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1976步步生莲 > 第991章 年轻胆气壮,点儿正气运隆
    曲某人心情飘乎乎的,导致脑子有点不灵光。</p>

    以至于即便察觉到蒋华几次吞吞吐吐,却并没有多想。</p>

    毕竟大风虽停,但好些事还没个定论,不好付诸于口。</p>

    直到问以前谁在北屋办公,蒋华他没来几年不清楚的时候,心里才开始狐疑。</p>

    之前介绍院子时,这里早期住着一位姓马的先生,离职后变成了办公场所。</p>

    早期住的先生姓什么他知道,后面变成办公场所了,却含糊其辞的</p>

    咋地,北大校园内,老先生们的住宅区里,还能安置什么不能直呼其名的保密单位?</p>

    就算蒋华真的不知道。院内封存的东西,要么是学校的财产,要么是之前那个单位的财产。</p>

    不起眼的破桌子烂椅子就罢了,数量太多,后勤单位不可能一件一件的抠数量,缺了少了报损耗就完事了。</p>

    鸡翅木、黑檀、黄花梨的家伙什,就算没人用,也肯定是登记在册的贵重物品。</p>

    蒋华一计算站的负责人,他有那大方的资格吗?</p>

    他怎么就那么确定,那么贵重的家伙什,搬回家都没人管?</p>

    真要没人管,早特娘的被人搬走了个屁的。</p>

    难道大学里从教授到校工,都是道德完人?</p>

    不对劲</p>

    越琢磨越不对劲</p>

    蒋华意识到自己乱讲话了,打算脚底抹油。抬腕瞅时间:“我回去喊几个人过来,争取今天就收拾出来。”</p>

    “不用哪个还是不大好。要不,算了吧,随便找个到地方给我安排个屋就行。”</p>

    “我的也不算呀,你得找领导。”蒋华一推六二五。</p>

    “得,那我找领导去。”曲卓二话不,跟蒋华一起出了63号院,骑着电驴去找徐主任。</p>

    怪不得老徐同志忙,身为系主任,他是真的忙。</p>

    今年首次将春季入校改成秋季,新生入学、老生返校,汉中分校迁回。</p>

    曲卓等了快一个时,好容易逮到会,赶紧事</p>

    “什么?换个点的屋?”徐主任皱眉。</p>

    “别人五六家挤一栋房。我就一讲师占那么大一院,不合适。请等着被嚼舌头嘛。”</p>

    “你还怕别人嚼舌头?”徐主任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p>

    曲卓被问的没话,索性不装了:“你跟我实话,那院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p>

    “问题?什么问题?”徐主任语气不耐烦,低头翻头的文件时,眼底一丝不自然闪过。</p>

    “教职工宿舍紧张,那么大一院子封存不用?”曲卓稍稍压低些声音:“北屋里那办公用品,可不是一般级别能用的东西。蒋华话时躲躲闪闪避重就轻的,明显里面有什么法。”</p>

