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 第1106章 清朝与郑成功的交涉,秦始皇感觉不太对劲
    宋太祖赵匡胤:乱什么?清廷一直都是清廷,只有南明内部乱七八糟,都这种山穷水尽的时候了竟然还有三股势力!</p>

    隋文帝杨坚:你漏了。若是算上暂时寄居于郑成功处的鲁监国水师,那是四股势力。</p>

    唐太宗李世民:就南明这点地盘,竟然有四股势力,而且还整合不了,简直匪夷所思。</p>

    宋太祖赵匡胤:这国家不灭亡就真的有鬼了!</p>

    明太祖朱元璋:</p>

    这一刻,老朱又双叒叕产生了深刻的自我怀疑。</p>

    咱们大明的后代,怎么就能烂到这种地步?</p>

    就这几个省份,巴掌大的地盘,竟然总是整合不起来?</p>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郑芝龙、郑鸿逵闻讯而来,力劝郑成功。</p>

    “阿森,你要想一想你的父亲!”</p>

    “阿森,北京朝廷已经对咱们做出足够大的让步了,郑家将来至少还能保住海外贸易一半的利润,也够了。”</p>

    “阿森,这可是郑家几千上万口人的命啊,你可不能为了那个马上就要灭亡的大明,把大家的命都搭进去了!”</p>

    郑成功沉默良久,揉了揉太阳穴,吩咐属下。</p>

    “派人去通知福州方面,迎接使者前来泉州吧。”</p>

    “至于晋王(李定国)的使者,先安排他住下,过一段时间再送他回去。嗯,这段时间不要让晋王的使者知晓福州方面的任何消息。”</p>

    二月十六日,满清内院侍读学士郑库纳、扎齐呐等人跟随郑成功派出的迎接队伍,抵达了双方预订好的见面地点——安平。</p>

    四天后,郑成功设立香案,对着满清使者郑库纳中捧的圣旨行三跪九拜之礼。</p>

    “臣郑成功接旨!”</p>

    看着这一幕,满清的使者们都露出了愉快的笑容。</p>

    郑库纳笑道:</p>

    “海澄公,在接旨之前你还需要做一件事情。”</p>

    扎齐呐淡淡道:</p>

    “海澄公,你如今还是旧明打扮,如何能接受大清旨意?须剃发易服,才能将这旨意授予你。”</p>

    郑成功闻言,眉头缓缓皱起,极为不满地开口道:</p>

    “不剃发,这难道不是之前好的条件吗?”</p>

    郑库纳和扎齐呐两人脸上的笑容同时消失。</p>

    郑库纳加重了语气。</p>

    “大清的臣子,自然应该按照大清的规矩来!”</p>

    “海澄公,你既然选择了臣服,那就应该有臣子的样子!”</p>

    “如果你不按照大清的规矩,那大清又何必给你诸多优待!”</p>

    扎齐呐冷冷地开口道:</p>

    “海澄公,大清已经给了你太多的例外,现在剃发,一切就都和平结束。”</p>

    “郑家将会从此获得朝廷允许的巨大利益,你也将以大清功臣的身份载入史册。”</p>

    大堂中一阵沉默,所有人都在等待着郑成功的答复。</p>

    郑成功站了起来,表情平静地开口。</p>

    “不行。”</p>

    “剃发之事,绝对不行!”</p>

    郑库纳大怒,就要当场发作。</p>

    关键时刻,扎齐呐更加冷静一些,伸抓住了郑库纳的袖子。</p>

    “海澄公,我们可以再给你一点时间想想。”</p>

    “今天就先这样吧。”</p>

    扎齐呐强行将郑库纳给拉走。</p>

    在场的郑家众人面面相觑,都没想到是这种结果。</p>

    郑芝豹干咳一声,对着郑成功道:</p>

    “阿森,不就是换个发型,换套衣服的事情嘛,其实也没有必要计较那么多的。”</p>

    </p>

    郑鸿逵也道:</p>

    “咱们在跟那边做生意的时候,不也要按照他们的规矩来吗?其实也没什么。”</p>

    郑成功坚定摇头。</p>

    “不行就是不行。”</p>

    “咱们可以向满清让步,但满清也必须向咱们让步。”</p>

    “否则,将来如果满清的皇帝了要收回海贸所有权益,咱们怎么办?要不要按照他的规矩来?”</p>

    郑家众人面面相觑,一时无言。</p>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郑家和满清使者多番交涉,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p>

