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又饮了几杯酒,苏轼也是化悲愤为食欲。</p>
“唉,没想到苏辙后辈的仕途也不顺呀,唉,”杜甫叹气,他的仕途,别了,在这个人当中,就他混得最惨。</p>
这也岂止是用惨一字来呀。</p>
几人相顾无言,谁不是呢,又有谁的仕途是一帆风顺的呢?</p>
天幕前的人听着,自然也早就发现了,这些诗人词人啥的,大多仕途不顺利,不过不顺利不是很正常的事吗?</p>
话太直,容易得罪人。</p>
李白,就先不了,杜甫这个,是奸臣当道,直接被唰了,这个也不提了。</p>
苏轼和苏辙,两个人,直接得罪了王安石,那时候,苏轼和苏辙才多的官呐,人家王安石宰相耶。</p>
就直面的人家研究了半辈子的变法不太行,需要改,人家能不生气?</p>
简直要气炸了。</p>
王安石为人还是非常正直的,要换了一个奸诈一点的,敢这话,别仅仅只是被贬的问题了,至少得搞死对方才成呢。</p>
所以呀,还是王安石下留情了。</p>
不过杜甫的这个话倒是引来了很多人的共鸣。</p>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有一身的才华,却无处可施展。</p>
于是弹幕又出现了神奇的一幕。</p>
那就好很多人在弹幕上自荐,这可把其他人得一愣一愣的,对啊,他们怎么没有想到。</p>
现在有天幕,可以发弹幕,这多方便呀,可以自荐呀。</p>
于是有一个人开始,其他人也大胆了起来,纷纷在弹幕上搞起了自荐。</p>
自己是哪哪哪的,会什么什么,有的甚至还作诗,讲国家如何如何发展等等。</p>
皇帝大臣们也见识到了物种的多样性呀。</p>
那是各种奇葩也都出来,不过人才,也是真有,蠢才当然也不少。</p>
“老祖宗们,在这里伤什么春悲呀,至少你们比很多人都强了,真的,在后世留名千古,这是多少人想要的,”黎雾道,多少人为了能够千古留名,废了多少心思。</p>
谁都怕被人遗忘的。</p>
不就是仕途不顺嘛,已经很好了,至少还做过官,也潇洒过呢。</p>
比太多人都好了,他们还伤春悲秋的,百姓还想哭呢。</p>
百姓都不知道有多羡慕他们。</p>
四人听后,倒是醍醐灌顶,李清照不掺和他们,她是女子,她就算想做官,那也只能想想而已。</p>
做官,呵,这辈子怕是不可能了,就算有仙人的改变,那也不是一下子就把女子的地位提起来,那些根深蒂固的想法,依旧在,只能慢慢的改变,一点一点的改变。</p>
“仙人的是,仙人的是,”苏轼乐呵呵的道,可不是比太多人都好了吗。</p>
和百姓相伴,他们不知道过得有多好,至少还能当个官。</p>
很多百姓,怕是见到最大的官,也只是个县令的,或者是里正啥的。</p>
其他人也不再纠结于这点于是又举杯喝酒。</p>
黎雾道“那我就继续苏辙前辈的事迹了。”</p>
其他人点头赞同,边听边吃边喝酒,美哉美哉。</p>
“元丰五年,苏辙前辈您一直到了黄州,与苏轼前辈相聚。</p>
一起看了黄山的很多地方,为此又写了不少诗呀。</p>
</p>
元丰八年,宋神宗驾崩了,苏辙前辈您也回到了京师做了右司谏。</p>
当时是太皇太后高氏掌管朝政,她是比较反对新法的,于是就启用了旧法的很多人。</p>
那时候,旧法直接占据上风了。</p>
而支持新政法的很多人也都被苏辙前辈您所弹劾,全都被革职了。</p>
当时的大臣吕惠卿,是王安石一提拔起来的,但是人家是个墙头草,见新政法这边被打压了,立马就反水了,直接陷害王安石。”</p>
苏轼苏辙都露出嫌弃的表情,很明显是对吕惠卿这个人万分嫌弃。</p>
这人分明得到王安石重用,后面居然还陷害王安石,当真是人一个。</p>
他们可看不过去。</p>
李白和杜甫也是看不过,痛恨这种卑鄙之人。</p>
虽然他们不了解这个王安石,但是听仙人了不少,对方应该是个非常不错之人,虽然确实固执一些,但是也是个非常的正直那种。</p>
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听到自己被吕惠卿背刺,脸色有些不好看了。</p>
不过到底什么话也没有,罢了,日后不再重用他便是,至于其他的,他并不想去做。</p>
而且他也能理解对方如此行径,那个时候的他,已经没有什么权力了,当时太皇太后又重用旧政法,他被打压也再正常不过了。</p>
理解归理解,但是不能原谅对方的所作所为。</p>
“王卿,这变法朕看,还是要听一听那苏轼苏辙的想法,王卿以为呢?”宋神宗问道,他是无比的欣赏王安石的。</p>
觉得王安石非常懂自己。</p>
王安石行礼“官家的是!”</p>
新党的人惊讶的看着王安石,王相居然赞同的官家的这个话。</p>
王相有多么的固执,他们是知道,没想到现在居然</p>
王安石自然有自己的思考,他也从仙人那里知道了自己变法失败,因为官家的早死,也因为自己变法确实有些问题,需要改进,既然仙人都提出来了。</p>
他会认真的思考,他想变法成功,他想改变大宋。</p>
想到大宋后面的结果,王安石就难受,被后面的朝代嘲笑,被后世人叫大怂,他们大宋怎会如此呀?</p>
天幕</p>
“而吕惠卿也知道自己肯定会被清算的,于是请求以外授宫观官来逃避贬官流放之罪。</p>
那苏辙前辈您是看不过去呀,连上三疏把吕惠卿的罪行全都给揭露了出来。</p>
最终吕惠卿成了散官,被安置到了建州去了。”</p>
散官,也就是没有任何实际职务,仅仅有个官名而已,啥也干不了。</p>
“干得好,”李白等人道。</p>
而吕惠卿脸色都绿了,他知道,自己日后的仕途肯定是一片漆黑了。</p>
苏辙也是浅浅一笑。</p>
“后面苏辙前辈您也被升了官,从六品的起居郎,后又做了中书舍人。</p>
元佑四年,苏辙前辈您又升官了,这次官比较大了,是从二品的吏部尚书。</p>
不过元佑六年的时候,当时苏轼前辈被人排挤了,到外边任职去了,而苏辙前辈您自然是不放心的,于是连上了四封奏折,也要跟着苏轼前辈一起到外面任职。</p>
当然,这个事情没有得到批准,在太皇太后高氏掌管朝政的这期间,苏辙前辈您和苏轼前辈那过得是相当的不错滴。”</p>
高皇后做为苏轼的粉丝,爱屋及乌,不过也是苏辙自己有能力,才会升官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