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p>
万民之佛</p>
李龙鳞轻叩着案上的税册,冷哼一声:“好个天衍和尚,明面敲着木鱼诵经,暗里竟敢在税银上做脚!"</p>
“本宫就知道他没安什么好心,肚子里没憋好屁。”</p>
洛玉竹沉声道:“殿下,而且这还是臣妾初步估计出来,具体千佛寺漏交了多少税银,现在还不得而知。”</p>
李龙鳞问道:“为何?”</p>
洛玉竹如实道:“因为当时丈量田地的时候,千佛寺以佛门清净之地为由,拒朝廷官吏于山门之外。”</p>
“千佛寺后山云雾缭绕,传言有万亩良田隐于其中,却从未有人得见全貌,臣妾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p>
李龙鳞冷哼一声,眸中寒光一闪:“好个佛门清净地!”</p>
“难怪那老秃驴敢耍这样的把戏,原来是打算来一个死无对证。”</p>
“以为仗着朝廷不知道千佛寺名下有多少田地,也没有会丈量,那就可以随意对待,想交多少就交多少!”</p>
“真是可笑!”</p>
洛玉竹面露难色,问道:“殿下,那现在怎么办?”</p>
“现在别是进千佛寺丈量土地了,朝廷官员就连千佛寺的山门都踏不进半步。”</p>
“总不能就这样置之不理,任由其胡作非为吧?”</p>
李龙鳞摇了摇头:“不可能,摊丁入亩乃是国策,更是大夏律法的红线,岂能容忍那秃驴在这红线上来回蹦跶?”</p>
“玉竹,你立刻去给本宫找几个户部负责丈量土地的来。”</p>
洛玉竹一怔:“殿下,您这不会是打算强闯千佛寺吧?”</p>
李龙鳞嘴角斜挑冷笑:“千佛寺,本宫要是想收拾他,不过是动动指头的事情,更谈不上强闯这一。”</p>
“过些天父皇要和皇太后一起去千佛寺礼佛祈雨,到时候千佛寺所有的和尚们都会聚在前山,后山的万亩良田自然不会有人看守。”</p>
“到时候让这些人把千佛寺的土地好好给本宫丈量清楚!”</p>
洛玉竹恍然大悟,惊得云鬓间那玉步摇轻颤:“殿下,臣妾明白,这就去安排!”</p>
李龙鳞嘴角扬起一丝冷笑。</p>
天衍和尚竟然还想跟他玩这样的花招,实在是可笑至极。</p>
只要将土地丈量清楚。</p>
丁是丁,卯是卯。</p>
千佛寺一两银子都别想少拿!</p>
</p>
数天后。</p>
天朗气清。</p>
黄历上书,宜祭祀。</p>
晨光初破时,朱雀门外已是一片金戈映日的肃穆。</p>
八百羽林卫执戟列阵,玄甲银枪在晨风中冷光凛冽。</p>
绣着五爪金龙的明黄旌旗如云海翻涌,将官道铺成一条流淌的鎏金长河。</p>
一支队伍浩浩荡荡从皇宫出发,直奔京师城外的千佛寺。</p>
三十六驾龙纹銮驾逶迤如蟒,碾过龟裂的官道。</p>
禁军铁骑披挂鱼鳞金甲,如两道流动的铜墙沿官道蜿蜒十里。</p>
这阵势足以可见皇家对此次祈雨的重视。</p>
为了这次礼佛祈雨。</p>
千佛寺提前数天关闭了寺门,不再对外接待香客。</p>
但这依旧抵挡不住香客们的热情。</p>
沿路百姓匍匐如麦浪,枯黄指尖攥着褪色经幡。</p>
见如此情形,恍惚间竟分不清是皇权倾天,还是神佛临世。</p>
百姓们虔诚的望着路过的每一架马车,祈求上苍给他们下一场及时雨,以保他们来年吃得上口饱饭。</p>
武帝掀帘望去。</p>
</p>
目光所及之处,皆是干旱导致的土地皲裂。</p>
地里不少的庄稼都是一副枯黄之色。</p>
足以可见这场雨有多么的关键,甚至直接关乎着大夏的命运!</p>
田垄间白发老妪正以陶罐承接并不存在的雨露,而且像老妪这样的百姓不在少数。</p>
武帝屈指叩案,忽抬眸问道:“老九,你这世上有佛祖吗?”</p>
李龙鳞摇了摇头,道:“父皇,儿臣并不知道。但在儿臣看来,这世间并无佛祖。”</p>
武帝叹了一口气,喃喃道:“是啊,这世间若真有佛祖,他又怎能看到如此疾苦之景象,坐视不管呢。”</p>
“金铸身,银供奉。”</p>
“老百姓把自己的一切都拿出来,献给那神佛,只为祈求风调雨顺,衣食富足。”</p>
“这对神佛来,是什么苦难的事情吗?”</p>
“神佛为什么就不回应呢?”</p>
“难道是朕当真哪里触逆了上苍,这是他对朕,对大夏的惩戒。”</p>
李龙鳞摇了摇头,道:“父皇乃万世明君,何来触逆上苍?”</p>
在李龙鳞看来,像武帝这样的皇上当真不多见。</p>
励精图治,奋发图强。</p>
不骄奢,不怠政。</p>
满心都是为了让大夏臣民们过上更好的生活。</p>
唯一的理想就是让大夏经久不衰。</p>
这样的皇上能触逆上苍什么?</p>
武帝面露不解之色:“老九,那你这是为何?”</p>
“神佛为何就任由民间百姓疾苦,视若无睹!”</p>
“哪怕就是朕,也实在看不得百姓们跪在那干旱的田间地头,脸上尽是绝望。”</p>
“这是为何!”</p>
砰!</p>
武帝想起田间百姓的面庞,心中便怒火中烧。</p>
他一巴掌拍在桌案之上。</p>
李龙鳞望向武帝,沉声道:“父皇,那明这世间并没有神佛。”</p>
“若真有西天极乐,何忍见此人间炼狱?”</p>
蓦地。</p>
武帝脸上露出失落之色,不禁叹息:“那朕现在又在做什么?”</p>
“明知这世间没有神佛,还要大动干戈,兴师动众的前去千佛寺礼佛祈雨,这除了劳民伤财以外,还有何用。”</p>
“老九,你朕这场雨能求下来吗?”</p>
李龙鳞笃定地点了点头:“父皇,儿臣觉得,可以的。”</p>
武帝一怔:“为何?”</p>
李龙鳞扶正衣冠,望向天际翻涌的彤云,道:“大势所趋,民心所向。”</p>
“儿臣只知天子即万民之佛。”</p>
“父皇诚心祈雨,天道必应。”</p>
“你是大夏天子,是万万百姓民意的化身!”</p>
“这场雨一定可以祈求下来。”</p>
闻言。</p>
武帝满脸不可思议的望着李龙鳞。</p>
他仿佛感觉到了李龙鳞所的民意:“老九,朕相信你的话!”</p>
“这场雨朕无论如何都要为大夏百姓祈求下来!”</p>
“朕不管这上天有无神佛,朕便是大夏百姓的神佛!”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