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太子府。</p>
朱标喃喃道:“自从觉醒系统以来,体质被改善的越来越好。”</p>
“已经下了七道圣旨,总计增加了二十一年寿命。”</p>
“按照正常历史发展,我稚嫩活到三十六岁。”</p>
“但是现在,已经有了五十七年寿命。”</p>
五十七岁,在这个年代,已经超过正常平均寿命了。</p>
但是朱标显然不满足这个寿命。</p>
老朱可是能活到七十一岁高龄的。</p>
这么算下来,其实自己也当不了几年皇帝。</p>
自己这天胡穿越的开局,还自带一个发布圣旨就能增加寿命的系统,不多搞点事,都对不起来这一趟大明!</p>
正在朱标思索怎么再多发点圣旨的时候。</p>
王景弘带着几位内官抬来上百封奏折,足足堆成了一座山。</p>
见状,朱标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p>
“你们这是干什么?”</p>
王景弘答道:</p>
“皇爷太子爷您已经可以开始着处理政务了,让奴婢们把这些折子给您送过来,等您晚上批阅完,皇爷明日清晨还要御览的。”</p>
朱标看着堆成了山一般的奏折,瞪大了眼睛。</p>
“他让我今晚就批阅完?”</p>
王景弘重复朱元璋的原话道:</p>
“皇爷,政务一刻不得耽搁。”</p>
“太子爷您慢一分,天下百姓就得多受好几日的苦。”</p>
闻言,朱标无奈扶额。</p>
这个道理他不是不懂。</p>
可是这山一般的奏折,认真批阅起来,哪怕是通宵达旦的不睡觉,都够呛能处理完。</p>
“他是不是把所有奏折都送到东宫来了?”</p>
王景弘笑着摇头道:</p>
“皇爷太子爷您这是刚接触政务,怕您应付不过来,这些只是每日三分之一的折子。”</p>
朱标揉着眉心看着眼前堆成山一般的折子。</p>
总算是知道为什么历史上朱标死的早了,八成是累死的。</p>
这些折子,还是一天三分之一的数量。</p>
怪不得后世朱元璋是不折不扣的劳模皇帝。</p>
这都不能用劳模来形容了,就是生产队的驴,他也不这么连轴转啊。</p>
当晚,朱标在书房中一边批阅这些奏折,一边感慨。</p>
“这都什么鬼东西啊?”</p>
“这山西布政使是没点事吗?上个折子就为了问老爹身体好不好?”</p>
“还有这福建卫所督军,娘的,不好好剿倭寇,上折子问京城下没下雨?”</p>
看着这些离谱的奏折,朱标人都快麻了!</p>
这些折子,朱标越看越离谱!</p>
“真想知道老爹是怎么受得了他们的。”</p>
一边感慨,朱标一边在折子上批阅。</p>
“朕身体甚好,但若是再收到你这种没用的折子,就不好了!”</p>
“京城下没下雨,跟你有什么关系,淋的到你吗?好好剿你的倭寇!”</p>
朱标前世的时候,就听过这种千奇百怪的折子。</p>
但是他以为那只是上的段子,没想到竟然是真的。</p>
这些官员一个个都天天闲的吗?</p>
</p>
朱标一边奋笔疾书对着折子上的这些废话狂喷,一边思索。</p>
明朝的皇帝出了朱元璋和朱棣之外,好像很少有长寿的。</p>
只有一个嘉靖,还几十年不上朝。</p>
这种情况八成跟巨大的工作强度脱不了关系。</p>
老爹朱元璋自己是个劳模,后世想要有作为的皇帝都有样学样,导致个个都累出一身毛病。</p>
“不行,得想个办法。”</p>
“总不能每天都被政务压得喘不过来气吧?”</p>
“老子是来当皇帝的,不是来当劳模的!”</p>
朱标摩挲着下巴想道:</p>
“明朝的皇帝自老爹开始,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太把权利集中在皇帝身上了。”</p>
“即便后世出了一些把持朝政的大臣,那也是因为皇帝不作为的原因。”</p>
“其实这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丞相被废除,皇帝总领六部。”</p>
想到这里,朱标突然灵光乍现。</p>
“记得老四日后设立了一个内阁,用来帮皇帝分担政务。”</p>
“但是内阁首辅中权利也很大,几乎等于另类的宰相了。”</p>
“内阁不太行。”</p>
“万一日后再出现类似严嵩这种奸臣怎么办?”</p>
刚刚冒出内阁这个念头,朱标就摇头打消了。</p>
内阁用好了,确实是能为皇帝分担政务,但是需要有内官来制衡。</p>
但是不管是内阁首辅,还是掌印太监,都太容易把持朝政。</p>
所以内阁显然不符合朱标的打算。</p>
继续往下想去,朱标猛然想起后世清朝有一个衙门,名叫军处!</p>
本来是为了对西北用兵设立的。</p>
但是后来逐渐演变为协助皇帝处理军政事务的衙门。</p>
朱标还记得上历史课的时候,老师还过,军处的出现,意味着皇权达到了顶峰!</p>
</p>
</p>
三日后。</p>
朱元璋随意翻阅了一番刚刚送来被朱标处理好的奏折,十分满意。</p>
“看来让标儿接触一下政务,还是好事。”</p>
“既能帮咱分担一些,同时还能对他历练一番。”</p>
朱元璋是不折不扣的劳模皇帝,可不是而已。</p>
他每年是真真正正了雷打不动唯有两天假期。</p>
一天是他的生日,另一天,就是春节当天。</p>
其余时候,朱元璋每日只睡两个时辰,每时每刻都在想着没处理完的政务。</p>
而他分给朱标的那些折子,都是经过挑选,就算处理不当,也不会出现大问题的折子。</p>
之前还是义军时,虽然朱标也接触过这些,朱元璋继位之后,也会偶尔让朱标帮忙。</p>
可是却从未像现在这样一次处理这么多事情。</p>
“咱还担心标儿处理不过来,现在看来,还是咱太担心了。”</p>
朱元璋感觉有些老怀欣慰。</p>
看来自己让朱标提前处理政务,是明智的决定。</p>
这些从东宫送过来的折子,每一件事都处置得当,日后等到标儿真的当了皇帝,也不会有任何问题。</p>
想到这里,朱元璋心情大好。</p>
??yy\"?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