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 第736章 李广利出征,刘邦长久的执念终于释然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在刘彻的力排众议下,李广利被任命为主将。</p>

    由于大宛马主要的产地是在贰师城,所以李广利就被封为贰师将军。</p>

    李广利自信满满地从家里出发了。</p>

    临走前,他的弟弟李延年前来送行。</p>

    对于这个弟弟,李广利并无什么好感,只是非常冷淡地了一句。</p>

    “没事回来看看,你嫂子和侄儿们若是有什么事情,你就和陛下一下,陛下自会解决。”</p>

    李延年忧心忡忡地开口道:</p>

    “兄长,西域路途遥远,又有戈壁大漠,此行务必心啊。”</p>

    李广利哼了一声,傲然道:</p>

    “心?该心的是大宛人,而不是我!”</p>

    “等着吧,我回来之后,我们家就有一个新的列侯了!”</p>

    对李广利的任命,朝廷之中并非没有非议,还是有一些反对的声音传到刘彻耳中。</p>

    刘彻站在宗庙面前,等待着李广利的到来。</p>

    霍光和金日磾一左一右,侍立在旁。</p>

    阳光下,刘彻头顶金冠熠熠生辉,为这位已经开始步入老年的皇帝增添了几分威严。</p>

    旈珠轻甩,刘彻淡淡开口道:</p>

    “你们觉得李广利当真不堪为主将吗?”</p>

    金日磾沉稳地开口道:</p>

    “西域国,对大汉而言不过是唾可破。”</p>

    霍光道:</p>

    “只要李广利心谨慎,想来此行当无甚问题,必能为陛下取回大宛马。”</p>

    “大宛马,哈哈。”刘彻笑了一声,道:“这件事情传扬出去,朕的罪行是不是又多一条了?”</p>

    霍光道:</p>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国政大事,岂是黔首所能置喙?”</p>

    金日磾道:</p>

    “陛下千古功业,乃大汉开国以来之首。”</p>

    刘彻的笑容越发愉快了。</p>

    这些年,刘彻身边的侍中来来去去,换了好几拨人。</p>

    霍光和金日磾能一直出任侍中屹立不倒,自然也是因为得到了刘彻的信任。</p>

    “贰师将军到!”</p>

    在群臣的注视下,李广利单膝跪地,接过了刘彻交给的斧钺和兵符。</p>

    这一次李广利出征,刘彻给了他六千骑兵和三万步兵。</p>

    并非是刘彻气,而是大汉其他的骑兵需要在此期间守备边境,防止乌师庐单于突然南下进攻漠南草原。</p>

    大汉的边境扩展到漠南草原上后,缓冲区的确是大大增加了。</p>

    凡事有利有弊,边境往北扩展的后果就是长城作为预警防线效果不再,如今大汉需要更多的骑兵在草原上巡视,才能有效地在第一时间对内地进行示警。</p>

    以刘彻的性格,当然也不可能被动防守。</p>

    他也做好了准备,一旦得知匈奴主力前往西域方向去截击李广利所部,那刘彻就会立刻让漠南的大汉骑兵集结起来,直扑兵力空虚的漠北王庭!</p>

    镜头一转,已经到了漠北王庭。</p>

    “呵呵,这个刘彻想的倒是挺美的。”</p>

    “六千骑兵就想要让本单于前往西域?真是把本单于当成傻子了。”</p>

    乌师庐单于对刘彻出兵的举动展开了非常尖锐的嘲讽。</p>

    一旁的匈奴右贤王有些不太放心地开口道:</p>

    “大单于,如果咱们不发兵的话,大宛国恐怕会被攻破啊。”</p>

    车师和楼兰在前,如果大宛国再被攻破的话,西域各国对匈奴的信任可就要大打折扣了。</p>

    一次保不住弟,可以是汉军突袭,赵破奴动作太快的原因。</p>

    第二次还是保不住,以后谁还愿意给匈奴人当弟?</p>

    乌师庐单于看向了一旁的赵破奴。</p>

    “赵王啊,你怎么看?”</p>

    赵破奴认真地思考了一会,道:</p>

    “不瞒大单于,以我对汉朝皇帝的了解,如果漠北有会的话,他是肯定会发出大兵前来的。”</p>

    乌师庐单于嗤笑道:</p>

    “就刘彻现在部下那群废物,能有谁打得到王庭来?”</p>

    赵破奴提醒道:</p>

    “卫青和霍去病在成功之前也是籍籍无名的,大汉人口众多,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再出现第二个卫青和霍去病了。”</p>

