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398章 没错,是福报啊!
    第39章没错,是福报啊!</p>

    除了光未然和几个老同志,会议室里其余的几位文学界大佬,对江弦要创办人民文摘这事儿,基本上没什么异议。</p>

    甚至好几个偏左派的老前辈,还表示非常积极的支持。</p>

    “办个副刊好!”</p>

    “我也觉得江弦同志这个想法不错,与时俱进嘛,我支持,非常支持。”</p>

    “江啊,回头我去请冯沐同志给你题个刊名。”</p>

    “哈哈,有什么需要的,就和作协汇报,期待早日看到你的这本刊物。”</p>

    唉,到底存不存在惜春派和偏左派呢</p>

    主观上可能没有。</p>

    客观上一定存在。</p>

    江弦一一谢过这些老一辈。</p>

    他心里跟明镜似得。</p>

    这些人是真的祝贺他么</p>

    或许有一定祝福的成分在里面。</p>

    不过更多人恐怕是着急着看到江弦主动从人民文学里滚蛋。</p>

    他心里头冷笑,脸上却不表露出来,瞥见坐在藤椅上一脸不悦的光未然。</p>

    “光老”</p>

    “你”</p>

    光未然缓缓的叹一口气,声音低落地,缓慢地,无限感伤地道:</p>

    “我还是要,你办副刊这件事,我是不赞成的,极其不赞成的,当然了,我现在和人民文学脱离了关系,但我还是要,你在人民文学能做更多的事情,形势也没有逼迫到你那个地步,你应该留下来,而不是去办什么副刊。”</p>

    光未然语重心长,江弦也明白这是他对自己以及对人民文学这本刊物的关怀。</p>

    他依旧一脸正色道:</p>

    “光老,我相信人民文摘会是一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喜欢的刊物。”</p>

    “你唉”</p>

    光未然口气微微有些愠怒,“执迷不悟、执迷不悟啊,唉,我怕是真的老了。”</p>

    见到光未然这样,江弦还想再两句,王濛拉了拉他的衣角,示意他不要再激化和光未然的矛盾。</p>

    两个人又去和其他一些老前辈交谈几句,在大部分人散场以后默默告辞离开。</p>

    见到江弦和王濛俩人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光未然心里那叫一个难受。</p>

    他嘴上不想管了,心里却完全放心不下这件事情,马上一个电话打给崔道怡,在电话里把事情给崔道怡了一遍。</p>

    总之就俩字:</p>

    阻挠!</p>

    必须阻挠江弦办成人民文摘这个杂刊,让他把这明哲保身的心思收回来。</p>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p>

