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南城码头才渐渐安静下来。</p>
谢玉琰看向苏满:“最近将码头上巡视的人撤下来一些,让他们去城内的铺子做事。若是有人问起,就我们要快点修葺铺子,也好早些开张。”</p>
苏满点点头。</p>
明面上的人撤下来,暗中护着的人就要跟上,这次也刚好看看他们这些日子操练的如何,这些人到底堪不堪用?</p>
谢玉琰站起身:“我去换身衣服,你还是去院子里等我。”</p>
苏满应声。</p>
这几天大娘子让他教一些拳脚功夫,当然不是那些比力道的法子,而是能借力打力,出其不意的巧劲儿。</p>
苏满开始觉得短短几天不能有什么用处,但是教的时候他就发现,这位大娘子会的远比他预想的要多。大娘子从前应该学过这样的功夫和段。尤其是握着匕首的时候,她清楚刺向哪里能更容易取人性命。</p>
</p>
谢家。</p>
夜深人静之时,一人借着月光,快步走到墙垛处,等到外面传来敲击的声音,那人才轻轻地挪动了墙砖,透出一线缝隙。</p>
“侍法者。”外面的人低声称呼。</p>
那人微微抬起头,露出一张柔美的面容,女子点了点头道:“我给你的消息,可传回了教中?”</p>
那人立即应声,然后他顿了顿:“那谢文菁真的没死?”</p>
女子没有回答反而道:“若是查出乔四与谁交好,定要严加审问,乔四不可能无缘无故留人性命。”</p>
外面的人道:“侍法者放心,这桩事非同可,教中人不敢大意。”</p>
女子向四周看了看,接着开口:“我翻遍了谢家,依旧没找到那块玉佩,现在看来兴许是被人带走了。”</p>
外面的人想了想:“侍法者的意思,拿走玉佩的人可能是那谢文菁?”</p>
女子缓缓点头,然后压低声音接着道:“我得到确切消息,这几日汴京要闹出大动静,到时会有人暗中对付那谢氏,你们聚集人,潜入谢氏住处,能趁乱抓住那谢氏是最好,不能得,就将屋子里翻找一遍,看看能否寻到玉佩下落?”</p>
外面的人点点头。</p>
女子想了想:“虽那谢氏身上的秘密太多,理应抓活口回来审讯,但若是不容易下,将人杀死也是一样,免得留下祸患。”</p>
完这些,她挥了挥:“去吧。”</p>
那人不敢耽搁,忙快步离开。女子将墙砖重新放好,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裙,又轻轻脚地向内宅走去。</p>
当走到月亮门时,她似是感觉到落在地上的影子一动,她立即警觉地躲去假山石后,屏住呼吸等待了一会儿,确定没有人跟过来,这才继续向前走去。</p>
女子离开好一会儿,被指压住的树枝终于回到了原位。</p>
一个高大的身影走出来,望着女子消失的方向,正是谢文菁的院子。</p>
</p>
柳家。</p>
天刚刚亮,柳二郎等人就起身梳洗。</p>
柳家人准备好了饭食端上来,除了几碟菜和汤饼之外,还有一盘状元糕。</p>
几人吃过饭,欢欢喜喜带着厮前去礼部南院,榜文会贴在南院东墙上。</p>
马车还没到礼部,就被迫停下来,赶车的厮低声道:“前面人太多,几位郎君就得步行了。”</p>
柳二郎等人陆续下车,一边话一边向前走去。</p>
“左尚英。”</p>
</p>
柳二郎经人提醒,立即看过去,只见左尚英也被裹挟在不远处的人群当中。</p>
“咚”“咚”“咚”击鼓的响声传来,黄纸写好的榜文已经被贴在墙上,几乎立即地,有人开始宣读榜单。</p>
一张张榜陆续张贴,开始有士子发现自己的名字。</p>
“我中了。”</p>
“我中了。”</p>
柳二郎听到身边传来叫喊,他转过头看到了黄宗武。</p>
紧接着江陵府的胡应也发现了自己的名字。</p>
一同撰写报的士子,还有两位也同时高中,两个人的名次不过相隔十人。</p>
“二郎不用急,你的名次必定比我们高,肯定在后面。”</p>
柳二郎只觉得心跳如鼓,几乎喘不过气。</p>
“二郎的名字在这里。”</p>
柳二郎听到消息,只觉得脚下有些发软,他迫不及待地拨开人流走到榜单前,然后就瞧见了自己的名讳:柳同翰第二十八名。</p>
柳二郎反反复复看了几遍,确定名字、籍贯全都没错,脸上这才露出了笑容。寒窗苦读多年,终于能踏上仕途,若非他心性还算坚定,就要与身边的士子一样哭出声来。</p>
半晌他才回过神,忙向他前面的人名看去。</p>
立即有一个他格外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p>
左尚英,第十一名。</p>
柳二郎又是一喜,他的目光在人群中巡睃,找到了不远处的左尚英。</p>
四目相对,本来应该随之而至的惊喜,却因报的隔阂让两人只是互相点头示意。</p>
最终帮忙筹备、撰写汴京报的人,一共五人考中,一人落选。</p>
黄宗武和胡应搂着柳二郎前行,一群人别提有多欢喜。</p>
他们事先就在酒楼定下了宴席,不管是谁考中都要庆贺一番,现在考中了五人,自然更少不了饮酒作乐。</p>
柳二郎只记得不停地推杯换盏,不停有人加入其中,接连不断地敬来酒水,柳二郎一律全都饮下。</p>
席间似是有几张熟悉的面孔送来银钱,柳二郎只看到他们嘴巴一张一合,却听不清楚他们都在些什么。</p>
直到醉的不省人事,柳二郎才被人抬回了家。</p>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柳二郎只觉得头疼欲裂,还没起身就听到外面有人吵吵嚷嚷。</p>
“报一出,立即就卖了几十份。”</p>
“现在书局还在印。”</p>
“现在可都传开了,撰写报的人,都是贡士。”</p>
“再卖几十份,咱们的报就能赚银钱了。听大名府报到现在还亏银钱,所以到底是谁的报办得好,高下立见。”</p>
报?柳二郎猛地打了个冷颤,此时此刻脑子终于恢复了清明。</p>
他不是与书局过,报印好要先拿给他看,免得有错漏,怎么已经开始卖了?</p>
柳二郎披上长袍,顾不得穿靴子,快走几步将门打开,然后他就看到了黄宗武等人中的纸笺。</p>
汴京报几个字尤为惹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