    乌师庐单于的脸色僵硬了一下,随后笑道:</p>

    “这句话得没错,所以本单于是绝对不可能上刘彻当的,哈哈哈。”</p>

    “好了,今日没什么事的话,就到这里吧。”</p>

    众人很快散去,赵破奴也回到了自己的营帐之中。</p>

    片刻后,赵破奴的儿子赵安国走了进来,低声开口。</p>

    “爹,听今天匈奴单于找您去商议怎么对付大汉的事情?”</p>

    赵安国是赵破奴最喜欢的儿子,上一次也是以亲卫的身份跟随赵破奴出战,一同成为了俘虏,以及如今匈奴的一员。</p>

    赵破奴嗯了一声,随口将今天会议上的细节告知了赵安国。</p>

    赵安国大惑不解:</p>

    “爹,您怎么把陛下的意图出来了?”</p>

    “如果大汉的兵马能打到漠北,咱们正好里应外合,重归大汉啊。”</p>

    赵安国从就是听着自家老爹跟随冠军侯霍去病各种事迹长大的,心中对大汉的归属感自不必。</p>

    为了父亲,他愿意投降匈奴。</p>

    但只要有会,赵安国会立刻回归大汉,戴罪立功!</p>

    赵破奴笑了笑,道:</p>

    “傻孩子,单于明显已经看破了陛下的企图,若是老夫故作不知,那结果只能是单于立刻把你我父子斩首。”</p>

    赵安国倒吸一口凉气,道:</p>

    “这个匈奴单于,竟然如此狡猾?”</p>

    赵破奴叹了一口气,道:</p>

    “若非如此,你我如今又怎么可能身处王庭呢?”</p>

    “再继续等等吧,总是会有会的。”</p>

    赵安国重重点头,道:</p>

    “希望那一天不会太晚!”</p>

    汉初世界中,刘邦看到这里哼了一声。</p>

    “这个赵破奴,可比某些人有良心多了!”</p>

    </p>

    话时,刘邦带着浓浓的怨念。</p>

    刘恒当然能听出刘邦意有所指,也很快就想起了一个人。</p>

    燕王卢绾。</p>

    卢绾是刘邦在沛县的发,一直以来都是跟随刘邦混的。</p>

    到刘邦成了汉王,卢绾被封为长安侯。</p>

    长安可是大汉的都城,以此作为封号,可见卢绾在刘邦心中的分量。</p>

    后来燕王臧荼造反,刘邦平定臧荼作乱后,就将卢绾封为燕王,继续镇守燕国。</p>

    事情到这里,都一直是两个发相互扶持信任的剧情。</p>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改变了这一切。</p>