    “放心吧光老。”</p>

    崔道怡笑了笑,“现在社里哪有办副刊的这个条件,一没地方二没人的,您就放心吧,江弦这个刊物,别想办的起来。”</p>

    中作协和人民文学就是同一间院子。</p>

    人民文摘办刊的事儿还没宣布,就在杂志社里传开。</p>

    “办副刊”</p>

    “对!王濛主编和江弦副主编俩人已经在作协那边汇报上去了。”</p>

    “那咱们社里是不是又要招人”</p>

    “招什么人”</p>

    “你傻啊,现在社里人那么紧张,办个副刊可不得再招点编辑进来。”</p>

    “得了吧,现在都搞承包,咱们社里能养活起现在这些人就不容易了,哪有钱再招人进来。”</p>

    “不会要划一拨人去副刊吧”</p>

    “我看有可能。”</p>

    “可别让我去,我可不想去。”</p>

    一名编辑非常抗拒:“现在咱是人民文学的,到时候万一这个副刊没办起来,那算怎么回事啊。”</p>

    “待遇肯定也不如社里头。”</p>

    “是啊,是啊。”</p>

    “瞧瞧你们,一点为文学献身的精神都没有。”一名老编辑笑着道。</p>

    罢,老编辑的目光又瞄上角落里坐着的年轻编辑朱伟。</p>

    “朱啊,你还年轻,可别和这些老油条学习,觉悟可得高一点,到时候社里要是分配给你副刊的任务”</p>

    “啊”</p>

    朱伟听这些老家伙了这么多副刊的坏处,再听这话,立马把头摇成了筛子。</p>

    “不行、不行,我可不去。”</p>

    “哈哈哈哈。”</p>

    接下来几天,人民文学内部都在关注和讨论着副刊的事儿。</p>

    终于在端午前的一天,王濛和江弦在人民文学的内部会议上提出了副刊的事情。</p>

    “刊名暂定为人民文摘,作为人民文学的副刊进行发行,由江弦同志负责”王濛宣读了一遍工作安排。</p>

    崔道怡突然发话,“主编,这时候办个副刊,是不是有些不合时宜”</p>

    江弦马上拍一下桌子。</p>

    “不合时宜老崔,怎么就不合时宜了”</p>

    “咳咳。”</p>

    崔道怡没话,重重的咳了几声。</p>

    王濛笑着出来打圆场,“江弦,你先不要着急,让道怡同志把话讲完嘛。”</p>

    有了王濛的话,崔道怡这才缓解了几分尴尬。</p>

    “首先第一个问题,没有办公的地方,咱们社里如今好些个编辑的房子都没解决掉,新来的编辑,只能挤在办公室里。</p>

    地方这么紧张,要是办一个副刊,你怎么办难道在咱们社里面再划出一片区域,写上人民文摘”</p>

    “是啊、是啊。”</p>

    又有几名老编辑开口。</p>

    “我觉得不妥,办刊物连一间独立的办公室都没有,这不是儿戏吗到时候寄来的稿子,万一和咱们人民文学的掺和到一块儿,那不是耽误事儿么”</p>

    “对呀,不是这个副刊不能办,照我看,再等几年,农展馆那边建好了,咱们作协的地盘也能稍微宽松宽松。”</p>

    一场嗡嗡嗡,闹得文联和作协都丢了自己的办公场所,如今只能挤在沙滩北街2号这间大院里搭几排木板房办公。</p>

    两个这么大的构挤在抗震棚里开展工作自然不是长久之计。</p>

    因此,兴建中国文联大楼的事情成了重中之重。</p>

    大楼的事情如今也有了眉目,上面决定,在农展馆南里0号落成一栋大楼,作为中国文联大楼来使用。</p>

    江弦回忆了下,正式落成,已经是6年的事情了。</p>

    “道怡同志的话,不是没道理的。”</p>

    王濛念剧本似得,一板一眼看向江弦,“江弦同志,要是跟上面批地方,保准是批不下来的,你也看到了,咱们沙滩北街2号的院子都快住满了。</p>

    照我看,办这个副刊如果没有办公场所,恐怕工作很难展开”</p>

    “谁没有办公场所的”江弦忽然道。</p>

    所有人的目光都朝着他看去。</p>

    只见江弦昂首挺胸,一个字一个字道:“主编,我在翠胡同里还有一间院子,可以暂时作为副刊的办公场所使用。”</p>

    “啥”</p>

    崔道怡一众编辑傻眼了。</p>

    有间院子</p>

    </p>

    没人能想到江弦会突然出这么个主意,因为这事儿的确有点超出他们的认知。这年头,国内九成以上的人口都是等待国家分配住房,能和媳妇有个睡觉的地方,都得感谢自家祖坟冒了青烟。</p>

    这会儿听江弦的意思,他除了自家有住处,还在别处有间撂荒的院子</p>

    妈的。</p>

    壕气人啊!</p>

    “我那间院子够大,文化气息也浓厚,嗯,季羡林大师就在那胡同里住过,这些年一直撂荒,人民文摘在那儿办公,我没什么意见,全当为国家做贡献嘛,地理位置也好,离咱们社里近,离天安门更近。”江弦缓缓道。</p>

    其他人一想还真是。</p>

    江弦这院子,地理位置那真没的,翠胡同可比沙滩北街2号这块儿更直达天听。</p>

    “江弦同志,你真愿意把院子拿出来给社里用”王濛器人一样问道。</p>

    江弦点点头,“愿意,保准愿意。”</p>

    王濛露出一抹笑,看向崔道怡。</p>

    “道怡同志,那你也看到了,江弦同志把房子的问题解决掉了,那我看这事儿也就没什么麻烦了”</p>

    最新在六9书吧首发!</p>

    崔道怡看看王濛,又看看江弦,眼神在他俩之间扫了几遍。</p>

    虽然不确定,但他猜测江弦和王濛这俩人肯定是狼狈为奸,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有捧有逗的。</p>