    二十日,郑库纳、扎齐呐在和跟随前来的清廷“监军”叶成格、阿山商议之后,做出决定。</p>

    “还请告知海澄公,我们今日便返回泉州。”</p>

    当天,清使团便回到泉州。</p>

    郑成功又亲自写信,派人送往泉州给清使进行挽留。</p>

    清朝使者们表示,剃发、接印是必须要做的事情。</p>

    并给了郑成功四天时间,限于二十五日做出答复。</p>

    二十四日晚上,跟随清使团前来的郑成功二弟郑世忠、周继武、李德、黄征明等人前来求见郑成功。</p>

    亲弟弟郑世忠看着郑成功,大哭道:</p>

    “兄长若不剃发,老父、全家性命尽丧北京矣!”</p>

    郑成功呼出一口气,摇头道:</p>

    “二弟,你有所不知。我不剃发,爹尚有生。我若剃发,才是真正全家死无葬身之地!”</p>

    郑世忠痛哭流涕,和其他几人一起苦苦相劝郑成功。</p>

    但此时的郑成功已经打定主意,拍桌怒斥。</p>

    “我过了,剃发是不可能的。”</p>

    “北京若是不答应我的条件,一切都不必再谈!”</p>

    至此,也就再没有任何可以谈的了。</p>

    黄征明离开前,垂泪道:</p>

    “大少爷纵然不愿意跟朝廷和谈,也还请写一封信给老爷,让老爷明白您的心意。”</p>

    郑成功默然片刻,缓缓点头,坐在桌案面前提笔。</p>

    “和议非孩儿本心,乃叔父等人一力主张,又有父亲在北京,儿为孝顺之道,不得已为之。”</p>

    “至于请益地方,原为安插数十万兵将,何以曰:‘词语多乖,征求无厌’?”</p>

    “又不意地方无加增,而四府竟为画饼,欲效前赚父亲故智,不出孩儿平日所料。”</p>

    “邃然剃发,三军为之冲冠!儿如何能为之?在清朝总以剃发为是,在孩儿总以不剃发为是。”</p>

    “大丈夫做事,磊磊落落,毫无暧昧。清朝若能信孩儿之言,屈于父亲为孝。若不能信孩儿之言,则为明臣,尽于吾君为忠”</p>

    “此番之赦书与使者之举动,明明欲借父以挟子。一挟则无所不挟,孩儿岂是可挟之人乎?”</p>

    “且父亲往见贝勒(博洛)之时,已入彀中。其得全至今者,大幸也。”</p>

    “万一父一不幸,天也!命也!孩儿只有缟素复仇,以结忠孝之局耳!”</p>

    “不孝子森敬上。”</p>

    写完后,郑成功将信纸收起,交给黄征明。</p>

    随后又站了起来,给了二弟郑世忠一个拥抱。</p>

    “吾弟将来可善事父母,厥尽孝道,从此之后,勿以兄为念。”</p>

    “汉有子瑜而有孔明,楚有伍尚而有伍子胥,兄弟之间,各行其志,各尽其职!”</p>

    就这样,郑成功和清廷之间的谈判最终宣告破裂。</p>

    历朝皇帝看到这里,本该欢喜。</p>

    但他们的心中,却都不约而同地涌起一丝疑惑。</p>

    过了好一会,才有一条弹幕出现。</p>

    秦始皇嬴政:你们发现没有,郑成功明显是有些不太对劲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