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武二十年暮秋,铅云低垂,长安城笼罩在一片肃穆压抑的氛围中。</p>
凛冽的北风呼啸而过,卷着枯叶细沙,无情的拍打着城墙与街巷,彷佛也在为这位逝去的帝王哀鸣。</p>
李承乾的棺木,由金丝楠木打造而成,表面覆盖着厚重的玄色锦缎,金丝綉就的五爪金龙在黯淡的天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p>
八匹毛色如雪丶身披素缟的健马,在驭的牵引下,步伐沉重而缓慢的前行。</p>
每一步落下,都带着千钧之重。</p>
李治身着素白孝服,腰间紧束着绋带,亲自牵引着棺椁。</p>
他的眼神中满是哀伤,每走一步,都似在追忆与皇兄相处的过往。</p>
身後,数百名禁卫军身披黑色铠甲,持白色旌旗,整齐列队,缓缓跟随。</p>
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发出低沉的呜咽声。</p>
出了朱雀门,道路两旁零星跪着一些上了年纪的百姓。</p>
他们大多白发苍苍,脸上布满岁月的沟壑,身着洗得发白的粗布麻衣。</p>
有的拄着斑驳的木杖,有的相互搀扶着,颤颤巍巍的跪在冰冷坚硬的石板路上。</p>
一位身形佝偻的老者,双捧着破旧的陶碗,碗中盛着浑浊的米酒,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入碗中。</p>
他颤抖着嘴唇,声音哽咽:“陛下啊当年大旱,若不是您开仓放粮,俺们这十里八乡的百姓,早就饿死了。您的大恩大德,咱没齿难忘啊!”</p>
着,将碗中的米酒缓缓洒在地上。</p>
不远处,一位老妇人怀抱着褪色的襁褓,泪水涟涟。</p>
襁褓中早已没有婴孩,唯有一块破旧的棉布,那是当年李承乾下令设立粥棚,救济灾民时,她的孙儿得以存活的见证。</p>
“陛下,您走得太早了啊!孙儿还念叨着,等长大了要报答您的恩情呢”</p>
老妇人的哭诉,被呼啸的北风裹挟着,渐渐消散在空气中。</p>
李治看着眼前这凄凉的一幕,心中涌起一阵酸楚与不解。</p>
他的思绪不由自主的回到太宗出殡之时,那时,长安城人山人海,百姓们自发的披麻戴孝,从皇城到灞桥,哭声震天动地。</p>
街道两旁摆满了百姓们自发供奉的祭品,瓜果丶糕点丶美酒,堆积如山。</p>
而如今,皇兄的葬礼,却是这般冷清,为何会如此?</p>
他攥紧绋带的微微颤抖,眼中满是心疼。</p>
出殡队伍浩浩荡荡,沿着官道朝着咸阳方向行进。</p>
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沉闷的声响。</p>
马蹄踏在地上,扬起阵阵尘土。</p>
队伍宛如一条白色的巨龙,在苍茫的大地上缓缓蠕动。</p>
随着离长安城越来越远,送葬的百姓也愈发稀少,唯有秋风的呼啸声与队伍行进的声音,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p>
行至中途,队伍突然毫无徵兆的停了下来。李治心中一惊,连忙问道:“怎麽了?”</p>
话音刚落,一名侍卫快马加鞭赶来,浑身气喘吁吁,脸上满是震撼之色。</p>
他翻身下马,对着李治拱行礼,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陛下,您您看前面!”</p>
李治心中疑惑,朝着前方望去。</p>
这一望,他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眼眶瞬间湿润。</p>
只见前方的道路上,密密麻麻跪满了身着白衣的百姓,一眼望不到尽头。</p>
他们从道路两旁,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山峦脚下,宛如一片白色的海洋。</p>
