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商业图</p>
“你看看这几篇稿子,是准备用在下一期上的。”王濛抽出一沓稿子递给江弦。</p>
都是短篇,江弦了十几分钟看了几篇。</p>
王濛又给江弦添一杯水,见他抬起头来,笑着问道:</p>
“感觉如何”</p>
“这”</p>
江弦想了想,以四个字来作总结:</p>
“土的掉渣。”</p>
这一沓稿子,大多是些“土得掉渣”的作品。</p>
“土得掉渣”啥意思呢</p>
这个“土”倒不是贬义。</p>
约莫是接地气的意思。</p>
内容就是唱赞歌,主旋律味道非常浓厚。</p>
不是这些文章不好,有几篇在江弦看来写的确实有些水准。</p>
不过一抹水看下来,全是这种文章,千篇一律,这便让江弦觉得很是枯燥乏味。</p>
而且这是往一部文学期刊里面塞。</p>
一部文学期刊若是通篇看下来,都是同一类,那对江弦来,绝对是很难让他产生太多阅读欲望的。</p>
江弦记得以前光未然常,人民文学的办刊水准下降了,有点跟不上时代。</p>
如今他才有了最直观的体会。</p>
虽然人民文学在文学界内是公认的“皇家刊物”,但要论办刊水准,文化界现如今最推崇的旗帜和标杆却是上海文学以及收获这两本刊物。</p>
起备受读者们喜爱的刊物,人民文学恐怕排不上号,甚至读者们对这部刊物的期待都在下降。</p>
这与这样的办刊风格怕是脱不开关系。</p>
若是一部刊物里找不到什么太亮眼的文章,枯燥死板,那谁会愿意一直去阅读这部刊物</p>
“唉,一本刊物到底是用来完成任务还是拿给读者看”江弦感叹一句。</p>
“阻力重重啊。”</p>
王濛也跟着感叹一声,“自从我来到人民文学,我是极力希望这本刊物能够兼收并蓄,天地宽阔,可惜刊物办到现在,就连咱们内部的同志意见都很难达成一致,刊物没产生实际上的变化,这是我工作上的失败。”</p>
“慢慢来吧。”江弦安慰道。</p>
王濛在艺术趣味、艺术判断上绝对有自己的一套。</p>
不过在人民文学很难施展出来。</p>
从体制上来,人民文学就是老一套嘛,管理方式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体制。</p>
思维僵化,管理各方面也十分讲话,没什么弹性的激励体制,可以内部是一潭死水,编辑部完全一套固有的文学目光,而且这固有的文学目光还有局限性。</p>
文学目光有局限性,这倒是无法避免的。</p>
就王濛,他也有自己的局限性。</p>
在后世,刚才和江弦打过招呼的朱伟就讲过个事儿,人民文学曾经把如今正崭露头角的马原请去,出钱让他专门为人民文学写一篇。</p>
马原写出了自己的代表作虚构,这算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但是最后人民文学没用,让他转投其他刊物,这最后在收获上发了,风靡全国。</p>
朱伟解释过,其实是王濛对马原的虚构写法上的叙述拆解、“叙述圈套”法并不认可,还有其中的麻风病、麻风村这些灰色阴暗的内容描写王濛也不能接受,最后人民文学才没有用。</p>
“先不聊这个了,其他我都可以暂时让步,目前我全力推动的是,人事上的变动。”</p>
王濛正色道:“社里已经决定过,今后就不设正副社长了,只设副主编职位,名单里有你一个,你的副主编的聘任,等到今年年底作协的会议上再讨论,先在社里挂职。”</p>
“好。”</p>
江弦点点头,又和王濛聊了一会。</p>
再推门出去。</p>
他长呼一口气。</p>
“妥了。”</p>
老实,江弦是不愿意踏进人民文学的浑水里的。</p>
这里头,太乱,太容易得罪人。</p>
不过如今啥都没用了。</p>
既然已经被卷了进来,那赶紧捞点好处才是最要紧的。</p>
这个副主编的位子。</p>