    “瞎合计!”徐主任嘴上不屑,眼睛左右看了看,借调整好面部表情。脑袋凑近了一些,声:“那个院,头些年是校革委会办公室。”</p>

    “革委会?”曲卓有点意外。</p>

    徐主任暗戳戳观察了下曲卓的表情。见他两眼放空,明显屁都不知道,又压低了些声音:“管事儿的被抓了,都觉得不吉利。宁可几家挤一个屋,也不往那搬。”</p>

    “学问人,还在乎那个?”曲卓更意外了,随即想到了什么,指划过脖子:“不会是在里面畏罪”</p>

    “乱讲风停了的时候在学校仪表厂劳动,今年四月份被抓的,你随便打听去。”徐主任板起脸。</p>

    “嗨”曲卓闹了个哭笑不得,声念叨:“真是读了一肚子好书,不怕鬼神,怕不吉利,我也是醉了。”</p>

    “的就是嘛。”徐主任皱眉附和,催促道:“你赶紧的,该干嘛去。我这忙的都脚打后脑勺,瞎耽误工夫。”</p>

    “我打个电话。”</p>

    “干嘛?”</p>

    “让蒋华给我找几个干活的。”</p>

    “甭管了,我给你找。那边缺什么不?让后勤给送去。”</p>

    “别的都不用,弄两张单人床吧。再给女寝宿管打个电话,我对象返校了让她过去找我。”</p>

    “得忙你的去吧。”</p>

    徐主任赶苍蝇似的摆摆,低头摆出处理文件的架势等了几秒,保持着严肃脸,眼睛里透出点贼兮兮的意思抬起头。</p>

    </p>

    确定某人走了,不是很明显的松了口气,抄起电话拨号</p>

    为什么不让曲卓给蒋华打电话?</p>

    因为,计算试验站那边,不少都是本校培养出的研究生。</p>

    这个夏天开始,上面才提出本科生培养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最终确定为四年制。</p>

    在今年之前,北大理科是六年制。</p>

    在学校读了六年本科,又继续读研,知道的太多啦。过去帮忙干活,聊天扯淡的再乱讲话</p>

    客观的,徐主任没骗曲卓。</p>

    没人愿意去,确实是因为大风猛猛吹的那些年,63号院是校革委会办公地点。</p>

    但徐主任有点避重就轻。</p>

    或者,瞅准了曲某人不了解北大的过往,尤其是刮风那些年的事。</p>

    在曲卓想来,不就是个办公地点嘛,既然没出过横死的魂环,就没什么好忌讳的。</p>

    别人心有余悸,曲某人笑看风云。</p>

    但是!事情远不像他以为的那么简单。</p>

    他不了解,才会看的那么轻松。</p>

    实际上,北大的革委会,可不是一所高校的革委会那么简单。</p>

    后面还要加俩字总部!</p>

    再具体点,曾经主持革委会的人,远不是一名学校革委会主任那么简单。</p>

    当年除了四个知名的倒霉蛋,还有五大风云人物。</p>

    而那位主任,是五大风云人物之首!</p>

    靠着一篇用大字儿写的报,成功破圈儿。随后才引出了那篇特别出名的“扫清一切”</p>

    那位主任不但是北大的革委会头头,还是京城的革委会的副头头。</p>

    63号院一度门庭若市,四个倒霉,还有其它一些知名人物都是常客。</p>

    一帮人在那间铺着酱红色地板的会议室内,不知道商量出了多少阴谋诡计,是大江南北一场又一场灾祸的发源地都不过分。</p>

    而且,在那些年里六十三号院被北大人称呼为“所里”。</p>

    某老先生的回忆录中,措词是:我被揪到了燕南园的所里如何如何。</p>

    是,徐主任没骗曲卓,似乎没人在那里直接丢了性命。</p>

    但鬼知道有多少人的魂儿散在了那里,喘着气滴着血离开时,只剩下一具空壳罢了。</p>

    那里在许多人眼中,是具象了的梅关、七十六号、渣滓洞、白公馆</p>

    别住进去,想改成办公地点都没部门愿意搬。</p>

    还不止于此呢,蒋华提到的那位“马老”。</p>

    住在院里时因为一篇学术文章,被人用写着大字儿的报从办公室一直贴到床头。</p>

    最终扛不住压力辞去校长的职务。</p>

    继革委会之后,还有一位副校长搬进去过。没多久就恶病缠身,不得不入院治疗。</p>

    为啥有人搬进去过,那些办公用品还在里面?</p>

    没有任何离奇事发生!</p>

    也没人敢乱传作死的话!</p>

    就是搬回去后发现用不上。既然用不上,破桌子烂板凳的碍事占地方,就又给送回去了。方便其它有需要的部门取用</p>

    当然了,把63号院安排给曲卓,不是抱着什么坏心思。</p>

    有几位老先生学的杂懂的多。</p>

    一方面觉得那子心大脾气冲,不会在乎那些。</p>

    另一方面是心里的默契,不好付诸于口。</p>

    大齐概就是年轻胆气壮,点儿正气运隆,诸事不避百无禁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