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称王称帝(二)</p>
其实,士颂言语中的挑衅,或者是威胁。</p>
简雍也好,还有简雍背后的刘备诸葛亮等人,又何尝不明白呢?</p>
赤壁之战结束后,孙权借着周瑜“积劳成累”的借口,匆匆从周瑜上抢走兵权。</p>
但是背后,也有士颂的鼓动。</p>
当时江东地区,忽然就出现了流言,是周瑜准备借这次大胜,有心拥立孙策之子,架空孙家,让他周瑜成为扬州实际的话语人。</p>
孙权的心胸,还是一如既往的。</p>
历史上赤壁大胜都不会给周瑜继续领兵的会,更何况如今荆州方向,有着士颂的大军占据。</p>
刘备又从豫州方向北上,到了他那里,只能是选择攻合肥,打开北上攻略徐州的可能。</p>
但是这条进攻线路,他可是准备了许久的,而且曹操兵败身死,中原震动,怎么看都是顺风顺水的一仗,这时候还把兵权留在周瑜上,他就不是孙权了。</p>
于是孙权带着十万江东“精锐”,亲自攻打合肥。</p>
但结果就在,他在合肥这里被拦住了。</p>
等到士颂打过了汉水,刘备都兵临许都,和曹丕对峙了。</p>
孙权还在合肥。</p>
后面刘备绕路拿下徐州,居然还能分兵南下,顺势帮合肥大败他孙权。</p>
主要是这个事情,破绽实在是太大了。</p>
于禁明明已经投降你刘备了,好,你于禁是诈降的,到了徐州之后,被李典劝,又反悔了,再次效力曹魏了,这点能得通。</p>
那他于禁和李典一起,好好配合,辅佐曹植守住徐州啊!</p>
结果陈登振臂一呼,整个徐州都反了。</p>
这也正常,也得通。</p>
陈登这种徐州的地头蛇,向来就是谁强他们跟着谁,更别糜家在徐州的根基了。</p>
然后,奇怪的事情就来了。</p>
徐州失败,李典东走逃入了曹丕军中,一切正常。</p>
曹植北逃进入青州,投了臧霸也勉强的过去。</p>
后面听曹植已经偷偷离开了青州,去了幽州投奔曹彰去了,毕竟曹彰上那北方的驻军,可是实打实的精锐。</p>
有这么一支强军在,安全上也得过去。</p>
但是于禁这个有着背叛前科的人,带着一支“败兵”南下,进入淮南地区,也就算了。</p>
整个徐州都投了刘备,就单单南面这个广陵郡没有投,就不过去了。</p>
好,你刘备非要,当时广陵郡的郡守,是曹操的铁杆忠臣也就算了。</p>
这于禁进入合肥城后,和当时的合肥太守刘馥一商议,便让他于禁,带着这三千武装到牙齿,拥有精良装备的“残兵败将”,到城外完成埋伏。</p>
后面,就找准了会,一个突袭,就就冲到了孙权面前,差点就把孙权给杀了。</p>
十万江东军队,就此分崩离析,大败而归。</p>
好不容易在长江北面占据的几个据点,也都全部丢了。</p>
孙权这一战,算是威名扫地。</p>
于禁凭借这个功劳,怎么也能抵过从前投降刘备的污点了吧。</p>
但偏偏最奇怪的事情就发生了,孙权大败第二天,早就病重的合肥太守刘馥直接死了。</p>
合肥城内数万守军,一时间也算是群龙无首了吧。</p>
这时候,刘馥之子刘靖也好,还是这个刚刚立了奇功的于禁也好,都可以名正言顺的整合这里的部队,成为一支强大的力量,在刘备东面搞事情,配合曹丕的部队,两面夹击吧。</p>
但就在这个时候,于禁也好,刘靖也好,就带着这几万战兵,外加更多的民夫辅兵,再一次的投降了刘备。</p>
这消息传到江东,自孙权以下,所有人都明白,自家被刘备给耍了。</p>
击破自家中军的那支部队,一定就是刘备麾下的精锐。</p>
凭谁看都能看明白,就是刘备摆了孙权一道。</p>
曹操大败,中原膏腴之地,大家凭本事自取。</p>
