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这北影厂,不待也罢</p>
这天,江弦回到久别已久的北影厂。</p>
“阿城!”</p>
隔着老远,江弦便看到钟阿城,和他来了个大大的拥抱。</p>
“呵,从美国回来了感受如何”</p>
如今是人碰着江弦,就会问上一顿他在美国的感受,好奇的和他打听美国的这些那些。</p>
江弦已经习惯,敷衍着回答几句。</p>
“害,也没什么,环球同此凉热,到哪其实也都是那么回事,来,给你带了点礼物。”</p>
“哎这怎么好意思”</p>
钟阿城虽然爱侃,但总归是个有点属性的人,闻言顿时有些足无措。</p>
“别客气,给咱杂志社的人都带了,都有份,也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就是些美国人爱吃的零食。”</p>
江弦从挎包里取出个包装精美的袋子,递给钟阿城,“就是给你的分量比别人多点,可别给我捅出去喽。”</p>
“哈哈。”</p>
“行了,我和同志们打个招呼,回头还有点事要和你谈谈,你给我找个一顿饭的空闲。”</p>
“什么事儿”</p>
“回头再。”</p>
江弦卖个关子,推门进到编辑部里,和电影创作的众人打个招呼。</p>
编辑部众人霎是热情,哗一下围过来。</p>
“江主编!”</p>
“从美国回来了!”</p>
“想死你了!”</p>
众人的热情自然不是空穴来风。</p>
这两年自从江弦接了电影创作这本杂志,地位瞬间不同了。</p>
杂志从北影厂原本可有可无的一本杂刊,一跃成为电影界颇受关注的一本电影杂志,被广大影迷们称为电影界的“急先锋”。</p>
如今北影厂有相当不可觑的一部分收入,都来自电影创作这本杂志。</p>
跟着杂志销量的攀升,电影创作的编辑们也有了荣誉感和认同感。</p>
从以前北影厂混吃等死的一号人,到现在敢拍着胸脯爷们儿是电影创作的。</p>
这种转变的源泉,当然是江弦。</p>
所以对他这么一个年轻人,电影创作的众人可以是真的服气。</p>
梁晓声还作词一首:</p>
“江司令来了,电影创作的春天就跟着来了!”</p>
把包里的果和巧克力发完,江弦被梁晓声喊到一边,神神秘秘道:</p>
“主编,厂里的事儿你都知道么”</p>
“厂里的事儿”</p>
“你不在这段时间,厂里变化可不。”梁晓声透露。</p>
首先,北影厂的厂长更替了。</p>
实际上,王洋从嗡嗡嗡时候开始,就不再是北影厂的厂长了,这么多年,一直是以其他名义担任着北影厂厂长的职务,统领大局。</p>
不过就在江弦去美国的这段时间,北影厂召开了科室以上领导干部和创作干部会议。</p>
会上,广电的大领导聂大江,宣布了北影厂新领导班子的任职通知。</p>
王洋退了下去,北影厂迎来了建厂以后的第三任厂长</p>
——胡启明。</p>
胡启明在北影厂,也算是颇有声望的一号人。</p>
兵张嘎、杨门女将、野猪林、青春之歌这些个耳熟能详的电影,都是他担任制片制作的。</p>
老胡目前在电影局任职,北影厂的厂长算是兼任,一肩挑起两项重任。</p>
江湖传闻,姜文当年勾搭上刘庆,在刘庆丈夫面前很爷们,直接坦言自己和刘庆的一切,不过到了这位胡启明的厂长面前,就秒怂,拉着胡启明的:“老厂长,对不起,我年轻”</p>
可见这位厂长地位之不一般。</p>
“老厂长有什么指示”江弦跟梁晓声打听。</p>
“指示倒是没指示。”</p>
梁晓声,“就是文学部新来了一员大将。”</p>
文学部之前的主任是江怀延,不过老江也算是熬出了头,从文学部这个苦差衙门换到了策划部,文学部新派来的主任,是胡启明指认的一位“大将”,罗承翰。</p>
这个罗承翰算是胡启明亲调来文学部的,在江弦看来,这也非常合理。</p>
要是厂里的几个关键位置都没有自己人,那怎么能调的北影厂这么大一台器转动</p>