    刘邦平定燕王臧荼后,感觉这异姓诸侯王的确是不靠谱,也就开始了陆续诛灭异姓诸侯王的过程。</p>

    随着一个个异姓诸侯王被刘邦诛灭,卢绾心中也开始慌了。</p>

    卢绾可是燕王啊,这岂不是意味着刘邦也要弄死卢绾?</p>

    惊惧之下,卢绾和代国丞相陈豨一拍即合。</p>

    这个时候的卢绾还没想着要造反,只不过是希望割据自保。</p>

    但事情很快就败露了,刘邦愤怒之下派周勃领大军征讨卢绾。</p>

    卢绾心中有愧,而且本来燕国的军队也打不过大汉朝廷,就跑到了长城以北附近。</p>

    卢绾一边向冒顿单于求援,一边向刘邦各种求情。</p>

    刘邦见状就下诏书,只要卢绾前来长安面见,就饶卢绾一命。</p>

    据卢绾原本是想要前来的,但不知为何却改变了主意,最终投降匈奴,被冒顿单于封为东胡卢王。</p>

    投降冒顿不到一年,卢绾就死了。</p>

    刘邦对此耿耿于怀。</p>

    刘邦这个人,白了就是道上大哥。</p>

    卢绾这种忠诚于自己一辈子的发、弟,刘邦是非常信任的。</p>

    就算卢绾真的想过造反,只要他愿意来长安负荆请罪,刘邦顶多臭骂一通,打一顿,这事情也就过去了。</p>

    但卢绾最终却还是没有回来,这对刘邦来,是心里过不去的一道坎。</p>

    难道咱们之间的兄弟情分,就真比什么狗屁燕王的职位还重要?</p>

    你但凡来和大哥认个错,大哥难道会不原谅你?</p>

    谁没犯过错,大哥难道还能因为这点事情就断送咱们的兄弟情?</p>

    刘邦看着吕雉暗中授意杀掉韩信,眉头都不眨一下。</p>

    对刘邦来,韩信只不过是一个半路加入的打,死了也就死了。</p>

    可自家好兄弟的背叛,老刘心中是真的无法释怀。</p>

    刘恒安慰了一句:</p>

    “父皇,儿臣从一些匈奴俘虏的口供中听,卢绾在死前也是常常怀念跟随父皇征战的时光,并对没有向父皇请罪深以为恨的。”</p>

    这倒真不是刘恒胡。</p>

    在拥有了金幕带来的各种加持后,大汉早就已经灭掉了匈奴,弄死了冒顿。</p>

    当年跟随卢绾一起投降匈奴的许多部下成为了汉军的俘虏,包括卢绾的两个儿子。</p>

    他们的这些口供早就有了,只不过谁都知道卢绾这个名字在刘邦心中属于禁忌,并没有呈递给刘邦罢了。</p>

    刘邦闻言,精神顿时一振。</p>

    “当真?快,去把供状拿来!”</p>

    很快,一箩筐的奏疏就被抬了进来。</p>

    当时大汉还没有全面推行纸张,这些供状都还是以简牍的形式存在。</p>

    刘邦看着面前的这些奏疏,身体微微颤动了起来。</p>

    “好,好啊。”</p>

    “这个臭子,终究还是心里有朕这个大哥的。”</p>

    “哈哈哈,哈哈哈!”</p>

    刘邦激动大笑,眼眶有些泛红。</p>

    人老了,比年轻时更容易动情了。</p>

    刘恒看着刘邦激动的样子,心中也是有些感慨。</p>

    这些奏疏的确是卢绾儿子、部下所,但谁也不清楚这究竟是卢绾当时真的亲口这么了,还是这些人想要借用卢绾的名义保命,才编造出来的谎言。</p>

    刘邦呼出一口气,开口道:</p>

    “卢绾生的那两个混蛋还活着吗?”</p>

    回答的是陈平。</p>

    “陛下,卢绾的两个儿子都还活着,一个在岭南当教书先生,另外一个在河西负责驿站文书。”</p>

    在儒家看来,祸不及妻儿是理所当然的事情。</p>

    萧何陈平等人信奉的黄老学派在这方面更为宽容,既然卢绾两个儿子没死,那就是天道留情。</p>

    正所谓天衍四九,人得其一。</p>

    上天给了卢绾后代一线生,萧何陈平对这两个曾经老战友的儿子自不会去迫害。</p>

    事实上,萧何陈平等人暗中还替卢绾这两个儿子搞定了几次危。</p>

    只不过谁也不会在刘邦面前主动提起这些,没必要。</p>

    刘邦点了点头,淡淡道:</p>

    “这两个子既然没死,那就给他们提拔一下吧。”</p>

    “嗯,大儿子封个忘恩侯,二儿子就入丞相府负责文书。”</p>

    众人齐声道:</p>

    “陛下仁慈!”</p>

    忘恩侯这个名字,固然是很难听没错了。</p>

    但,那也是正儿八经的列侯,是大汉臣子能达到的爵位最高点。</p>

    除了名字难听了点,该有的好处都是大汉顶级的。</p>

    一个叛徒的后代,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瞬间变成臣子之巅的列侯,这不是仁慈是什么?</p>

    刘邦在做完这件事情后,也是长出一口气。</p>

    此刻,这位大汉开国皇帝心中的某些执念,终于释然了。</p>

    卢绾啊卢绾,你这个背叛了大哥的混账东西。</p>

    大哥想,大哥不怪你。</p>

    你在匈奴死得像条狗,大哥听了也就笑笑。</p>

    你留下来的两个混账,大哥会帮你好好照顾的。</p>

    你就在九泉之下好好等着吧。</p>

    等着大哥过几年下去了,狠狠地扇你两巴掌,踹你两脚,打断你两根肋骨,让你对着大哥下跪道歉。</p>

    然后,咱们兄弟好好喝几杯!</p>

    刘邦呵呵一笑,悠然神往。</p>

    死亡,也未必就是坏事啊。</p>

    九泉之下得见古人,纵入幽冥又何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