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县学众人本该休沐,却一起出现在了余时章院中。</p>
所谓何事,一目了然。</p>
沈筝不知道学子们是何时知道印坊一事的,如今回想起来,好像早有细节彰显。</p>
前段时日,每每她在县学中遇到他们时,他们先是两眼放光,欲上前与她攀谈,而后便是想起什么似的埋下脑袋,然后避着她走。</p>
合着早在那时,他们便谋划着给她“惊喜”了。</p>
“这群子”余时章想着那日他们一同上门的情形,实话,还险些将他给吓一跳。</p>
一开院门一群子就那么眼巴巴地看着他,他不问,他们也就什么都不,非要等他开口。</p>
——“你们守在本伯门口作甚?有冤要喊?”</p>
——“伯爷,学生们自愿加入同安印坊,为印坊印刷排。”</p>
少年郎的嗓音清澈得如同山涧溪流,溪流潺潺流淌间,又有着那股独特的、犹如清晨破晓般的朝气。</p>
——“你们可知,你们在同安县学读书,便只是同安县学的学子,若往后真能入仕,也不过有个‘同安县学’学子头衔。但若你们为印坊排印刷,你们的立场”</p>
——“学生们都知道的,伯爷,学生们愿意,请伯爷成全。”</p>
山涧溪流汇聚,蓬勃之姿势不可挡,少年人不可再被觑。</p>
然后他们又什么来着?</p>
余时章也在那日,彻底对他们刮目相看。</p>
他们,他们身为同安县人士,本就得了沈大人诸多帮助,甚至可以,若沈大人没来同安县任职,便没有他们的今天。</p>
可能一次考试失利,他们便会黯然退学。</p>
也可能止步于高昂的束修、不菲的路费。最终的最终,纵使再过不愿,也只能将那一支笔、三两本书压入终年不见天日的箱底,然后独自黯然神伤。</p>
某个醉酒的深夜,望着漆黑夜空时,他们或许会想</p>
上京城的月亮,是否真的比同安县的月亮更大、更圆?</p>
上京城的泥地,是否真的比同安县的更加松软,将同样的种子埋在上京的泥地中,是否真能多种一斤粮食出来?</p>
上京城的农夫耕地,是否真的用银锄头,甚至金锄头?</p>
他们没见过,也没办法做出对比。</p>
但如今不同了。</p>
如今的他们敢想,自然敢做。</p>
县中开立印坊,本就为了天下千千万学子,他们是同安县人,也是千千万学子中的一员。</p>
既是为了自己,又有何好犹豫的?</p>
他们读了好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书,他们觉得自己有权利“自私”一把了。</p>
“他们既愿意,那便让他们放开脚去做。不过只是少年人罢了,天塌下来有你沈筝顶着,再不济,还有本伯。”余时章如是。</p>
</p>
“下官自是没意见。”沈筝笑道。</p>
她同安县从上到下,从老至少,就没一个孬的。</p>
“不过就是您受累了。”她补充道。</p>
“本伯受累?”余时章微怔后了然,“倒也谈不上累吧,这群子见了本伯跟见了鹌鹑似的,笨是笨了点,好在还算听话。”</p>
叫他们往东,他们不敢往西。</p>
叫他们打狗,他们不敢撵鸡。</p>
“真正受累的人啊,是白嵩和牛储。”余时章指着院内一角道:“可用之人一多,一套活字就不够用了,特别是那些常用字,近些日子来,他俩的都要刻秃噜皮了。”</p>
沈筝循着他指方向看去,一个又一个的竹架上,层层放满盆大的筛子,每个筛子中都装满了泥胚,依稀可见上面刻有字。</p>
“这么多”饶是沈筝也有些咋舌。</p>
白嵩与牛储在刻字之时她便过,频繁使用的常用字要多刻几个,用以应对一页纸就需要好几个相同活字的情况。</p>
白嵩与牛储自知其中道理,该多刻的字,一个没少。</p>
可也没人告诉他们,县学学子会一并加入布坊啊</p>
“那群子还嫌不够呢。”余时章撇嘴,“一个个的光想着自己大展拳脚,恨不得人一套活字。也不怪他们,这么大的年纪,正是争强好胜的时候。”</p>
“争强好胜”沈筝喃喃。</p>
第五探微是个眼里有活的,她见二人探讨得入神,自发在一旁忙了起来。</p>
洗茶壶、烧开水、泡茶叶、然后再给两人各倒上一杯飘香四溢的茶水。</p>
“丫头不错。”余时章面上神色不显,心中暗喜。</p>
第五纳正那老头怕是也没想到,将自己孙女送来给他余时章端茶送水了吧?</p>
也不知道那老头知道了会是何种表情?怕是要气死咯。</p>
他抿了口香喷喷的茶水,问道沈筝:“争强好胜怎么了?你可是有何想法?”</p>
“伯爷慧眼。”沈筝道:“您方才得是,少年人争强好胜乃是天性,且正向竞争也能锻炼他们的能力、增加他们的凝聚力。所以下官想咱们要不以此举办一场活字排比赛,一为锻炼、二为激励。”</p>
“比赛?”余时章看向她,“怎么比?”</p>
“比印刷排”沈筝想了一番,“自然是比找字挑字的速度与准确率了,能在上千活字中准确地找出那几十个字,何尝不能算一种能力呢?并且活字也应当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如此一来,才利于查找。”</p>
如今大周文字并无拼音注释,认字辨字多用形声法与直音法。</p>
形声法很好理解,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皆统称形声字,例如“材”之一字,左边的“木”是形旁,表示此字与树木有关,而右边的“才”,则是声旁,表读音。</p>
直音法则意为,读音相同的文字,在注音之时,可相互替换,如“地”、“递”、“弟”、“第”四字之间,可互相注音。</p>
简单来,直音法的意思便是,你会写一个某读音的字,就等同你四舍五入下会了其他几个相同读音的字。</p>
就是这么简单粗暴。</p>
但这两种方法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字一多,就乱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