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案子本就不严重,狄仁杰当时正在处理大理寺的陈年积案,心思分不出许多,那位神秘的高官不知是用了什么办法,狄仁杰竟真的将案子结了,对春娘的处置也轻轻放过。</p>
也就在这件事之后,许岿意识到,自己能从这位“贵人”之初得到的红利,不仅有钱财,还有不被惩罚的特权,行事也就渐渐无所顾忌起来。</p>
他在央求对方时,交代了自己用女儿试药的事,对方果然不仅没有斥责他,还赞赏了他,他忠君无私,等将来到了陛</p>
这位大靠山既然都默许甚至于支持了这种做法,许岿心思自然就活动了起来,才有了今日之事。</p>
苏令瑜皱了皱眉头。</p>
春娘自然没有必要谎,但这件事里仍然有两个疑点让她想不通。</p>
狄仁杰是个对待法理极为认真的人,看他这次晋升就知道了,皇家的陵园被人砍伐了树木,李治自己都想高高拿起轻轻放下了,狄仁杰偏是不肯,为这点事差点跟皇帝吵起来。他连皇帝的面子都不给,又有哪个高官能让他草草了结一桩尚有疑点未清的案子?</p>
再一个,便是这位高官的动,且不论他到底是谁,既然他一开始是想为李治求医问药,怎么会在长安众多名医中选中名声和资历都并不是最出色的许岿?即便真是伯乐善识千里马,为皇帝寻医,又有什么必要遮掩自己的身份?</p>
除非,他一开始就知道这会是一滩浑水。</p>
苏令瑜眯了眯眼睛,很快恢复如常,不动声色,等春娘把话完,便道:“除夕的时候,在许岿分药的民坊里,有一户病患走失了孩子,我怀疑有可能是他做的,只是找不到这孩子在哪里,你和他夫妻一场,想必了解颇多,有想法吗?”</p>
一听又有孩子不见了,春娘显而易见地紧张起来,“自从钰儿的事之后,我跟他就没有夫妻之份,三年都没住在一起”</p>
她是想自己也不清楚许岿会把孩子藏在哪里,但就此时,她和苏令瑜都意识到了什么,苏令瑜抬起头来和她对视上,立刻对左右道:“去长安城内外沟渠河湖找!”</p>
那孩子跟钰儿不一样,不仅不是许岿所出,还是个正常的孩子,许岿给他用药,他要是没事也就罢了,但凡出了什么问题,他的处境只会比当年的钰儿更加凶险!</p>
长安每年都有孩童溺水身亡,那么的孩子,尸体也很容易被河流冲走,泡烂了就连仵作也未必能验出什么。</p>
好在一番搜查之下,暂且没发现孩子的尸体,这孩子的去向仍旧不清楚。苏令瑜在搜查期间冷静地想了想,长安治安严明,拍化子都很难得,要拐骗走一个孩子,风险是很大的,如果她是许岿,会才试过一次药就把孩子弄死吗?</p>
她猜许岿不会舍得。</p>
现在再去审许岿,只怕他无论如何不会,要么另寻办法,要么就让许岿知道,他已经没有后台可靠,不得不招。</p>
</p>
这两个办法听起来都很费时间,苏令瑜眉头皱了皱,起身准备去找狄仁杰。先弄清楚他当年为什么结案,不定就能知道那个幕后推是谁。</p>
然而她才刚起身,一直在旁边听着她们话的钰儿忽然开口了。</p>
“树、树”</p>
她讲话很含混,就这一个磕磕绊绊的字,也不知究竟是什么意思,苏令瑜看见她的神色时,却心下一动,直觉钰儿会知道什么,于是耐心问道:“什么树?”</p>
春娘也想到什么了似的,帮苏令瑜去问,她跟钰儿话更顺利一些,好一阵,钰儿才在春娘的引导下,了一句还算完整的话。</p>
“那个窝窝很大的、树阿耶、阿耶把我藏在里面过”</p>
这下苏令瑜听明白了,许岿大概是试过把钰儿藏起来,那个地方想必很隐秘,他有可能仍然在用!苏令瑜连忙追问道:“是哪里的树?”</p>
钰儿出这么一句话,已经很困难,再要她形容清楚那地方在哪儿,就更加不容易了,春娘却出神地思考了一会儿,忽而眼睛一亮,“我知道在哪里!许岿以前嫌弃坊间吵闹,常到一片林子里温书,那里有一棵树,似乎很久之前被雷劈过,树干中空开裂,能容人出入!”</p>
这就有方向了,苏令瑜立刻让春娘带路,找去那片林子,果真有那么一棵树,衙役在树洞口一看,便有人,从内抱出一个昏睡的孩子来!</p>
苏令瑜松了口气,带着这个孩子回大理寺,先找了大夫来看,而后传唤先前报案的妇人来认,确实是她走失的儿子无疑。</p>
大夫诊断一番,这孩子用药过量,中了毒,又被人喂了许多安神的药下去,所以昏睡不醒,当堂扎针放血,又开了解毒补气的药方。苏令瑜让那妇人带着孩子下去先吃药,而后便再次提审了许岿。</p>
苏令瑜刚把找到孩子的事出来,许岿脸色就变了。</p>
“等那孩子一醒,你这案子就是人证物证俱在,铁案一桩。你也不要指望你那位靠山还能保你,如今朝野局势你就算不做官也该知道几分,今日拿你的令是从公主那里下的,谁也抹不平。趁早把知道的都招出来,或可从轻发落你。”</p>
苏令瑜这一番话,彻底叫许岿的脸色灰败了下来,他沉默了半晌,终究还是交代了,供词跟春娘所相去不大,个中出入也不过是他含糊了些辞为自己遮掩,苏令瑜听都懒得听,旁侧书吏录好供词,便叫许岿签字画押,以侯发落。</p>
她唯一着意的就是那个让许岿制药的人到底是谁,为之反复审问几次,发现许岿确实不知道对方究竟是谁,但把那供词反复看过几遍,盘问了些许细节以后,苏令瑜心中就想到了一个人。</p>
在结案之前,太平公主召苏令瑜去了一趟。苏令瑜把许岿的供词在太平面前摊开,太平只扫了两眼,便问:“那人是谁?”</p>
苏令瑜了然,道:“怕是最近倒霉了的那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