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只好再苦一苦大冯了</p>
“汪师兄停笔许多年了吧”</p>
“有些年岁。”</p>
“长期停笔,写作水平想必下降了不少”</p>
汪曾祺有些沮丧,“多年不曾付诸笔尖,的确有些生了”</p>
“我以前是没读过师兄文章的,不过近日那篇骑兵列传我读过了”</p>
在老头儿那略微有些期待的目光中,江弦缓缓从嘴里蹦出俩字儿。</p>
“上品。”</p>
“整篇文章,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不追求玄奥深奇,意境栩栩如生!”江弦一通彩虹屁,输送一大波情绪价值。</p>
老头儿乐的嘴都咧到耳朵根了。</p>
师弟你可太会话了!</p>
“我听老师你找我是有事所托”汪曾祺忽想起来。</p>
“哦,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听您以前任职过京城文艺的编辑,在审稿这一方面有经验,便想请您帮我审篇稿子,大约二十来万字,不过”</p>
“这么多字”汪曾祺有些迟疑。</p>
二十万字的稿子,审起来太耗费心神,他定然是不想接下的。</p>
又疑惑,他“不过”什么</p>
只听那厮道:“不过后来我一想,您都这么大年纪了,上了岁数,注意力精力都在退步,兴许已经改不了这篇稿子</p>
当然了,我绝对相信您的作品评审和欣赏能力,京城文艺的周燕如编委都曾和我过,京城文艺当日的辉煌,离不开汪师兄这双慧眼金睛。”</p>
一番话,给汪曾祺的是五味杂瓶。</p>
内心是又自卑,又很想证明一下自己。</p>
干脆大一挥,“你拿来吧,不就审篇稿子,我多费些时日便是。”</p>
“谢过师兄了。”江弦赶紧把稿子递过去。</p>
汪曾祺和沈从文共用一桌,简单扫上一眼作品名:</p>
霍元甲!</p>
“霍元甲”</p>
“这些年可是很少听这号人物了。”</p>
他看向第一行。</p>
“晚清王朝,中华大地在列强霸占下,四分五裂。因无力抵抗,国民饱受欺凌,被贬为东亚病夫”</p>
这语言通俗易懂,谈不上有什么艺术水准,就是通俗明快,读起来流畅无比。</p>
汪曾祺一行行往下扫:</p>
擂台上,意气风发的霍元甲一声吼:“所有签了生死状的,一起上!”</p>
挑战者蜂拥而上,他一人之力,便败了那所有亡命武夫,疯子问道:“霍元甲,伱嘛时候是津门第一呀”</p>
霍元甲志得意满的反问。</p>
“你呢”</p>
“就在今天!就在今天!”</p>
霍元甲笑得骄傲狂妄,他根本不会想到,这句疯言疯问,会是他这激荡一生的悲乐序曲。</p>
“这个疯子写的好!写活了!”</p>
汪曾祺不是正经老头儿,特爱看那些供人消遣的笔记、杂书。</p>
这篇霍元甲写的那叫个一气呵成、行云流水,再加上节奏明快、高潮迭起,汪曾祺感觉自己好像在看话本儿似得,一会儿急一会儿爽。</p>
看霍元甲大杀四方,心中快意无比,又看他锋芒毕露、不知收敛,便开始为接下来隐约要发生的悲剧而揪心。</p>
这子怎么通俗文学都写的这样好的!</p>
9月。</p>
</p>
江弦断断续续在沈从文那儿刷了些唐代的进度(6/0)</p>
沈老师讲的嗓子都有些坏了,江弦也怕累着他老人家,不敢再去叨扰。</p>
转而往东四十四条今天杂志社跑了一趟。</p>
狭的杂志社内忙忙碌碌,桌上摆放着刚绘出的下期封面,简约而时尚。“振开!”</p>
“哟,老江来了!”</p>
赵振开见到江弦立刻热情的起身,给他倒一杯热茶。</p>
“你知道么你那首诗现在彻底火了,我前两天给艾青看过了,他也非常喜欢,他还特意把这首诗抄了下来,他平时从来不抄诗的。”</p>
“这期今天留言最多的诗歌就是这首致橡树了。”姜世伟从角落里拎出一个大麻袋,“这都是学生们写给你的信,有些是寄来的,有些是她们亲自送来的。”</p>
江弦拆开一两封看了看,大部分是表达自己有多么喜爱这首诗,还有些黑子,他有个常识性的漏洞,那就是:“橡树是永不可能在南国跟木树生长在一起的”。</p>
江弦自然是知道的,实际上舒婷也知道,但她就是故意那么写的。</p>
而且致橡树也不是爱情诗,它的内涵其实远远超过了爱情,只是大部分人都只能读到表层。</p>
“我这次来,不是找你们的。”江弦看向杂志社的几名志愿者成员,“我记得你们是燕大的学生”</p>
“我和她都是燕京大学的。”查建英很积极道,“我们是级燕大中文系学生。”</p>
这个级是一定要强调的,因为这会儿的大学里有个“新三届”的法,即、、9级的大学生。</p>
“建英同学,能否帮我弄一份燕大的课程表。”</p>
“江老师您要去旁听”</p>
“不欢迎吗”</p>
“当然欢迎!”查建英有些兴奋,“岂止是欢迎,您要是去旁听的话,我们燕大都要震动,你都不知道多少人现在想见你。”</p>
“别。”江弦赶紧摆摆,“建英同学,你可千万别透露出去。”</p>
“行”查建英抿着嘴唇憋了半天,还是忍不住问,“江老师一两个同学行么”</p>
江弦无奈的笑笑,“仅限两个,绝对不能再多了。”</p>
“放心、放心!”</p>
查建英已经在心里抉择起这两个人的人选。</p>
黄子平、陈建功、刘震云还是梁左</p>
梁左她一定得喊。</p>
她和他关系最好了!</p>
汪曾祺的稿子也审好了,等江弦拿到里被吓了一跳。</p>
人文社那周围留白极大的稿纸,竟然每页都被标注的密密匝匝。</p>
“师兄,您这稿子审的也太有水平了。”他忍不住赞叹,“这么多的错误,可得改些日子了。”</p>
“好稿子都是改出来的。”汪曾祺道。</p>
这些时日可真给他累的不轻,不过一想到他批注都这么累,江弦那子改起来肯定更累,心中就忍不住暗爽。</p>
跟我争宠你子还嫩着呢。</p>
另一边,江弦也确实发愁。</p>
审成这样,和重写一篇也没区别吧。</p>
只好再苦一苦大冯了。</p>
他和汪曾祺告辞,扭头去到人文社,恰巧冯骥才在招待所里没有出去。</p>
“大冯,稿子审好了。”</p>
他把稿子拍到桌子上,冯骥才只是看了一眼,就两腿一颤,差点儿坐地下。</p>
他整个后脑勺都在发麻。</p>
这到底是改稿还是上刑啊</p>
追读不要停呀,上架会爆更的,别养我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