出了办公室,江弦便想着还是得去罗承翰那边打个招呼。</p>
梁晓声带着他过去。</p>
罗承翰大概五十岁左右,头发白。</p>
梁晓声给两人介绍一番,两人又互相握。</p>
“早就听文学部有这么一位奇才了,真是青年俊彦啊。”</p>
“罗主任抬举了。”</p>
江弦客气两句,罗承翰给他倒一杯水。</p>
“江弦,你来的正好,我正巧有些工作要和你交代,知道你在美国,一直没来得及。”</p>
“你。”</p>
“咳咳。”</p>
罗承翰咳嗽两声,“电影创作这边,一直是我们文学部的一个重要构,自从你去了电影创作,这又成了咱们北影厂一块儿响亮的招牌”</p>
“罗主任,有什么话你就直吧。”</p>
“那我就直了。”</p>
罗承翰点一支烟,“你也知道,咱们厂里一向是很困难,这几年,上面搞改革,搞承包,厂子要靠自己活下去,那就更难了。</p>
你可能很长时间没来厂里,不知道,不了解,现在剧团里头,演员们,甭管是谁,成名的,没成名的,拿过百的,没拿过百的哪怕是刘庆,都得四处走穴。</p>
咱们文学部呢,就更困难了,如何为厂里做贡献,这是个大难题。</p>
不过电影创作倒是给咱们文学部争了把光,电影创作拉来的那些广告费,基本能把咱们文学部支出的窟窿给填上。</p>
最近厂里又有个大动作”</p>
罗承翰到这儿,喝一口水,“前两年拍骆驼祥子,厂里盖了一条街,胡厂长上任以后,督促厂里筹备拍红楼,谢导,谢铁骊导演挑大梁,准备再建一条街。”</p>
“”</p>
江弦当然知道这个红楼。</p>
北影厂电影9年的红楼梦。</p>
几乎和央视的红楼梦同时筹备,规格极高,几乎动用了北影厂的所有女演员,比9电视还高一个档次,比200电视高n个档次,比2024的电影高出一个银河系。</p>
赵丽蓉演刘姥姥。</p>
林默予演贾母。</p>
这俩角色,绝对是公认的成功,创造的这两个角色。</p>
空前绝后,无人可及。</p>
还有刘庆的王熙凤,提到王熙凤时很少有人会想到刘庆,不过不可否认,刘庆的演技绝对比青涩的邓婕高超。</p>
不过因为电视普及度更高,所以很少有人在提到王熙凤时,会想到刘庆。</p>
但也有被诟病的地方。</p>
像是女扮男妆的贾宝玉,这是最被诟病的,也是被骂的最狠的。</p>
</p>
结果是,这部9的电影红楼梦,一经拍出,便犹如石沉大海,没掀起丝毫风浪。</p>
可以是中国大陆“最长”的电影,全长35分钟,一共六部八集。</p>
也可能也是中国“最悲壮”的电影。甚至是全球电影界的“最悲壮”。</p>
“呃,厂里还有那么多老职工的房子没解决掉,这又建一条街恐怕不利于厂里面团结。”江弦好心提醒。</p>
“哎,不能目光短浅。”</p>
罗承翰拍了拍江弦的肩膀,“要把眼光放长远,骆驼祥子获得了多大的成功红楼梦要是拍出来,能给厂里带来多大的名誉这一点你还年轻,可能想不明白。”</p>
“”</p>
罗承翰这么,江弦也没话好了。</p>
劝一句那是他好心。</p>
要是非拦着这帮人不让他们拍,那北影厂可能还要他是厂里改开路上的拦路虎、挡路石。</p>
“江弦,要盖这条街,咱们厂里方方面面都得用钱,我最近谈了几个广告,下一期的电影创作就准备给人家印,你看看这几家企业。”</p>
“广告”</p>
江弦皱起眉头。</p>
之前电影创作这边,江怀延几乎全盘交给了他,所以江弦什么基本就是什么,江怀延也从不插,所以电影创作一直都是按照他的想法运转的。</p>
不过如今罗承翰一来,情况好像发生了个变化。</p>
江弦接过罗承翰的方案看了一眼。</p>
“罗主任,这不行吧”</p>
罗承翰这哪是几个广告</p>
而且这价格。</p>
贱卖都不为过。</p>
江弦当初和张洁世的风雨衣谈广告,谈下来,每次4千元,彩页位置,为表诚意,承诺给风雨衣做通栏不做豆腐块。</p>
通栏就是和一个整宽度相同、但是面积不到半个的排方式。</p>