结果你刘备把自己的部队伪装成为曹魏的部队,配合曹魏军队击败江东大军,让在赤壁之战中费心费力的江东势力,什么好处都没有捞到,还平白无故地损兵折将。</p>
听孙权气得,更不得把自己的胡子都抓没了。</p>
他当即就再次启用了被他所顾忌的周瑜,让周瑜到须臾口整顿军队,做出一副将要再次北上的架势。</p>
同时,他通知刘备,别的不,扬州在长江以北的两个郡,你刘备死活的给我让出来。</p>
也就是这个时候,刘备的使者也到了江东。</p>
此人不是别人,起来,还是诸葛亮的同族堂兄弟诸葛诞。</p>
这次出使东吴,是他毛遂自荐。</p>
而他,也带去了诸葛亮为他准备好的辞,那就是“三家土地置换”。</p>
其实诸葛亮早就算准了士颂想要拿回江夏郡,甚至还想要从刘备上,把汝南郡拿过去。</p>
而江东孙权,也肯定会想要庐江郡和九江郡。</p>
但若真就把这四个郡这么平白无故地给出去了,却换不来好处,绝对不是他诸葛亮的算计。</p>
当年士颂和孙策,在龙川鏖战数次,明明士颂大胜,但却因为北方被曹操所侵的风险,不得不和孙家议和。</p>
那时候,士颂把原本士徽占据的扬州的庐陵郡、临川郡、建安郡“借给”孙策时,是强行让孙策写了借条的。</p>
现在,由刘备牵头,把江夏郡,汝南郡交给士颂,士颂则把扬州西南三郡的“借条”还给东吴,不再找孙权催要。</p>
而孙权,则把长江以北的庐江和九江郡,交给刘备治理,是为“三家土地置换”。</p>
这种看似公平合理的条件,里面实打实的都是刘备收益最大,士颂勉强不亏。</p>
只有孙权,吃个哑巴亏,没有任何实际好处。</p>
别孙权了,张昭第一个就跳出来指着诸葛诞骂。</p>
“诸葛亮好大的胆子,居然敢这样来糊弄我们东吴!”</p>
</p>
“你以为,周瑜周督都那里的数万精锐,都是摆设不成?”</p>
但诸葛诞似乎早有准备,他告诉孙权以及江东诸文武,道:“如今中原战事,基本已经平息,只待楚侯拿下宛城,这赤壁一战的战果,也就全部摘完了。”</p>
“如今曹丕率领残兵,渡过黄河,以冀,并二州为根基,遥控司隶关中。”</p>
“北面曹彰,把控幽州。东面臧霸,握有青州。都不易攻取。”</p>
“但短时间内,曹魏也无力南犯中原。”</p>
“我主沛王,汉室宗亲,占据中原,豪杰响应。如今征募雄兵三十万,上将千员,粮草马匹无数,北扼黄河,南抵长江。”</p>
“虽短期内,亦无渡河渡江之能,但若是有人想要趁祸乱中原,只怕匹马难返。”</p>
诸葛诞完,哈哈一笑,显得很是自信。</p>
末了,他又补充一句:“如今汉寿亭侯,四大将军之首的关羽关将军,已经率军十万,进驻合肥。”</p>
“当年,正是关将军逼得于禁将军复归大汉。而于禁将军,听闻在江东,可是大大有名之人啊。哈哈哈。”</p>
“休要放肆。”到底还是自家人,最后还是诸葛瑾站出来,呵斥了自家堂弟一句。</p>
诸葛诞这才稍稍拱,表示自己孟浪了。</p>
谁都知道,诸葛诞的都是些虚话,所谓的地盘,名爵,都需要靠实力来支持。</p>
他前面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都不如他那最后一句有用。</p>
关羽带着十万人马,成为了刘备集团驻守南面的最高指挥官,关羽的威名,带来的威慑力,江东这边,谁敢大意。</p>
有关羽坐镇南面,他孙权想要直接和刘备翻脸偷袭,就没那么容易了。</p>
他得掂量掂量自己的脑袋,一个于禁冲到自己面前,他孙权或许还有会马越狮桥,若是换成冲过来的是关羽,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p>
想到这里,孙权的脖子就觉得冷。</p>