虽然王濛是等年底作协讨论,不过多半也就是再走个形式。</p>
王濛这边既然已经开了口,那他这个人民文学的副主编算是板上钉钉,只等王濛开会宣布。</p>
人民文学这本“皇家刊物”的副主编,以后在文学界也是举足轻重的一号人了。</p>
“哎呦情郎你莫愁,此生只为你挽红袖”</p>
哼着曲儿,江弦在人民文学的编辑部里转了一圈,那姿态,雄赳赳气昂昂,就像是一头雄狮在巡视自己的领地。</p>
“王扶老师!”</p>
“江弦同志!”</p>
江弦看着王扶,跟她打声招呼。</p>
“哟,从美国回来了”王扶看着江弦,心里也是一阵唏嘘。</p>
曾几何时,她还领着江弦上当代去跟刘茵抢稿子。</p>
那时候,江弦只是个作者。</p>
如今可不一样了,江弦上任人民文学副主编的事情,王濛早就在人民文学内部会议上提过好几次,这事儿基本算是敲定。</p>
看着面前年轻且充满活力的面孔。</p>
王扶忍不住唏嘘。</p>
年少有为啊</p>
自己像他这么大的时候,还在编辑部里打打杂,帮老编辑们跑跑腿。</p>
人家江弦呢,这已经是文学界的中流砥柱了。</p>
“芙蓉镇拍的怎么样了”拉着江弦坐下,王扶赶紧关心问。</p>
“芙蓉镇啊”</p>
江弦虽然这段时间一直在美国,不过芙蓉镇剧组那边他也一直有联系。</p>
其实电影交给谢晋基本上就不会有啥问题。</p>
还有庆奶,也真被谢晋安排去天天给剧组人打饭,听还闹了次脾气,哭了一场,谢晋也不惯着,给她训了一顿,庆奶擦干眼泪还是继续老老实实的给剧组打饭,法愈发熟稔。</p>
唉,庆奶恐怕怎么也想不到,背后真正的黑是他江弦老贼。</p>
不过江弦还是挺欣赏庆奶这演员的。</p>
后世娱乐圈那些个天天营销女强人人设的各种90、95,在人庆奶面前都不够看的。</p>
看看人庆奶,这才是真正的女强人,有魄力、有段、大起大落、浮浮沉沉人这一辈子比文都精彩。</p>
这女人有魅力。</p>
以后还是要多合作的。</p>
和王扶聊了会儿芙蓉镇,江弦心里也对剧组那边有些惦记,干脆一个电话给上影厂那边打过去,没联系到谢晋,联系到的是文学编辑祝鸿声,也就是当初来跟他要权的那位,李林的丈夫,巴金的女婿。</p>
“外景已经拍完了,现在在厂里补拍内景,你什么时候来上海看看”</p>
“上海”</p>
</p>
江弦摇摇头,“我刚从美国回来,暂时就不去上海那边了。”</p>
“您来啊,我还有件事想和您谈谈。”祝鸿声道。</p>
“什么事儿”“哎呦,这不是听您从北影厂那个电影创作离开了嘛。”</p>
“你们上影厂消息够灵通的。”</p>
“就这么大个圈子,他们北影厂干点啥,我们全都一清二楚的。”</p>
祝鸿声笑了笑,又道:“听您不打算回去主持电影创作了”</p>
“暂时没这想法了。”</p>
“哎呦,那巧了啊,我们上影厂也有一本所属的刊载剧本的刊物,叫电影新作”</p>
江弦错愕,“老祝,你的意思是”</p>
“嘿嘿。”</p>
祝鸿声笑了笑,“我们这边儿缺个主持大局的人呐,想请你这尊大佛过来,这不正好,你和北影厂那边儿掰了。”</p>
“”</p>
江弦是没想到,自己还成了一块儿香饽饽。</p>
刚从北影厂出来,上影厂那边儿又惦记上,立马扔出橄榄枝。</p>
“得了、得了,我事情多,上影厂的好意我就先心领了。”江弦婉拒道。</p>
“唉,好吧。”</p>
祝鸿声很是遗憾。</p>
挂断电话,江弦回到家,抱起自家闺女好好哄了一会儿。</p>
随后一个人坐进书房,战马只差最后一部分,他准备完成战马最后一部分的写作。</p>
自从听了江弦准备在海外重办今天的想法之后,赵振开沉寂良久的一颗心就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p>
他回想起此前,今天的英文刊名还是江弦取的。</p>
当时大伙最初的意见都是“tdy”,但是都觉得很普通,最后江弦提了个“tent”,立马征服四座。</p>
