>

    几名原本有些异样心思的亲信闻言顿时吓了一大跳,纷纷表示一定听从大人的命令,这就去把那些谷梁派的犬儒们抓起来审问。</p>

    看着心腹们纷纷离去,江充一个人坐在原地,叹了一口气。</p>

    “时间还是太紧迫了。”</p>

    在江充看来,其实等这一部刘彻的金幕视频播放完毕,江充对刘彻整个人生有了一个完全的了解后,那才是万事俱备。</p>

    可问题是,眼下这个会实在是太好了!</p>

    太子刘据最信重的几名谷梁派老师被驱逐,这是最容易连带弄垮刘据的时。</p>

    错过这个时,再等到下一个就不知道有多少年了。</p>

    对江充来,他现在最缺少的恰好就是时间!</p>

    江充呼出一口气,自言自语。</p>

    “时不我待啊!”</p>

    “也只能拼一把了!”</p>

    这位大汉当今最有名的酷吏,双目中闪过一丝精芒。</p>

    江充这辈子,其实一直都是在走钢丝,在赌。</p>

    谁不知道做酷吏随时都会被皇帝抛弃,不可能有好下场?</p>

    但做酷吏,也的确是一个法家士人最容易出头的方式。</p>

    如今江充的官职,也的确是做到了一个酷吏能做到的极致。</p>

    接下来他要做的就不是谋求升官了,事实上也没有官可升了。</p>

    在这条世界线上,自从上一任丞相公孙贺死后,汉武帝这些年一直都没有让别人接替丞相,就让这个官职一直空悬着。</p>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汉武帝不废除丞相,只不过是留给所有大臣一点念想罢了。</p>

    成为军大臣,就是人臣的极点。</p>

    白了,到这一步,江充对汉武帝已经无所求了。</p>

    江充要做的,就是自保。</p>

    一个酷吏想要自保,想要荣华富贵终生,那就必须得走向操控皇帝的道路。</p>

    这是利益所注定的。</p>

    反正失败了,无非也就是个死字嘛。</p>

    什么也不做,不也是等死吗?</p>

    那还不如拼一把,死中求活。</p>

    若是能成功,以刘彻现在的年纪,江充不但有希望左右将来大汉皇帝的人选,甚至可能会成为真正的权臣!</p>

    想到这里,江充的身体都激动得颤抖了起来。</p>

    “我一定能做到,一定!”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