人群中,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正值壮年的汉子,有怀抱婴儿的妇人,还有天真无邪的孩童。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悲痛。</p>
“陛下,是咸阳,整个咸阳城的百姓,都来送先帝了啊!”</p>
侍卫声音高亢,难以掩饰心中的激动。</p>
李治只觉得一股热流涌上心头,泪水不受控制的夺眶而出。</p>
他一步一步朝着百姓们走去。</p>
每走一步,他都能感受到百姓们那炽热的情感。“陛下,让我们一起送送先帝吧,让我们一起送送吧!”</p>
</p>
人群中,一位老&p;p;#4be;哭喊着,声音撕心裂肺。</p>
紧接着,无数的声音此起彼伏:“送先帝最後一程!”</p>
“陛下,您一路走好啊!”</p>
“先帝之恩,我们永世难忘!”</p>
“陛下,您回家了啊!”</p>
那声音,如汹涌的潮水,响彻云霄。</p>
那声音,饱含着百姓们对李承乾深深的不舍。</p>
李治站在人群前,望着眼前这感人至深的一幕,心中满是震撼。</p>
他抬起颤抖的,示意百姓们起身,声音哽咽:“诸位,朕与你们同送!”</p>
话音刚落,百姓们纷纷起身,自发地加&p;p;#39;到送葬队伍中。</p>
一时间,纸钱纷飞如雪,挽歌响彻云霄,整个天地彷佛都沉浸在悲痛之中。</p>
咸阳城的街道上,“悦来客栈”二楼的一间雅室内,三道身影静静的伫立在窗前。</p>
吝胖子身躯肥胖,此时却如一根木桩般定在原地,双眼紧紧盯着街道上缓缓移动的棺椁,双死死攥着窗棂。</p>
他的声音颤抖:“老齐,你看到了吗?是陛下。”</p>
齐先生中紧握着一卷泛黄的书卷,那是李承乾御赐给他的批注本。</p>
此刻,他的眼眶通红,泪水在眼中打转,声音沙哑:“我看到了,吝胖子。”</p>
两行清泪,顺着他的脸颊缓缓流下,滴落在书卷上。</p>
胡不归站在他们身後,默默擦拭着腰间的玉佩。</p>
玉佩上上“苍生”二字在昏暗的光线下熠熠生辉,那是李承乾亲自为他题写的。</p>
想起当年在学院,先帝亲为他戴上儒冠,语重心长的对他:“求学不为功名,只为苍生。”</p>
这句话,一直铭记在他心中,成为他一生的信念。</p>
此刻,泪水悄然滑落。</p>
“不归啊,你啊,以後也回不去了,只能跟着我们两个了。”</p>
吝胖子转过身,肥厚的掌重重地拍在胡不归的肩上,“浪迹天涯,後悔吗?”</p>
胡不归抬起头,眼神坚定而明亮,望向渐渐远去的灵柩:“不後悔,心有所归,不至於不知漂泊何处,我胡不归才是最幸运的那个学生啊。”</p>
“多谢了。”</p>
齐先生转过头,看向吝胖子:“留给你那干孙子的钱留够了吗?够了的话,我们就要准备出发了,死胖子,别老是拖着,现在,才刚刚开始呢。”</p>
吝胖子点了点头。</p>
“都弄好了。”</p>
齐先生拍了拍吝大福的肩膀:“吝胖子,都过去了,你都多久没笑过了?自己都有儿子了,还整天死气沉沉。”</p>
“陛下和显怀,看着你现在的样子,他们会开心吗?”</p>
他顿了顿,又道:“好了,不那麽多了,你看看,陛下给你写了那麽多的话,给我,就写了那麽两句话。‘齐先生,拜托了。’短短六个字,死了我也要给他卖命。”</p>
“不归,你先下去等我们吧,我和你吝老师两句话。”</p>
齐先生道。胡不归点了点头:“好。”待胡不归走下楼后,齐先生这才又拍了拍吝大福的肩膀:“死胖子,这次,我们可真的是三缺一了。”</p>
“对了,我问你一句话,你有什麽想要对陛下的吗?”</p>
吝大福沉默了许久。</p>
他缓缓开口:“我有什麽话,我不会自己和陛下吗?还轮得你替我?”</p>
但很快,他的声音渐渐低沉,停顿了一下,继续道:“如果,真要什麽。”</p>
“我想,我应该会和陛下,要是有来世,我还要和陛下当兄弟,我这条命,依旧给他赴汤蹈火。”</p>
罢,他抬起头,望向天空,泪水再次模糊了双眼。</p>
此时,送葬队伍已渐渐远去,咸阳城的街道上,只剩下萧瑟的秋风,还在诉着这位帝王与百姓们之间,那一段段不为人知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