移居海外的想法敲定下来,这段时间就一直在为这事儿准备。</p>
这天他来到江弦家里,又和江弦聊了会儿今天的事情。</p>
“你先去爱荷华,我在那儿有一幢房子,那边我朋友也多,就先在爱荷华把杂志办起来。”江弦道。</p>
他在爱荷华的房子,放着撂荒也是烧钱,成了今天的根据地,那这房子也不算是白买。</p>
“成立一个文化产业公司,把杂志挂到公司名下办起来,前期应该也不需要太大投资,往后有需要,我们再寻找投资人,不过这些都不急,美国那边气氛和国内不一样,你先适应适应”</p>
江弦一条条的给赵振开吩咐,最后道:“我还给你找了个副。”</p>
“谁”</p>
“钟阿城。”</p>
让赵振开去美国,是办今天,但其实就是创业。</p>
恰巧,钟阿城是个万事通,这子连修汽车都会。</p>
另外呢,前段时间,钟阿城还拉着芒克一块儿下了海,两个人学着做广告生意,可惜没做起来,公司很快就倒闭了,不过也算是积攒了创业经验。</p>
唯一的缺陷是钟阿城不会英文。</p>
这一点赵振开可以给他补足。</p>
江弦把他和赵振开一块儿丢到美国办今天,这两个人,不论是人品、能力,江弦都比较放心。</p>
嗯,赵振开还有人脉。</p>
没错,人脉。</p>
赵振开是正儿八经的二代,他是计委大院儿里长大的,从接触的那都是什么人物不必多,这些人里在美国发展的可不少。</p>
然后就是赵振开认识的作家,也有相当一部分都在美国。</p>
总之,有他俩在美国替自己主持今天,江弦觉得还是很靠谱的。</p>
一想到商业环境自由的彼岸,江弦便忍不住畅想起自己的商业图。</p>
总之先办杂志,从纸媒开始,再往出行业发展,还能进军娱乐产业,音乐、影视慢慢在那边打造起他的娱乐产业帝国。</p>
嗯,这才有点文重生者的味道嘛。</p>
总之,一切的起点还是今天。</p>
这杂志办好了,他的娱乐产业帝国才有从空中楼阁化为现实的会。</p>
今天是地基。</p>
两人聊了一会儿,赵振开瞥见桌上一沓沓写满英文的稿子,忍不住诧异。</p>
“这稿子是”</p>
“哦,是我最近写的一部。”江弦笑着把稿子递过去。</p>
赵振开瞥了眼首页的第一行。</p>
“战马讲什么的”</p>
“大概就是,一匹马的一生。”江弦想了想。</p>
“稀罕。”</p>
赵振开扫了几眼开头,发觉这篇竟然是以一匹马为第一视角所写。</p>
这种写法如今在国内非常罕见。</p>
国内的文学,基本上是以人为第一视角,还很少有第一视角是动物的。</p>
“我知道你英语好,没想到你还会写英文。”赵振开道。</p>
“我还在美国发表了几篇。”江弦笑着道。</p>
这事儿赵振开去美国以后很快也能发现,江弦就当是给他提前打个预防针。</p>
“江弦,你这篇稿子是准备投给美国那边”赵振开问道。</p>
“我打算出。”</p>
“出之前,先拿给咱们自己用怎么样”赵振开忽然道。</p>
“自己用”</p>
“放在创刊号上。”</p>
赵振开,“这不就省了我到时候再去组稿了么”</p>
“倒也未尝不可。”江弦点了头。</p>
战马这篇的质量绝对是过关的,拿来放在今天的创刊号上,能给今天这本杂志增添不的影响力。</p>
况且也不会影响出。</p>
他只需要等今天的创刊号发行一段时间以后,再去联系战马出的事情即可。</p>
当然了,有可能会影响一部分的销量,继而影响江弦到的税。</p>
但江弦也不算亏。</p>
毕竟今天是他自己办的刊物,刊物影响力提升,这个好处是钱都买不来的。</p>
两人很快把这件事定下。</p>
赵振开也对江弦这篇将发表在今天创刊号上的战马越发感兴趣。</p>
“你这篇写完了吗”</p>
“写完了。”</p>
“那我先拿去看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