看起来非常利落、大方、醒目。</p>
结果罗承翰谈的呢全做通栏,而且价格,基本都在每次四五千。</p>
如今的电影创作,哪还是当年那个电影创作。</p>
四五千的价格,是糟践这本杂志都不为过。</p>
而且,这些个广告贴上去,这到底是电影杂志还是广告杂志</p>
江弦顿时犯了后世刷页、刷被一脸广告糊脸的ptd。</p>
还有什么开屏摇一摇打开pp。</p>
丧心病狂!</p>
“罗主任,我不同意这么搞,也不能这么搞,这是自毁根基。”</p>
“我知道,我理解。”</p>
罗承翰抬起往下虚按一下,“杂志是你一干起来的,你有感情,我都明白,但是你要知道,电影创作是北影厂的电影创作”</p>
“你什么意思”</p>
江弦一听这话,顿时觉得非常不舒服了,“你的意思是我江弦把电影创作变成了我江弦的一言堂”</p>
“呵呵。”</p>
罗承翰轻笑着摆摆,“老江,我不是这个意思,你过度理解了,但是有些时候,我觉得我们做工作,还是应该服从组织安排,下级听从上级,你呢”</p>
“”</p>
江弦听不下去了。</p>
有些人是干事儿的,有些人是当官儿的,罗承翰明显属于后者。</p>
“这事儿胡启明厂长知道么”江弦语气淡然。</p>
“什么事儿”</p>
“广告的事儿啊。”</p>
“害,这么一件事儿,又何必通知厂长咱们文学部自己商议解决不就行了。”</p>
“为什么不”</p>
江弦忽然发问,“怎么你罗承翰要把文学部变成你的一言堂”</p>
“这是什么话”罗承翰瞪圆了眼。</p>
“呵,我没啥意思。”</p>
江弦笑了笑,扭头出了办公室,梁晓声在后面叼着根烟跟着。</p>
“怎么样啊”</p>
“江主任”</p>
“你去哪儿啊”</p>
江弦默不作声,一路往熟悉的厂长办公室去。</p>
敲了三下,门被打开,江弦见着胡启明,这会儿穿一件儿黑色运动服。</p>
“胡厂长,锻炼呢”</p>
“练功。”</p>
胡启明擦了擦汗,他钻研气功已久,深得其中奥义,还常用气功给人看病。</p>
“江弦同志,听你去美国了,什么时候从美国回来的”</p>
“前不久。”</p>
江弦寒暄几句,便把文学部的事情讲了出来。</p>
“电影创作成立已久,一直归属在文学部里面,我觉得这是不恰当的,像是十月,成立最初是在京城出社文艺编辑室,现在已经基本脱离出来,我觉得电影创作也到了这样一个阶段。”</p>
“”</p>
胡启明静静听完江弦的话,又运了一遍功法。</p>
“这件事儿,我看还是不能草率决定,毕竟我们是电影厂,不是出社,情形不同。”</p>
“那胡厂长,我就要您一句话吧,电影创作今后能不能不受文学部的干涉”</p>
“这怎么行”</p>
胡启明皱了皱眉,“既然是文学部的单位,又没脱离出去,你的这像是什么话我知道,你可能和老罗不熟悉,交接工作发生了矛盾,两个人可以慢慢谈、慢慢解决嘛,老罗他做这些,不也是为了厂里,为了那条街”</p>
“再了,电影创作就算办的再大,总归是咱们北影厂的一个附属,既然能为厂里盈利,我觉得就不能错过这个时,时代总归是不同了”</p>
胡启明一通苦口婆心。</p>
江弦挠挠头。</p>
得。</p>
良言难劝该死的鬼。</p>
“既然如此。”</p>
江弦叹一口气,站起身道:</p>
“看来我和北影厂缘分已尽了。”</p>
“什么”</p>
胡启明看他一眼,“江弦,你这话是什么意思”</p>
“胡厂长,我回头再递交辞呈。”江弦。</p>
他是真无所谓。</p>
当初是王洋和江怀延求着他来主持电影创作的。</p>
如今既然这杂志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按照他预想的发展。</p>
那这北影厂,不待也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