最后,诸葛诞也和简雍一样,带着孙权的条件回去了。</p>
几乎在同一时间,北面去往青州的使者,也带回来了臧霸“互不侵扰”的条件。</p>
此刻,刘备早已经回到了他熟悉又忠心的“徐州城”,也就是徐州的治所彭城。</p>
如今的他,年近半百,颠沛流离一生,终于借着赤壁之战的东风,一举扭转了自己和曹操的地位。</p>
如今曹操兵败身死,他刘备却占据中原,兴复汉室有望。</p>
此刻的他,意气风发,踌躇满志。</p>
本来,他满以为曹操死后,天下会立刻崩坏,然后落入士颂中。</p>
结果一切都在诸葛亮的算计中。</p>
或者,一切发展,似乎都被诸葛亮安排的明明白白。</p>
士颂杀了曹操,确实震动了天下。</p>
但士颂也真的是吸引住了曹军主力的火力,至少是第一波败兵集合后的主力,都在荆州方向为主。</p>
他刘备,以汉室宗亲,刘皇叔的身份,在中原聚集人心,收门阀旧贵族为己用。</p>
再加上士颂的新法也好,他自己作死,弄出来的一个什么门阀必灭名单也好,都让这些家族疯狂地投靠自己,支持自己。</p>
仿佛一夜之间,无数大汉朝的忠义之人,都站了出来。</p>
时来天地皆同力,的便是这种情况吧。</p>
按照诸葛亮的规划,只要自己顺利占据中原,坐观士颂和曹丕两败俱伤后,既北可过黄河取河北四州。也可南向攻下荆、益二州。</p>
那时候,基业可成,霸业可兴,汉室可复。</p>
只可惜,那曹丕贼子,居然派人杀了汉献帝,还居然把这个弑君的名头按在自己这里。</p>
我刘备一生,光明磊落,即使处于逆境,也屈身守份,以待天时。</p>
如今时来运转,又怎么会行如此荒唐之举。</p>
无奈之下,刘备为献帝发丧,以弱势兵力击败了曹丕,拿下了中原。</p>
但现在,更大的问题出现在了他的面前。</p>
皇帝死了,不论到底是谁杀的,这天下,不可一日无主啊?</p>
更何况,汉献帝的儿子们,也都死在了那场动乱中。</p>
所谓的汉家直系,已经断绝了,只能从所谓的旁系中,另外找人继承。</p>
可若是如此,只怕以后,便会有无数刘家后人,被扶上傀儡之位。</p>
“报,河北最新的紧急军情!”</p>
刘备正拉着诸葛亮,陈登,陈群等人商议这事,忽然就收到了一条最新的情报。</p>
曹丕,称帝了。</p>
这个时空中,公元二零九年夏。</p>
曹丕以天下无主为由,宣称当日许都之乱,是刘备军奸细潜入许都,劫持汉献帝,一路杀将出去。</p>
曹家子弟想要救驾,却都被加害。</p>
这些情报,随着曹魏一起北渡的百官公卿,都可以佐证。</p>
那刘备丧心病狂,为篡夺帝位,心狠辣,加害了汉献帝,而且汉献帝的几个儿子,也都未能幸免于难。</p>
他曹丕,世受国恩,父子两代魏王,为了大汉,南征北战。</p>
现在,山河崩裂,宵四出。</p>
他曹丕,为了国家安定,不负昔日和汉献帝之间的“兄弟情义”,愿意接过天下这重任。</p>
他曹丕,愿意继续汉献帝和曹操未尽之事业,扫灭群贼,一统天下。</p>
最后,还有人拿出了一封汉献帝的遗诏,是刘协早有预感,若是自己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天下事,则交给曹操父子二人。</p>
为此,曹丕在百官的的再三请求下,终于是“勉为其难”,不得已地登上了帝位。</p>
他曹丕在邺城登基,自称魏文帝,尊曹操为武皇帝。</p>
消息传到徐州,刘备大怒之余,却被诸葛亮拦住。</p>
“现在不是讨伐曹丕的时候!”</p>
“现在,还有更加要紧的事情,急需处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