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的速度没有马皇后的快。</p>
“哎呀呀,疼”</p>
朱元璋无能的在空中挥舞。</p>
马皇后切齿冷笑:“标儿你还不了解?凡事他都自有分寸,你少操心,少来招惹他,一切就万事大吉了!”</p>
朱元璋不服气的嚷嚷:“好啊,既然这样,那就让他当皇上得了!咱是皇上,咱就有管这些的权利!”</p>
“权利你大爷啊。”</p>
马皇后给了朱元璋一脚。</p>
朱元璋被打得涨红一张脸,委屈的嘟嘴。</p>
“给我回去。”</p>
马皇后拽着朱元璋往外走。</p>
一旁的朱标看得那是一个饶有兴致。</p>
“紧赶慢赶的赶回来,你不累,我还觉得累呢!”</p>
“赶紧的,回宫去。”</p>
“我可警告你,你要再这般,就别怪我对你不客气了!”</p>
“标儿有勇有谋,就算是明玉珍真打过来了又何妨?标儿苦心孤诣的筹谋那么多,怕他这歪瓜裂枣的?”</p>
“你这脑子里究竟都装了什么?”</p>
“愚蠢!”</p>
被强行拽回宫的朱元璋自然是咽不下这口气。</p>
与马皇后分离的时候,还被警告,不能找朱标那混账的麻烦!</p>
行啊。</p>
左右这朝廷乌烟瘴气,腌臜事一堆,随便找谁的麻烦都是可以的。</p>
朱元璋找来了刘伯温,宋濂,于谦还有朱棣。</p>
向他们询问,他不在皇宫的这段时日,朝廷发生了什么事。</p>
朱棣最精明,把一切的事都推到了朱标的身上,只给自己留下一个碌碌无为,不堪重用的形象。</p>
刘伯温则是目睹了朝内的变化,大概的了一些。</p>
宋濂着重强调俸禄的问题。</p>
于谦则,征兵和冶炼钢珠的事尤为复杂,朱标要求还高。</p>
在听了这群人的话后,朱元璋拍案而起。</p>
“你,四皇子朱棣,庸才一枚!你皇兄让你监国,那是在训练你。可你呢,把这当成难以完成的任务,随便糊弄下就了事!身为皇子,这就是你该有的行径?如此做天下人的表率,那是失职!”</p>
“还有你刘伯温。一向不是很能吗?连咱的面子都不给,为何这段时日朝中问题,你没有强烈反驳?是没了骨气,还是宁愿做墙头草?”</p>
“宋濂你也是。跟着咱也有那么多时日了,从贫苦过来,那些年日子多难,兄弟姐妹饿死多少难道都忘了吗?如今这日子富裕了,便想着再好过一点。把穷苦百姓放在何处?”</p>
“而你,也就兵部那么点问题罢了,征兵多日没效果,钢珠也冶炼不出来,还好意思在咱的面前哭诉!标儿没把你兵部尚书的职位给下了,便已经是莫大的仁慈了!”</p>
四个人被朱元璋训得连连跪下来认罪。</p>
“都给咱出去,挂牌游街!”</p>
朱棣:!!</p>
挂牌?游街?</p>
那不是把他燕王的面子丢的一干二净吗?</p>
这比打他五十大板还丢人!</p>
不,不可以。</p>
朱棣:“儿臣愿领更严酷的惩罚,也不愿意去游街。”</p>
朱元璋:“也行,那便上吊把。”</p>
朱棣:</p>
这是亲爹能出来的话?</p>
其他几位不敢再有意见,纵然是无法接受,也赶紧谢恩了溜了。</p>
于是,宋濂,刘伯温,于谦和朱棣就成了那一年整个南京的笑话。</p>
朱标了解朱元璋,知道朱元璋回宫后定然不会消停。</p>
</p>
本可以去求情的,可转念一想,几人是不值得求情的,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这件事过去了。</p>
翌日早朝。</p>
朱元璋冷着一张脸,看谁都不顺眼。</p>
百里加急,送来了重庆的急报。</p>
朱元璋打开来看。</p>
上面写得是,明玉珍占领重庆后,屯兵的同时在加固防御。</p>
重庆山多,易守难攻。</p>
如今河南等地都不太平,纵有将军坐镇,却也不敢轻易的派去重庆剿灭明玉珍。</p>
重庆以南的地区,则太过贫穷,也是无用。</p>
此等情形,朱标还如此冷静,是真的有办法还是只是端着?</p>
怒气袭来,朱元璋重重的合上急报,眼神阴冷的看向众位大臣。</p>
“朱标等一等,你们就真的要等一等?愚蠢!”</p>
众位大臣:委屈啊!</p>
太子殿下要等,不愿意发兵,他们无可奈何啊。</p>
这朝廷,不都是你们姓朱的了算吗?</p>
“此事,不能再拖了!”</p>
“父皇!”这时候,朱标站了出来。</p>
朱元璋没好气的对着朱标翻了个白眼:“你闭嘴!”</p>
朱标:</p>
又不知道我的是什么,怎么能现在就让我闭嘴呢?</p>
“父皇,儿臣愿意带兵前往。”</p>
朱元璋皱眉,盯着朱标的眼神充满了怀疑。</p>
众位大臣也是你看我,我看你的,觉得很不可思议。</p>
朱标和朱元璋不同。</p>
朱元璋早些年再刀光剑影中厮杀。</p>
而那时候的朱标年幼,尚在学习。</p>
再后来大一点,也主要是统管后方,根本就没有上阵杀敌的实力。</p>
“不可。”刘伯温第一个站出来反对</p>
“殿下没有抗战的经验,又是大明的顶梁柱,是万万不能去的。”</p>
即便是此时的明玉珍如跳梁丑一般,折腾不了什么,那也绝对不能是太子殿下去。</p>
相比较而言,皇上都还更合适一点。</p>
朱标凝眸,思虑了片刻后,没有着急着反驳。</p>
“那刘爱卿觉得,谁去才合适?”</p>
刘伯温:“其实,眼前这种情况,谁去都不合适。这一来,朝廷的官员已经没有之前的充盈且能干了。那些新上任的官员,要有什么实战经验,微臣是不愿意相信的。”</p>
“可是,明玉珍已经反叛了,还占据了重庆,若此时再不出兵,变便让外敌觉得我大明只是一个空壳子。百姓也会怀疑,是否当真是这般。时间稍微长一点,社会必定会动荡。”</p>
那时候,再想办法,可就完了。</p>
朱元璋:“诸位爱卿,你们可有合适的人选?”</p>
蓝玉站了出来。</p>
他的表情中有着淡淡的忧伤。</p>
自从经历了先前的事,他就卸甲归田了。</p>
如今是朝廷有难,才上朝两日。</p>
“就让微臣去吧,也好给微臣一个将功折罪的会。”</p>
朱元璋有些许的迟疑。</p>
他不是怀疑蓝玉有谋反的心,可蓝玉此人,有些许狂躁,再加上上了年纪,恐怕不如当年矫健了。</p>
再者,朝廷也筹措不了太多的军队出来。</p>
0ven???-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