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56章 吻戏
    第56章吻戏</p>

    “我哪是他们领导啊”</p>

    “他们是我领导!”</p>

    办公室里,路主任啪啪往自个儿脸上招呼两下。</p>

    又冲着桌子猛练铁砂掌,掌心都红了,脸又绿又紫。</p>

    “那个姓瞿的,混不上个股级干部,给她委屈大了她冲谁撒脾气嘛,她有情绪你让她来找我!我把我的位子让给她坐!”</p>

    “饭店不好好经营,每天光想着放‘卫星’,她能耐大了!这回放了个大‘卫星’,她成红人了,大红人!县里、市里、省里全国人民都认得她了!”</p>

    “红旗都登了!”</p>

    “一会zn海该打过电话表扬她了!”</p>

    路主任气呼呼的,把瞿经理八辈祖宗全都问候了一遍。</p>

    “路主任,我们怎么处理啊”</p>

    “还能怎么处理!”</p>

    路主任青筋暴跳,“我们的领导班子,马上开会,组织反思,认真检讨,准备好材料,上头肯定会派人下来调查。”</p>

    “那几个人呢”</p>

    “暂停工作!记大过处分,等待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是否保留姓瞿的籍。”</p>

    “好的。”</p>

    办公室安静一阵,路主任刚平息点情绪,准备喝口水,门又被推开。</p>

    “路主任。”</p>

    “又有嘛子事!”</p>

    “有电话,州长办公室打过来的。”</p>

    “麻买皮哟。”</p>

    路主任骂骂咧咧,匆匆起身向外走去。</p>

    5月的镇筸城好不热闹。</p>

    南方极重视赛龙舟的风俗,龙舟队个个都是职业选,打培养的好苗子。</p>

    赢了吃乳猪,输了跪祠堂。</p>

    边城中也有对龙舟赛事的盛景描写,电影自然少不了这一镜头的拍摄。这下还挺方便,群演都不用请,场景也不用怎么布置,就地取材直接拍摄。</p>

    也有些剧组人员客串群演,江弦客串了几次。今儿他演一喝茶水儿的,和葛尤在楼上下棋,镜头一晃而过。</p>

    “江兄,这事儿闹得越来越大了,我看国营饮食店已经好些天没开门了。”葛尤兴奋道。</p>

    看着头上他亲拍摄的照片,心里跟着暴爽。</p>

    湖南日报的头条!</p>

    这得有多少人看着啊</p>

    新闻学,牛b!</p>

    “你可别把这事儿给我捅出去。”</p>

    葛尤悻悻捂捂嘴,“一定、一定,我绝不认识许许许什么来着我已经记不得了。”</p>

    “跟我装糊涂是吧弹个钵儿。”</p>

    葛尤伸出脑袋,让他在脑门上狠狠弹了一下,“哎呦。”</p>

    江弦伸个懒腰。</p>

    实话,他也没想到这篇文章,会引发这么大的轰动。</p>

    他寄去的那篇文章,其实就是用了些卖惨的套路,再套用了些其他文章内容,譬如90年发表在中国青年上的“人生的路呵,为什么越走越窄”。</p>

    那是封惶惑长信,作者化名潘晓,倾诉灰暗,表达委屈,引得一群青年人共情,在当年还引发了巨大讨论,用“波澜壮阔”四个字形容毫不夸张,此事后来被称作“整整一代中国青年的精神初恋”。</p>

