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四合如意 > 第255章 不选
    商贾们从杨家离开,有人结伴去酒肆饮酒,有人前去街市,准备再去杨氏泥炉的铺子瞧一瞧。</p>

    当中也有一个人,出了永安坊之后,在城中转一圈,然后钻进了处院子中。</p>

    这个叫钱未的商贾,被人引着走进内院书房。</p>

    书房里坐着两个人,一位面上无须,脸上多了几分阴柔,另一位不过三十岁年纪,颇有几分文气。</p>

    钱未毕恭毕敬地将中的乡规递上前。</p>

    “这是什么?”无须的男子开口。</p>

    钱未道:“禀告沈中官,这是的从杨家得到的,那谢玉琰给每个前去的商贾都发了这个,还,若是与她做买卖,就要入她的乡会,遵守她定下的乡规。”</p>

    沈内侍将乡规展开看了看,眉头先是皱起,然后慢慢松开。</p>

    “倒是有几分意思。”</p>

    完沈内侍递给了旁边的人:“韩老爷也瞧瞧。”</p>

    韩泗接到中,仔细看去,半晌才将乡规合上,那白皙的脸上多了几分郑重:“这不像出自一个女子之,不知那谢大娘子身边是否有为她出谋划策的智囊?”</p>

    钱未摇摇头:“我们去杨氏族中,只瞧见谢大娘子吩咐杨氏族人做事,并未发现她身边有什么人。”</p>

    韩泗抬起眼睛:“听那谢大娘子不过十七岁年纪?”</p>

    钱未应声:“看着是如此,不过做事却很沉稳,杨氏一族上下,对她十分敬服,就连那些工匠也都听命于她。”</p>

    “前去杨家的工匠,没有一个不欢喜的,都想要与谢大娘子签契书,不过也可能谢大娘子给了他们不少工钱。”</p>

    “有工钱拿自然愿意效命,”沈内侍摆摆,“这算不得什么。你且,去这一趟,看出了些什么?”</p>

    钱未想了想然后道:“那谢大娘子中没什么银钱。”</p>

    沈内侍有些意外:“为何?”</p>

    钱未仔仔细细地将谢玉琰的话讲述了一遍。</p>

    “她自己若有足够的银钱,就会多开陶窑,不可能将烧制泥炉的法子拿出来。”</p>

    沈内侍道:“她不是将烧制泥炉的法子告诉谢家了吗?”</p>

    钱未摇头:“是告诉了没错,但少了防火泥的配方。”</p>

    沈内侍明白过来:“她若是藏着防火泥,只给杨氏陶窑用,她的泥炉就是独一份。”</p>

    “正是这个道理,”钱未道,“可防火泥,早晚能被调配出来,用不了多久,就能有人仿制。她里的银钱不够,不能开太多陶窑,也就无法与仿制泥炉的人抗争。”</p>

    “现在趁着没有人能做出一样的泥炉,寻些商贾与她一同做这买卖,至少保住了她大名府泥炉的名声和地位。”</p>

    沈内侍去看钱未,钱未颔首:“确实是个好法子。”</p>

    沈内侍道:“就这些?”</p>

    钱未应声:“打听到的就这么多。谢大娘子,等到二月初二宝德寺法会之后,愿意一同做这买卖的人,就去杨家与她详谈。”</p>

    “以我在商贾之中探听到的消息动心的人有,但不会很多。”</p>

    “她的要求委实太多了些,要入乡会,还要按她定下的规矩给雇工、工匠银钱,甚至不能在陶窑中安插家奴,更不得随意打骂雇工,赚不了多少银钱,还要被她束缚。”</p>

    钱未还没遇到过这样的事,哪家做买卖,先要为雇工和工匠争工钱?还给雇工请什么讼师,总之他觉得没人会愿意。</p>

    沈内侍吩咐钱未:“你还要继续打听那边的消息,有什么动静都要来禀告。”</p>

    </p>

    钱未应声,毕恭毕敬地退了下去。</p>

    等人走了,沈内侍看向韩泗:“就要选送去榷场的瓷器了,谢家却出了这种事。你可是推举出来的行老,要用哪家的瓷器替代谢家,还得你来拿主意。”</p>

    韩家世代贩卖瓷器,尤其到了韩泗这里,不止将瓷器买卖越做越大,韩家瓷窑烧出的瓷器还送去了宫中,正因为如此,韩泗才会被推举前来“选瓷”。</p>

    本来就是走个过场,用谁家的瓷器,早就定下了,谁知突然之间起了变化,大名府谢家出了事,谢家的瓷器肯定不能用了,那要换成谁的?</p>

    沈内侍道:“杨家瓷窑烧出的东西你可瞧了?”</p>

    韩泗点头:“确实有它的独到之处。”</p>

    沈内侍目光闪烁:“官家也问起,不过听是民间粗劣的物什,不值得一观,官家也就没再提。”</p>

    也多亏官家没瞧,否则八成要用杨家的瓷器。</p>

    沈内侍是个审时度势之人,那个谢大娘子可是搅合进刘知府案中的人,她这样的商贾,一旦掺和这些,必然不得善终。</p>

    用她保不齐就得罪了谁,他只想安安生生赚些银子,不想沾上这种事。</p>

    “也不是咱们不给会,”沈内侍道,“我瞧着她就是弄她的泥炉,街面上也不见她的瓷器,即便读书人中有几个,那也是少数,一个没有名声的东西,拿去了榷场,藩人们也是不识,还当我们故意糊弄。”</p>

    韩泗道:“中官的有理。”</p>

    沈内侍道:“我们就在这里逗留十天,十天之后,想必街面上也没什么看得过的瓷器,我们刚好往南去找,还有那么多窑口呢,从中再选一个就是。”</p>

    韩泗应声。</p>

    沈内侍道:“本是一个好差事,咱们可不能办砸了。”</p>

    韩泗连连点头,他来大名府之前,已被人提点过,不要再在大名府选瓷,现在刚好顺着中官的意思去做。</p>

    到时候都能皆大欢喜。</p>

    </p>

    谢玉琰的马车停在了宝德寺山门口。</p>

    这条路已经被修得很平整,少了从前的颠簸,让人感觉舒服多了,谢玉琰甚至还在车厢里憩了一会儿。</p>

    下车时候,少了疲惫,她整个人显得精神奕奕,离开一阵子格外想念师父和师祖,想必他们也是一样。</p>

    “那是谢大娘子。”</p>

    寺中高台,智远和尚与严随瞧见了谢玉琰。</p>

    严随自然满心欢喜,智远和尚心中五味杂陈,他知晓谢施主肯定会来,但没想到会这么快。</p>

    这些别人口中的善人</p>

    在智远心中却是另一张面孔。</p>

    有人满身杀气。</p>

    有人精于算计。</p>

    还有人豁出性命,也要引人上当。</p>

    唉,这些人,连他寺庙,都成了窝藏各种秘密的地方。</p>

    这次谢大娘子不知道又要干什么?</p>

    智远口念佛经若是她太过分,他一定不会答应。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