    “那人呢”崔道怡又问。</p>

    “社里面现在自己人都紧张,你要是还想从社里调人,那我绝不同意。”</p>

    “是啊,人怎么办呢”崔道怡又满面微笑看向江弦。</p>

    江弦顿了顿,“老崔,我只跟社里要一个人,一个人你总不至于舍不得给我吧。”</p>

    “谁啊”</p>

    “没听着。”</p>

    趴在门外偷听的编辑们声的窃窃私语。</p>

    “就要一个人啊,总不会是我吧。”</p>

    “可别是我。”</p>

    “刘,你完蛋了,估计是找个最年轻的。”</p>

    “怎么可能啊,我一个人过去能办好杂志”</p>

    朱伟尿尿回来,感觉裆部裤子夹得有点紧,他刚掏了两下,就被人狠狠的拍了一把肩膀。</p>

    “老朱,恭喜啊!”</p>

    “恭喜”</p>

    朱伟懵了,“恭喜啥啊”</p>

    那人笑的嘴都合不拢了。</p>

    “江副主编和崔道怡副主编,只从社里调一个人去副刊那边,你猜调谁了”</p>

    朱伟一下子木在原地,猜到什么,又不死心,试探性的问道:</p>

    “总不能是我吧。”</p>

    “真聪明!”</p>

    对方又重重的拍一把他的肩膀,“江主编和社里要的那个人就是你!”</p>

    “啊”</p>

    朱伟两眼一黑,差点昏死过去。</p>

    “怎么会是我呢我和江弦也不熟啊,就是那天打了个招呼,但是怎么能是我呢”</p>

    朱伟心里那叫一个难受。</p>

    他可是人民文学的编辑,虽然年轻,但是是实打实的人民文学编辑,可以是光环加身,备受人民群众敬仰。</p>

    如今,江弦要把人民文学这个光环从他身上扒下来,换成一个居于二线的刊物名字,人民文摘。</p>

    这份落差,无论如何朱伟都是没办法接受的。</p>

    他马上找到王濛那里,想要再为自己争取一下,恰巧撞见江弦也在。</p>

    他给他倒一杯水,“朱,你来的正好,我有事正准备通知你呢。”</p>

    “江主编”</p>

    “我知道,不用谢我。”江弦笑嘻嘻道。</p>

    朱伟一口水差点呛在嗓子里。</p>

    我谢你</p>

    我会谢你!</p>

    “江主编,我还是想留在人民文学这边,您看副刊那边”</p>

    “可以啊,我们人民文摘也是人民文学的一部分嘛。”</p>

    江弦拍着朱伟的肩膀,“朱,以后你就跟着我,好好的在人民文摘这边干,这边没有什么束缚,可以放大干一场,正适合年轻编辑,我认为这是你修来的福报啊!”</p>

    “咳咳咳咳。”朱伟又猛的咳嗽几声。</p>

    啥福报</p>

    我前世难道是什么很坏的人吗竟然修来了这种福报</p>

    “好了朱,你回去准备一下,想一想如何开展人民文摘那边的工作,我和主编还有事情要谈。”江弦直接把这事儿“盖棺定论”。</p>

    见状,朱伟纵使有一肚子委屈也只好憋回去。</p>

    他算是明白了,江弦这位领导开展工作,主打的就是一个贵在真实。</p>

    谁不听他的他就真实谁。</p>

    朱伟又是个胆怕事的文化人,面对江弦这样的穷凶极恶之徒,他又能有什么办法呢</p>

    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朱伟收拾起桌上的东西,周围还有一些编辑时不时的看过来,目光中充满怜悯。</p>

    “朱,别难过,不定这个副刊就办出名堂了呢”</p>

    “是啊,两个人难道就不能办好一部刊物了”</p>

    “朱伟同志,加油!”</p>

    听着同僚们的鼓励,朱伟心中渐渐燃起几分斗志,又很快泄掉。</p>

    两个人能办成什么事情嘛</p>

    唉,他现在只想人民文摘这刊物早点办不下去,这样的话,他还能早点回到人民文学。</p>

    和朱伟一样感到郁闷的,还有光未然。</p>

    他都安排好了崔道怡,一定要阻挠江弦和王濛的这个副刊计划。</p>

    谁能想到。</p>

    江弦轻松化解了崔道怡搬过来的两座大山。</p>

    房子他出。</p>

    人只要一个。</p>

    就这么举重若轻的在人民文学内部通过了创办人民文摘的内部决议。</p>

    “唉,罢了。”</p>

    听完崔道怡的讲述,光未然斜靠在藤椅上,呼出一口长长的烟圈。</p>

    “我已经老了——新的文学,就交给年轻人来把握吧。”</p>

    这天清晨。</p>

    朱伟骑着自行车,跟着江弦一块儿,心情好像蒙上一层雾霾似得往翠胡同去。</p>

    两人在一间院儿前停放好车子。</p>

    “走吧,带你去咱们人民文摘的编辑部。”江弦道。</p>

    “哎。”</p>

    朱伟答应一声,跟在江弦后面跨进大门,看了眼四周</p>

    下一瞬。</p>

    他那眼睛就好像山人看着桃源似得,嗖一下明亮起来</p>

    (元宵快乐!)</p>