    这段日子里,镇筸城陆续来了许多记者和领导,采访、慰问、调查。</p>

    江弦并不担心事件发生反转,节奏已经被他带起来了,大媒通通下场,革大婶已经成了个体经营的典型,这时候真相反而不重要了。</p>

    </p>

    就像有多少人会知道,成为先锋和标杆那按印村子,四十年里就从没富过。</p>

    再者又,革大婶被欺负这件事本就是真的,他只不过稍微夸大了那么一丢丢。回到招待所,又听有人来打听过许非,还是湖南日报报社的人,想请许非做特约评论员。</p>

    特约评论员简称评论员,通常受媒体之邀发布评论意见,这些人大多来自该媒体之外,撰写文章给报社表达观点。</p>

    “看电影、看电影,镇里请了放映员今天晚上放电影!”二佬的演员石磊在食堂来回穿梭。</p>

    “真的假的”</p>

    “千真万确,我一听着这消息,脚都没停一步,一口气跑了5里地,着急回来通知你们,生怕迟了。”</p>

    “有心了,石头。”江弦拍拍他的肩膀。</p>

    石磊现在真是美男子,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后面就长残了。</p>

    他拍边城时候,凌子风嫌他瘦弱,长相不够有男子气概,后来就淡出了演艺圈,几十年后,电影里曾经端正帅气的少年,在岁月这把杀猪刀下膘肥体壮,跟特么岳云鹏似的。</p>

    得知能看电影,边城剧组的人兴奋坏了。</p>

    不知不觉,已经在这穷乡僻壤生活一个多月,没啥娱乐方式,全靠本不知从哪来的故事会解闷,看场电影,那可真是尝口鲜了。</p>

    也不知道因为虚,还是因为天气热,一顿饭吃的江弦满头大汗。</p>

    回到招待所门口,刚好撞上朱琳。</p>

    “伱怎么现在才回来”</p>

    “我完活又上革大婶那儿帮了会忙,她现在生意真好,多亏了湖南日报那篇文章。”</p>

    “朱琳同志卖米豆腐,那不就是豆腐西施”</p>

    “少贫。”朱琳打他胳膊一下,眼角弯弯,捂着薄唇轻笑。</p>

    “告你个好消息,我刚从镇上打探来的。”</p>

    朱琳一听,颇感好奇,“什么消息”</p>

    “镇上今天晚上要放电影。”</p>

    “太好了!我好久之前就想看电影了。”</p>

    “我就知道你爱看电影,一听着这消息,脚都没停一步,一口气跑了5里地,就为了赶回招待所赶紧告诉你,生怕迟了。”</p>

    啊</p>

    朱琳惊到了。</p>

    难怪他满头大汗,白衬衫前襟、背后全都被浸湿了。</p>

    妹子杏眸一眨一眨,感动的半天不出话,呢喃着问:“要不你把衣服换下来,我抽空帮你洗一洗”</p>

    “咳咳,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p>

    夜幕降临,剧组得了消息的伙伴们一起赶去,幕布前人头攒动,河里撑满了船,还有人早早用粉笔或石块占位。</p>

    放映员一般是俩人搭伙轮着干,一个放电影,另一个上家里吃菜喝酒。</p>

    放映打出的光束在白色的幕布上变成了影像,江弦他们到的时候刚好放完一部片子。</p>

    有细心的可能知道,这会儿看的胶片式电影,银幕右上角总时不时出一个或两个白圈。</p>

    这不是电影胶片有问题,其实是提示放映员的信号,意思这盘胶片快放到尾了,该换下一盘了。</p>

    “列宁在9。”朱琳准确喊出了新放映的电影名字,还学了句瓦西里的经典台词:“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p>

    中国人对这部电影有着深厚的感情,毕竟这可是在嗡嗡嗡时期也不禁止放映的外国电影,还有一部是列宁在十月。</p>

    有意思的是,这部风靡中国的电影,在毛熊自己那儿反而是不允许播放的禁片。</p>

    幕布前人山人海,年轻人站着,孩子爬到了高处,凳子上、船上、磨石上、吊脚楼上都是人群。</p>

    风大,银幕或凹进去或凸起来,所有人都沉浸在光影编织的世界里。</p>

    江弦没太看进去,他站在朱琳身侧,不时被她的脸颊所吸引,放映的光束黯淡,却不影响她的美丽。</p>

    当电影播放到瓦西里夫妇的接吻的部分,人群沸水开了锅,爆发出巨大的哄声,朱琳羞涩的把头侧转。</p>

    四目相对,她的瞳中映出了江弦的身影。</p>

    “待会儿一起走一走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