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苏轼那不自在的表情,又脸色涨红,神情尴尬的模样,其他是完全忍不住笑了起来。</p>
没想到这个苏轼还挺好玩的呀。</p>
“苏轼前辈,您确实同王安石那个前辈气场不合,但是后面呀,也因为乌台诗案一事,心里也是十分感激王安石前辈的。</p>
所以被贬到黄州的时候,那个时候王安石前辈已经是隐退了,苏轼前辈您路过王安石家还特意去看望了他。</p>
为此在王安石前辈家中蹭吃蹭喝了一个多月。</p>
两个人算是和解了,没有朝堂上的那些事情,苏轼前辈您和王安石前辈也算是非常聊得来了。”黎雾笑道。</p>
虽然前半生两人针锋相对,却也相互欣赏,一见面就吵,但是也没有闹得你死我活的地步。</p>
直到这个乌台诗案一事,苏轼也是看透了,伤透了,王安石帮了他,苏轼自然也不是那种忘恩负义之人。</p>
晚年两人和解,像朋友一样聊天喝酒,秉烛夜谈,在王安石家中的那一个多月中,是苏轼过得最为轻松的时刻。</p>
苏轼听到这话,东西也不吃了,震惊的站了起来“仙人,你方才啥,我以后还会去王安石那个,人家做客,还住了一个多月?”</p>
苏轼又摇摇头坐下,满脸惊恐的表情“不敢想,不敢想,这种事情居然发生在我的身上!”</p>
他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却又觉得这种事情也不是不可能。</p>
反正就是觉得有些,有些怎么呢,现在不敢想的。</p>
谁能想到嘛,两个人一见面就掐的人,晚年还相谈甚欢呢。</p>
苏辙看着苏轼,觉得这个事情确实有可能。</p>
王相和他们只是政治不合,又没有什么大仇,而且王相为人也是非常的不错的。</p>
其他人倒是觉得,这样也很好。</p>
而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又一次引来了所有人的注视的目光,纷纷在,你怎么这样。</p>
王安石抿唇,也有些不安稳了,他现在可没有想和苏轼和解的想法。</p>
那子老是和他作对呢。</p>
不过晚年的他不在朝堂上的话,也不是不可能。</p>
弹幕很多人都是表示理解的,像他们在朝堂之上也是如此。</p>
天幕</p>
“这对于苏轼前辈您来,确实有些惊吓了,您消化消化这个事,我现在就先一苏辙前辈的事迹了!”</p>
苏轼点点头。</p>
“后面,河北转运判官王广廉奏请发给度僧碟几千份做为本钱,在陕西私自实行了青苗法。</p>
当时和王安石前辈的想法一致,于是青苗法就开始实行了起来。</p>
当时王安石前辈在朝堂还是非常有威望的,很多人都支持,所以即使心里有想法,但是不想得罪王安石前辈,谁都不会什么,甚至还非常支持。</p>
苏辙前辈您知道这个事情之后,于是就找上了陈升之,青苗法不可行,又给王安石前辈写信,不可行。</p>
于是,王安石前辈生气了,他大半辈子都为了这个变法,好不容易等来了宋神宗支持他变法,他怎么可能因为别人一两句话而不变法呢?</p>
</p>
于是苏辙前辈被贬出外了。”</p>
苏轼看向苏辙“弟呀,我就王安石那个人坏得很,”苏轼还愤愤不平,他们兄弟二人真惨。</p>
苏辙摇摇头笑了一下,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毕竟这个事情已经发生过了。</p>
而且他确实觉得那青苗法不行,弊端真的很大。</p>
李白等人目光来回在兄弟二人转动,仕途都挺不顺的呀,这两兄弟都不看好那个王安石的变法,他们倒是有些好奇那个变法是什么了。</p>
天幕前的人也同样好奇,变法唉,谁不好奇呀,这变法成功了,那就是千古留名,若是失败,指不定是千古骂名呢。</p>
而且敢变法的人真不多,这个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需要皇帝的支持,而且要一定的头脑,这个变法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变的。</p>
“王安石前辈的变法怎么呢,有变法的想法是好的,但是王安石前辈的想法他太过超前了。</p>
创造了很多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让后世的人注意到了宋朝时期祖国的先进。</p>
为此评价王安石前辈为‘华夏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不是变法不行,我还是希望王安石前辈可以听听苏轼苏辙前辈的建议,不定可以变法成功呢?”</p>
不是变法不行,只是在那个时候不合适,而且围在王安石身边的都什么人呀,全是一些乌合之众,一些投的人。</p>
而王安石本人也陷入了沉思,或许他可以试一试做出改变,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p>
而苏轼和苏辙对视了一眼,他们倒是希望王安石可以听进去仙人的话。</p>
到底,他们不是不支持王安石,只是对方太急了。</p>
“这个还是继续苏辙前辈的事哈,熙宁三年,苏辙前辈您被陈州的知州召为陈州教授。</p>
熙宁六年,又被河阳军文彦博用为学官。</p>
到熙熙十年,苏辙前辈您做了着作佐郎,后面又跟随南京留守任职,为应天府判官。</p>
当时苏轼前辈要去徐州,于是你们二人相约徐州,在徐州待了一百多天,创作了逍遥堂会宿等诗。</p>
这个元丰二年,你们都知道的,苏轼前辈因为乌台诗案一事。</p>
苏辙前辈您知道之后,那个急得团团转呐,苏辙前辈您为了救苏轼前辈,更是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p>
但是没有得到批准,甚至还被牵连了,直接被贬为筠州盐酒税,甚至还五年都不可以向上升。”</p>
“弟呀,是我连累了你,”苏轼也是愧疚到不行,五年不能上升呀,都是他连累了弟弟呀。</p>
“哥,这怎么能怪你,是我自愿做的,”苏辙听到之后,并不觉得有什么,若是当真到了那一天,他可能还会如此吧。</p>
毕竟哥哥对他是真的非常非常的重要。</p>
两兄弟都眼泪汪汪的握着对方的。</p>
“苏轼前辈苏辙前辈,这些事情都还没有发生呢,”李清照很无奈,她都完全没有想到过,苏轼前辈和苏辙前辈竟然是如此。</p>
不过也是羡慕,感情真好,都在为对方紧张难受。</p>
“是呀,是呀,还没有发生,以后也不会发生了,”苏轼哈哈一笑,苏辙也跟着一起笑了起来。</p>
确实,以后也不可能再发生了。</p>
“来,喝酒,喝酒,”李白端起酒杯道。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